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毛岙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毛岙村

中文名 :毛岙村

所屬地區: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

毛岙村,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與鎮海區的交界,村莊周圍的群山成蓮花狀分布,而村裡的住宅就坐落在這朵蓮花的中心。這個村莊人們通常叫它"毛夾岙"。早在400多年前,有一位名叫毛杏春的老人從一個名叫崗山的地方來到了這個山岙。那時,山岙里還沒有住戶,毛杏春看了看四周狹長的山岙,取其意"夾",同時,他認為做人就要做頭頂天腳踏地的人,便取其意"岙"。由此"毛夾岙"這個村名就產生了。 [1]

概述

江北區慈城鎮毛岙村三面環山,只有一路相通。去毛岙,首先得經過一座水庫,叫毛力水庫。車子在蜿蜒的盤山公路上行駛,一個轉彎之後,山腳下也突然轉出一潭碧綠的湖水,這種情景總是令人有驚艷之感。毛力水庫整個形狀呈狹長型,轉過幾個彎後,往右下方一瞥,透過路旁斜坡生長的樹枝,仍能看到湖水靚麗的身影。不遠處,在開闊的以連綿而高大的山為背景的畫面中間,一座白牆黑瓦的小山村鑲嵌其中那個小山村就是毛岙村。

毛岙村的文化

為毛岙村命名的杏春是毛岙人的太公。毛杏春過世後,墳墓做在村里最高的一座山上,因為那裡風水好,有一棵需要三四個成年人才能合抱過來的大楓樹。可惜的是,這棵楓樹在大躍進時期被村民們砍伐,作為煉鋼的柴禾燒掉了。毛太公生養了7個兒子,他們的後代遍布世界許多地方,遠至美國德國等國家,近至北京、上海等國內名城。如今的毛岙村有880餘位村民、540餘畝耕田和6000餘畝山林。在這樣一個"雲深不知處"的地方,村民外出辦事也極為不便,更別提引進企業來發展村級經濟了,因此,諾大的一個村莊也就只有幾家個體小企業。

毛岙村村東有一座紅岩山,村民只要抬頭望向山頭,就可以看到三塊狀似神仙的巨石。過去,村民們認為這三塊巨石能給他們帶來好運,於是就在山腳下蓋起了一座廟,名曰"石甑廟",並在廟裡供起了神像。有一年,有位村民看到了紅岩山上的一塊神仙石忽然動了一下,回到家後,他的老婆告訴他,許多村民家裡的鍋圈都爆了。當晚,村里就發生了火災。於是,怕事的村民們就找來了兩塊代表平安的大岩石,然後來到石甑廟,請廟裡的菩薩幫助他們把兩塊大岩石搬到廟前山上的風水寶地里,以保全村人平安。到了半夜,廟裡的兩個菩薩就起身背起了大岩石,一步一步地向村民們選定的風水寶地前進。誰知,當走在前面的那個菩薩剛把一塊大岩石放到風水寶地里,廟裡的送娘子起床了。當送娘子發現菩薩在背大岩石時,就朝着廟前山上喊了聲:"石頭背上去了!"這一聲喊可真要命,落在後面的那個菩薩聽到喊聲一回頭,肩上的大岩石就掉下來直往山下滾,最後落到了山腳下的小溪里。所以,現在毛岙村的廟前山上,只有一塊大岩石躺在所謂的風水寶地里,並因時間太久而被柴草覆蓋,難覓其蹤影。而山下的那塊大岩石,也已不知所終。

在毛岙村還流傳着這樣一句順口溜:"出門三條嶺,冷飯掛頭頸,少蓋半夜被,多吃半斤米。"意思是說,以前的毛岙村村民如果要出門,就只能走大岙嶺、屯嶺和丁岙嶺這三條嶺。出門時只能在半夜裡動身,而且要多準備半斤米做成飯掛在脖子上,以備補充體力之用。可想而知,那時候的毛岙村交通條件是多麼差,想要發展,真的是困難重重。也是由於這個原因,毛岙村就像待在深閨里的姑娘,無人相識。但樂觀的毛岙村村民始終相信,他們的村莊總有一天會讓更多的人所了解,只是尚欠"東風",這個東風就是極為便利的交通。

如今,隨着溪下水庫的動工建設,毛岙村村民的這個願望很快就要實現了。據了解,溪下水庫建成蓄水後,進出毛岙村的那條砂石路大部分要被淹沒,重新建造的將是一條寬8.5米、長約4公里的三級公路。這條由區交通局和橫街鎮政府共同出資約1200萬元修建的三級公路日前已正式動工。今年10月底,一條嶄新的水泥路將會出現在村民們的眼前,而且還將有一座跨度達113米的大橋把大雷和毛岙兩村連接起來。

雖然,毛岙村的集體經濟並不富裕,但村里就已經鋪上了平坦的水泥路。近年來,村幹部為了改變村裡面貌,四處奔波尋求支援,並且得到了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他們用有限的資金辦了一些實事:2004年投資35萬元在全村進行了電網改造,保證了用電安全,改變了電壓低的狀況;出資近4萬元對兩個山塘水庫進行了維修,以確保水庫安全度汛和村民生活用水;村里年過70歲的老人每月都可以拿到15元至20元不等的生活費,年過80歲的老人還可以每月拿到由企業負責人贊助的50元生活費。

毛岙村榮獲浙江省"2007自然生態村"稱號。

視頻

寧波慈城毛岙村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