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水仙號上的黑水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水仙號上的黑水手》,英國長篇小說。約·康拉德著。1897年出版。中譯本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出版,袁家驊譯。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小說通過「水仙」號帆船從印度孟買到英國倫敦的航行描述了船員們面對自然死亡和道德腐敗的挑戰表現出的種種心理變化。故事情節簡單。「水仙」號在孟買招募水手,準備返航倫敦。新水手中有一位名叫詹姆斯·韋特的黑人水手。他沉着、冷靜,鐵塔似地居高臨下,比「水仙」號上最高水手還高出半個頭。新來的水手中還有一位衣衫破爛,臭氣熏天,好逸惡勞,敲詐勒索的騙子唐金,他的存在就是要證明欺詐矇騙與厚顏無恥是永世不移的因素。老辛格爾頓是船上資格最老的老舵手,他飄洋過海一輩子,了解和理解海洋以及船上的任何事情;他忠於職守,是智慧、經驗和忠誠的化身。船長阿里斯通,年過半百,平時沉默寡言,卻什麼都能觀察到,具有指揮者的沉着與冷靜。「水仙」號啟航不久,韋特聲稱重病纏身,不久就會死去。他整天劇烈咳嗽,不停呻吟,臥床不起,利用水手們純樸憨厚的性格贏得了同情與憐憫,但他的病也在水手中造成了一片恐慌。對死亡的恐懼使水手們對韋特百般依順,盡力伺候;同時,韋特對自己死亡的預言又使水手們既懷疑韋特是否裝病又相互懷疑;人們既厭惡、憤怒可又不得不百般照顧他。憤慨和疑慮踐踏了水手們純樸天真的感情。水手中只有唐金和老辛格爾頓不信韋特:唐金一開始就咬定韋特裝病,對他百般辱罵卻贏得了韋特的好感、慷慨和謙恭;老辛格爾頓一開始就斷定韋特一定要死,並警告他不要擾亂別人,韋特很怕他。船過好望角時遇上了颶風,船長臨危不懼,指揮若定;老舵工堅守崗位,水手們齊心協力,韋特暫時被拋於腦後,經過30多小時與風浪的搏鬥,船終於脫險。然後,水手們把韋特從病室拖出,可他還辱罵大家。一時韋特死亡的陰影又籠罩在人們心上。颶風之後,船又因逆風停滯不前。篤信宗教的廚師告訴韋特上帝要懲罰他,韋特頓時宣稱他已痊癒,能工作了。船長卻認定他一開始就裝病,不允許他航行結束前上艙面。在唐金的煽動下,船上幾乎發生譁變,船長卻以智慧和冷靜制止了反叛。老辛格爾頓預言韋特在見到陸地時必將死去,那時逆風就會停止,一切都會順利。這一預言被證實,韋特被葬入海中。「水仙」號抵達倫敦,手水們各奔東西。

作者通過海洋的狂暴無情、韋特代表的死亡和唐金代表的道德淪喪向船員們提出了道德上的挑戰,表明要戰勝自然的險惡和人心的邪惡只能由船長和老舵手的忠誠、冷靜、沉着、智慧才能達到,體現了人們要組成一個共同生活的團體所必須擁有的忠誠觀念,這成了作者以後作品的一個重要主題。在敘述技巧上,作者採用一個「水仙」號上無所不知的船員既作為敘述者又作為行動的參與者,增加了故事的客觀性和真實性,是以後他作品中馬洛這一有限制敘述者的雛形。

作者介紹

約·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原名特奧多·約瑟夫·康拉德·科爾澤尼奧夫斯基,是繼亨利·詹姆斯之後開創英國現代主義小說的另一先鋒。出生於波蘭,1886年入英國籍,一生幾乎都從事航海工作。他20歲才開始學英語,他反對把文學當作娛樂的工具,認為「道德上的發現應該是每一個故事的目標」。他認為小說的目的是為了探索人性和闡述生活哲理,因此他的每部小說都寓有程度不同的哲理和道德上的發現。主要作品有:《「水仙」號上的黑手水》、《颱風》、《青春》、《陰影線》、《奧爾邁耶的愚蠢》、《吉姆爺》、《黑暗的心靈》、《諾斯特羅莫》、《特務》、《在西方的注視下》、《機遇》、《勝利》等。

相關信息

名著是書籍中的精華[1]。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水仙號上的黑水手 相關視頻

綿延4500公里,火星峽谷比地球上的大了不止一個檔次!水手號峽谷
【波蘭歷史】波蘭民族和國家的起源:皮雅斯特王朝

參考文獻

  1. 100部科普經典名著,豆瓣,2018-04-26
  2. 工具書及其分類,豆丁網,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