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毛建草(學名:Dracocephalum rupestre Hance)是唇形科,青蘭屬草本植物。根莖直,粗約10毫米,生出多數莖,莖不分枝,長15-42厘米,葉片三角狀卵形,先端鈍,莖中部葉具明顯的葉柄,花序處之葉變小,輪傘花序密集,通常成頭狀,花具短梗,苞片大者倒卵形,長達1.6厘米,花萼長2-2.4厘米,常帶紫色,被短柔毛及睫毛,花冠紫藍色,長3.8-4厘米,最寬處約5-10毫米,外面被短毛,花絲疏被柔毛,頂端具尖的突起。花期7-9月。
毛建草產於中國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和青海,生於高山草原、草坡或疏林下陽處。
毛建草全草可作藥用,可解熱消炎、涼肝止血;可製成「毛尖茶」,所制茶品具有香醇、味濃等特點;花色呈鮮艷的藍紫色,花朵較大,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毛建草形態特徵
毛建草根莖直,粗約10毫米,生出多數莖。莖不分枝,漸升,長15-42厘米,四棱形,疏被倒向的短柔毛,常帶紫色。基出葉多數,花後仍多數存在,具常柄,柄長3-14厘米,被不密的伸展白色長柔毛,葉片三角狀卵形,先端鈍,基部常為深心形,或為淺心形,長1.4-5.5厘米,寬1.2-4.5厘米,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疏被柔毛;莖中部葉具明顯的葉柄,葉柄通常長過葉片,有時較葉片稍短,長2-6厘米,葉片似基出葉,長2.2-3.5厘米;花序處之葉變小,具鞘狀短柄,柄長4-8毫米,或幾無柄。輪傘花序密集,通常成頭狀,稀疏離而長達9厘米,成穗狀,此時莖的節數常增加,腋多具花輪甚至個別的有分枝花序;花具短梗;苞片大者倒卵形,長達1.6厘米,疏被短柔毛及睫毛,每側具4-6帶長1-2毫米刺的小齒,小者倒披針形,長7-10毫米,每側有2-3帶刺小齒。花萼長2-2.4厘米,常帶紫色,被短柔毛及睫毛,2裂至2/5處,上唇3裂至本身基部,中齒倒卵狀橢圓形,先端銳短漸尖,寬為側齒的2倍,側齒披針形,先端銳漸尖,下唇2裂稍超過本身基部,齒狹披針形。花冠紫藍色,長3.8-4厘米,最寬處約5-10毫米,外面被短毛,下唇中裂片較小,無深色斑點及白長柔毛。花絲疏被柔毛,頂端具尖的突起。花期7-9月。[1]
毛建草生長環境
毛建草生於海拔650-2400米(青海達2650-3100米)的高山草原、草坡或疏林下陽處。
毛建草分布範圍
毛建草產於中國遼寧、內蒙古(陰山、烏拉山、卓資山)、河北、山西和青海(民和、互助、樂都、門源),在烏蘭察布盟、巴彥淖爾盟、烏海市產量較多。
毛建草栽培技術
將採集的毛建草植株栽植於圃地苗床,次年春掘取萌櫱根部,分株栽植。按株行距30厘米×30厘米將萌櫱根段埋入栽植溝,開溝深度10厘米。根段萌櫱芽頂部為白色時,用土覆蓋,使芽頂部有1厘米左右厚度的覆蓋。根段萌櫱芽頂部為綠色時,用土覆蓋,使萌櫱芽頂部露出地表。[2]
毛建草主要價值
藥用:根據《全國中草藥匯編》《內蒙古植物藥志》《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和《內蒙古中草藥》等書籍的記載,毛建草全草可作藥用,可解熱消炎、涼肝止血,主治胸脘脹滿、消化不良、風濕頭痛、喉痛咳嗽等。辛長礪、盧躍環等研究表明,毛建草具有明顯的降血脂、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的功效,說明其對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有積極的治療效果,並對輕度降低膽固醇有功效。
經濟:中國山西省古交、婁煩、寧武和原平等地區的農民,將毛建草嫩葉經粗加工後製成「毛尖茶」。「毛尖茶」加工方法比較簡單,一般家庭都能製作,且有效成分不易散失,所制茶品具有香醇、味濃等特點。所以,在當地經常可以見到農戶在銷售自行加工的毛建茶,還有一些廠家開發的品牌毛建茶在古交、原平、寧武等地銷售。
觀賞:作為野生花卉,毛建草花序較密,花色呈鮮艷的藍紫色,花朵較大,有較高的觀賞價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