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比里·帕儂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比里·帕儂榮
比里·帕儂榮.jpg
比里·帕儂榮
英文名 Pridi Phanomyong
出生 (1900-05-11)1900年5月11日
阿瑜陀耶城
逝世 1983年5月2日
國籍 泰國
別名 鑾巴立
職業 泰國政治家,泰國總理


比里·帕儂榮簡介

1900年帕儂榮出生於泰國古都阿瑜陀耶城,父親是個華裔商人,祖籍廣東澄海上華鎮下陳村, 而母親是暹羅人。

1920年到法國留學,獲得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其間,接受了西方民主主義革命思想的影響。

1927年2月,他與6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巴黎創建暹羅人民黨(又稱民黨)。

1932年6月24日,以民黨成員披耶帕鳳為首的少壯派軍人發動政變,推翻了泰國的君主專制政體,實行君主立憲制,成立議會,頒布憲法。

1933年6月20日,披耶帕鳳領導少壯派軍人再次發動政變,任新政府總理,比里·帕儂榮出任內務部長。後曾任外交部長、財政部長等職。

生平經歷

泰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家和社會活動家。又稱鑾巴立。

1900年5月11日生於泰國古都阿瑜陀耶城。

1917年考入泰國司法部創辦的法律學校。畢業後,取得法學學士學位。

1920年由司法部選派到法國公費留學,獲得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在法國留學期間,比里·帕儂榮接受了西方民主主義革命思想的影響。

1927年2月,他與6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巴黎創建了暹羅人民黨(又稱民黨),這個組織日後逐漸擴大,成為泰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運動的領導核心。

1932年6月24日,以民黨成員披耶帕鳳為首的少壯派軍人發動政變,推翻了泰國的君主專制政體,實行君主立憲制,成立議會,頒布憲法(見泰國1932年政變)。比里·帕儂榮是九人憲法起草委員會的成員,並出任瑪奴拍功內閣的不管部部長。由於他提出的將土地、資本收歸國有的經濟計劃草案未能在內閣會議通過,辭去部長職務。

1933年6月20日,披耶帕鳳領導少壯派軍人再次發動政變,本人擔任新政府的總理,邀請比里·帕儂榮出任內務部長。

比里·帕儂榮在擔任政府公職期間,曾做了許多有益於國家和民眾的工作。如在一些府修築公路,沿湄南河建立幾座海員醫院,幫助農民修建堤壩等。他一度出任外交部長,負責對外談判,取消過去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在文化教育方面,1943年建議創辦法政大學,並親自任該校校長達18年之久。

1942年1月,泰國對同盟國宣戰。比里·帕儂榮在國內組織抵抗日本運動,後來與國外的「自由泰人運動」聯合。

日本投降後, 比里· 帕儂榮曾三次出任泰國總理(1946年3月24日~6月3日,1946年6月8~9日,1946年6月10~ 20日)。任職期間,力圖實行較為民主的統治,但未能實現。1947年11月,鑾披汶軍人集團發動政變,比里·帕儂榮經新加坡到中國政治避難。

1949年 2月26日,他回國領導的政變失敗後,離開泰國再度來到中國,僑居21年,1970年移居巴黎。

1983年5月2日在巴黎逝世,終年8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