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毛背花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毛背花楸(學名:Sorbus aronioides Rehder)是灌木或喬木,高4-12米;小枝圓柱形,紫黑色;葉片橢圓形、長圓橢圓形或橢圓倒卵形;傘房花序多花,萼筒鍾狀,萼片卵狀三角形,花瓣卵形,白色;果實卵形,紅色,表面光滑,2-3室,先端萼片脫落後留有圓環。花期5-6月,果期8-10月。生于山坡林中或濕潤雜木林內,海拔1000-3600米。分布於中國西南地區和緬甸北部。

形態特徵

灌木或喬木,高4-12米;小枝圓柱形,紫黑色,有稀疏皮孔,幼嫩時無毛;冬芽卵形,先端急尖,外具少數鱗片,無毛。葉片橢圓形、長圓橢圓形或橢圓倒卵形,長6-12厘米,寬2.5-5 (6) 厘米,先端短漸尖,稀急尖,基部楔形,邊緣有尖銳細鋸齒,近基部全緣,上面深綠色,無毛,在微下陷的中脈上具稀疏腺點,下面在突起的中脈上和側脈基部具稀疏絨毛,老時逐漸脫落,側脈7-10對,在葉邊分枝成網狀;葉柄長5-10毫米,多數無毛。復傘房花序多花,總花梗和花梗均光滑無毛;花梗長2-5毫米;花直徑7-8毫米;萼筒鍾狀,內外兩面均無毛;萼片卵狀三角形,先端急尖,外面邊緣有稀疏柔毛,不久脫落,內面先端有柔毛;花瓣卵形,長2.5-3.5毫米,寬2-3毫米,先端圓鈍,白色;雄蕊20,幾與花瓣等長或稍長於花瓣;花柱2-3,稀4,在中部以下合生,無毛,短於雄蕊。果實卵形,直徑約1厘米,長9-11毫米,紅色,表面光滑,2-3室,先端萼片脫落後留有圓環。花期5-6月,果期8-10月。[1]

近種區別

毛背花楸與滇緬花楸(S.Thomsonii (King) Rehd.)相似,惟後者的葉邊鋸齒圓鈍,中部以下近全緣,兩面光滑無毛,果實近於球形。又可與毛序花楸(S.Keissleri(schneid.)Rehd.)比較,後者花序具絨毛,果實卵形,葉片多數倒卵形,鋸齒較粗;葉柄較寬短,可以區別。

生長環境

生于山坡林中或濕潤雜木林內,海拔1000-3600米。[2]

分布範圍

產自中國四川、貴州、雲南、廣西。模式標本采自四川瓦山。緬甸北部也有分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