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丙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氯丙嗪 | |
---|---|
氯丙嗪(英語: Chlorpromazine ),①治療精神病:用於控制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的興奮躁動、緊張不安、幻覺、妄想等症狀,對憂鬱症狀及木僵症狀的療效較差。對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無效,甚至可加重病情。②鎮吐:幾乎對各種原因引起的嘔吐,如尿毒症、胃腸炎、癌症、妊娠及藥物引起的嘔吐均有效。也可治療頑固性呃逆。但對暈動病嘔吐無效。③低溫麻醉及人工冬眠:用於低溫麻醉時可防止休克發生。人工冬眠時,與哌替啶、異丙嗪配成冬眠合劑用於創傷性休克、中毒性休克、燒傷、高燒及甲狀腺危象的輔助治療。④與鎮痛藥合用,治療癌症晚期患者的劇痛。⑤治療心力衰竭。⑥試用於治療巨人症。
藥品簡介
中文別名:阿米拉嗪、可平靜、氯硫二苯胺、氯普馬嗪
英文名:ChlOrpromazine
別名:冬眠靈,氯普馬嗪,可樂靜,WINTERMINE,Aminazine
分子量:318.86
外觀:白色至類白色的結晶或結晶塊狀
性狀:常用其鹽酸鹽,為白色或乳白色結晶性粉末;有微臭,味極苦;有引濕性;遇光漸變色;水溶液呈酸性反應。在水、乙醇或氯仿中易溶,在乙醚或苯中不溶。熔點為194℃~198℃。
作用及機制
本品為中樞多巴胺受體的阻斷劑,具有鎮靜、抗精神病、鎮吐、降低體溫及基礎代謝、α-腎上腺素能受體及m-膽鹼能受
體阻斷、抗組織胺、影響內分泌等作用,臨床用於控制精神分裂症或其它精神病的躁動、緊張不安、幻覺、妄想等症狀;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嘔吐;亦用於低溫麻醉及人工冬眠;與鎮痛藥合用,治療癌症晚期病人的劇痛。
1.中樞神經系統
(1)抗精神病作用 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也稱神經安定作用。 對精神分裂症患者:迅速控制興奮躁動。使幻覺、妄 想、躁狂等症狀逐漸消失。恢復理智,安定情緒,生活自理。
機制:阻斷中腦-邊緣系統和中腦-皮層系統的D2受體。 也阻斷其他通路的D2受體,發生不良反應
(2)鎮吐作用
小劑量:阻斷延髓第四腦室底部的催吐化學感受區的D2受體, 對抗DA受體激動劑嗎啡引起的嘔吐 。
大劑量:直接抑制嘔吐中樞 ——不能對抗前庭刺激引起的嘔吐 。治療頑固性呃逆:抑制位於延髓催吐化學感受區旁的呃逆調節中樞。
(3)對體溫調節的作用
很強的抑制體溫調節中樞,使體溫調節失靈。
機體體溫可隨環境溫度變化而升降,可降低正常人的體溫。與解熱鎮痛藥的只降低發熱者的體溫不同。
2.對植物神經系統的作用
阻斷腎上腺素α受體:血管擴張、血壓下降等。 阻斷M膽鹼受體:口乾、便秘、視力模糊等。
3.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
阻斷結節-漏斗系統的D2受體,增加催乳素的分泌,抑制促性腺激素和糖皮質激素的分泌。 抑制垂體生長激素的分泌,可試用於巨人症的治療。
藥代動力學
口服後吩噻嗪類各藥吸收不一致。肌注比口服的生物利用高4-10倍。這類藥及其各種代謝產物主要分布於腦,其次為肺及其他組織,並可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血循環。具有高度的親脂性與蛋白結合率,半衰期一般為10-20小時。單次給藥作用可維持24小時。與蛋白結合的分噻嗪類藥及其代謝降解產物排泄緩慢,即使停藥已數月仍可在血或尿內測得。本類藥物主要自腎隨尿排出。胎兒、嬰兒與老年患者對這類藥物的代謝與排出均明顯降低。[1]
適應症
吩噻嗪類藥適用於治療急、慢性精神分裂症、燥狂症、反應性精神病及其他重症精神病的對症治療,可控制興奮、攻擊、幻覺、妄想、思維聯想障礙及情緒衝動、木僵等症狀。不適用於伴隨意識障礙而產生的精神異常。小量的氯丙嗪、奮乃靜或三氟拉嗪也能制止嘔吐。氯丙嗪屬二甲胺族分噻嗪類藥物,鎮靜作用明顯,可產生較強的抗膽鹼作用及中度的錐體外系症狀;止吐作用較強,可制止多種原因引起的嘔吐;為抗精神病藥的代表藥物,小劑量可作為鎮吐藥使用。[2]
用法用量
1.治療精神病
(1)口服,成人充分治療劑量通常為每日200—800mg,分次服用。依治療所需和耐受情況逐漸遞增給藥。對年老或體弱者更應從較小劑量開始,以後根據耐受情況徐緩增加藥量。
(2)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成人肌內注射每次可使用25—50mg。控
制嚴重興奮躁動時,可根據需要和耐受情況隔數小時重複用藥一次。靜脈注射也可使用25—50mg,用氯化鈉注射液稀釋至1mg/ml,然後以每分鐘不超過1mg的速度緩慢注入。目前多數採用靜脈滴注而避免靜脈注射,以免意外。對年老或體弱者均應注意從小劑量開始,注射時尤應注意耐受情況,緩慢給藥。 2.用於嘔吐成人口服,一次12.5—25mg,一日2—3次,如不能控制,可肌內注射一次25mg。
(1)用量須從小劑量開始,按照個體給藥的原則調整增加用量。經數日或數周精神狀態明顯好轉後,須鞏固治療至少兩周,然後逐漸減至最小有效維持量。維持量使用的期限須根據臨床治療需要而定。
(2)經長期治療需停藥時,應在幾周之內逐漸減少用量。驟停用藥時,可促發遲發性運動障礙,後者在老年病人中發生最多,而且不容易消退,主要表現為舌在口中擺動,下頜不自主地呈咀嚼運動。驟停用藥有時也可產生一時性的頭昏、胃部不適或噁心、嘔吐等反應。
(3)吩噻嗪類藥的溶液與皮膚接觸,可產生接觸性皮炎,應注意防止。
(4)少數病人口服藥物時可產生胃部刺激症狀,可與食物共服,亦可多飲水或牛奶。
(5)注射給藥只限於急性興奮躁動病人,需密切觀察與監視,防止發生低血壓。
(6)肌注時應緩慢深部注射,注射後至少應臥床半小時。長效注射劑藥效可延續6周。
(7)老年人或小兒注射給藥時,更應密切觀察注意可能發生的血壓降低與錐體外系症狀。
用藥期間應注意隨訪檢查:
①白細胞計數,長期治療或用量大時應定時檢查白細胞計數與分類,有些藥物在治療的4~6周內即產生粒細胞減少症;
②肝功能測定;
③尿膽紅素測定;
④眼科檢查,某些吩噻嗪藥長期大量使用容易在角膜與晶體產生沉積物。
不良反應
白細胞減少。口乾,乏力,嗜睡,便秘,心悸。偶見泌乳,乳房腫大,肥胖,閉經。心動過速。體位性低血壓,
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死亡。錐體外系症狀,震顫,運動障礙。可引起肝損害,黃疸,可引起視網膜病,角膜和晶體混濁,眼內壓升高。可發生過敏反應,皮疹,接觸性皮炎,剝脫性皮炎,哮喘,紫癜。有報告應用氯丙 嗪治療74例所見的不良反應,心率增快占41.9%,血壓下降17.6%,直立性虛脫10.8%,口乾23%,便秘20.3%,噁心嘔吐9.5%,腹瀉2.7%,頭昏、嗜睡及疲勞者63.4%,帕金森綜合徵41.9%,體溫低5.4%,乳溢占女性的11.1%。毒性反應中,黃疸2.7%,發熱20.3%,皮疹18.9%,白細胞增多9.5%,白細胞減少6.7%,嗜酸細胞增多17.6%。有報告應用氯丙嗪引起粒細胞減少、溶血性貧血及低色素小細胞貧血者。長期應用小劑量氯丙嗪治療並不影響血糖的穩定性,但較大的急性劑量可抑制胰島素分泌而致有高血糖症。氯丙嗪也抑制生長激素的釋放。 (1)主要副作用有口乾、上腹部不適、乏力、嗜睡、便秘、心悸,偶見泌乳、乳房腫大、肥胖、閉經等。
(2)注射或口服大劑量時可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用藥後應靜臥1—2小時,血壓過低時可靜滴去甲腎上腺素或麻黃鹼升壓。但不可用腎上腺素,以防血壓降的更低。
(3)對肝功能有一定影響,偶可引起阻塞性黃疸、肝腫大,停藥後可恢復。長期用藥時應定期檢查肝功能。
(4)長期大量應用時可引起錐體外系反應:震顫、運動障礙、靜坐不能、流涎等,可用苯海索對抗之,但能降低
療效。近年來發現氯丙嗪還可引起一種特殊持久的運動障礙,稱為遲發性運動障礙,表現為不自主的刻板運動, 停藥後不消失,抗膽鹼藥可加重此反應。 (5)可發生過敏反應,常見的有皮疹、接觸性皮炎、剝脫性皮炎、粒細胞減少(此反應少見,一旦發生應即停藥)、哮喘、紫癜等。
(6)可引起眼部併發症,主要表現為角膜和晶體混濁,或使眼內壓升高。對長期使用者應作眼部檢查,常規半年複查1次。如只存在角膜和晶體混濁而無視力障礙,則氯丙嗪可在觀察下使用,如有皮膚或視網膜色素沉着或不明原因的視力障礙時,則應減少劑量至每日40mg以下或用其它抗精神病藥代替。高劑量應用氯丙嗪時,夏季最好戴太陽鏡以保護角膜和晶體。
(7)本品刺激性大,靜注時可引起血栓性靜脈炎,肌注局部疼痛較重,可加1%普魯卡因作深部肌注。
(8)本品有時可引起抑鬱狀態,用藥時應注意。
用藥禁忌
(1)交叉過敏反應。對一種吩噻嗪化合物過敏的患者,往往有可能對另一種吩噻嗪化合物也過敏。
(2)由於藥物可通過臍血進入胎兒,孕婦接受治療時需權衡利弊。尤其在治療中產生黃疸或持續錐體外系症狀者,更應慎重。
(3)吩噻嗪類藥可從母乳中排出,哺乳期婦女用藥應權衡利弊。
(4)老年人普遍對本類藥物的耐受降低,且易產生低血壓、過度鎮靜以及不易消除的遲發性運動障礙等併發症。用量不能與青壯年等同,也不應僅從年齡作推算。
(5)下列情況應慎用:
①骨髓功能抑制;
②肝功能損傷;
③嚴重心血管疾患;
④青光眼;
⑤前列腺肥大;
⑥尿瀦留;
⑦嚴重呼吸系病症(兒童尤應慎重)及震顫麻痹症等。有過敏史者,肝功能不良,尿毒症,高血壓及冠心病慎用。有癲癇病史,嚴重肝功減退,及昏迷病人(特別是用中樞抑制藥後)禁用。
相互作用
1.與乙醇或中樞神經抑制藥,尤其是與吸入全麻藥或巴比妥類等靜脈全麻藥並用時,可彼此增效,吩噻嗪類藥的用量應減至常用量的1/4—1/2。
2.與苯丙胺類藥並用時,由於吩噻嗪類藥具有α腎上腺素受體阻斷作用,前者的效應可減弱。
3.與制酸藥或止瀉藥並用,可抑制口服吩噻嗪類藥的吸收。
4.與抗驚厥藥並用,吩噻嗪類藥並不能使抗驚厥藥增效。臨床研究表明高劑量型藥物可降低驚厥發作的閾限。故應注意選藥適當。
5.與抗膽鹼藥並用時,效應彼此加強。
6.與腎上腺素並用時,腎上腺素的α受體效應受阻,僅顯示有β受體效應,可導致明顯的低血壓和心動過速。
7.胍乙啶類藥物與吩噻嗪並用時,後者可抵消前者的降壓效應。
8.左旋多巴與吩噻嗪類藥並用時,後者可抑制前者的抗震顫麻痹效應。
9.與單胺氧化酶抑制藥或三環類抗抑鬱藥並用時,兩者的抗膽鹼作用可相互增強並延長。
10.能產生耳部毒性的抗生素與吩噻嗪類藥並用時,後者可掩蓋前者的早期症狀。氯丙嗪抑制普萘洛爾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