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比昂斯滕·比昂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比昂斯滕·比昂松

比昂斯滕·比昂松(Bjoumlrnst jerne Martinus Bjornson,1832~1910)挪威戲劇家詩人小說家。主要作品有劇作《皇帝》、《挑戰的手套》,詩集《詩與歌》等。1903年作品《挑戰的手套》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 「他以詩人鮮活的靈感和難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寫得雍容、華麗而又繽紛」。 [1]

                
中文名 比昂斯滕·比昂松 國 籍 挪威
外文名 Bjornstjerne Martinus Bjornson 出生地 挪威北部一個鄉村
出生日期 1832年12月8日 逝世日期 1910年4月26日
職 業 戲劇家、詩人、小說家 畢業院校 皇家弗里德里克大學
代表作品 劇作《皇帝》、《挑戰的手套》,詩集《詩與歌》 獲得獎項 諾貝爾文學獎

人物介紹

挪威作家社會活動家。1832年12月8日生於挪威北部一個鄉村牧師家庭,1910年4月26日卒於法國巴黎。6歲時由於其父調職,全家遷在南方洛斯達林列塞特。11歲時,他到莫爾德就學,開始閱讀斯圖魯松·阿斯布約恩森和司各特等作家的作品。1850年,比昂松赴克里斯蒂安尼亞(今奧斯陸)開始學習寫作。1852年就讀於皇家弗里德里克大學。學生時代就表現出了極高的愛國熱情。1855年後在《每日晨報》和 《晚報》任文學戲劇評論員和編輯。1857年接替易卜生任挪威第二大城市卑爾根國家劇院編導。在1857年比昂松出版他的農民小說《索爾巴肯》。在1858年之後,這是由阿爾內,於1860年的恩高興腸(幸福男孩)。從1860年至1863年,他前往廣泛整個歐洲。早在1865年他在管理方面的克里斯劇院,並提出了他的受歡迎的喜劇德(在新婚)和他的愛情悲劇《瑪麗斯圖爾特在蘇格蘭》。1865~1867年主持克里斯蒂安尼亞劇院。並於1868年由Fiskerjenten(費雪少女)。這是最重要的標本,他的邦德或農民的故事。1870年他出版了詩歌和史詩周期後者卷包含模式Bergliot之一,比昂松最優秀的貢獻抒情詩。

1864年和1874年,比昂松表現出鬆懈的智慧力量十分顯着一名男子在他的能源;他主要是被占領的政治和與其業務作為一個戲劇經理。 這是一段比昂松最火熱的宣傳作為一個激進的攪拌器。他於1871年開始,以補充他的新聞工作提供了整個講座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從1874年至1876年比昂松不在挪威,並在和平的自願流亡者,他恢復了富有想象力的權力。他的新的出發點作為一個戲劇性的作者開始《破產》和《編輯》於1874年,社會電視劇的一個極為現代的和現實的演員。

比昂松常常仗義執言,因而樹敵甚多。但在他70歲生日那天,挪威各個派別聯合起來慶祝他的生日,盛況空前。1903年,他又榮獲了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評語中稱讚他「以詩人鮮活的靈感和難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寫得雍容、華麗又繽紛」。

比昂松晚年仍是一名積極的社會活動家,支持芬蘭反對沙俄侵略,積極參加反對戰爭、爭取和平的運動。他畢生為爭取民族獨立、發展挪威文化、擺脫異國束縛和統治進行鬥爭,深受人民的喜愛。

他1910年四月二十六日在巴黎逝世,他曾在那裡度過許多個冬天,此後他在家鄉與自己的每一項榮耀一同被埋葬。挪威海岸防衛艦HNoMS被用來運送他的遺骨回到他自己的土地。[2]

寫作特色

比昂松在文學方面涉獵很廣,作品有小說、詩歌和戲劇。中篇小說《漁家女》(1868)描寫漁家姑娘走出漁村成為一名演員的故事。抒情詩《是的,我們永遠愛此鄉土》成為挪威國歌的歌詞。主要文學成就是戲劇,共寫了21部劇本。19世紀50~60年代,以歷史劇為主,如《戰役之間》(1857)、《國王斯凡勒》(1861)、《西格爾特惡王》(1862)等。70年代以後轉向現實主義戲劇,有《破產》(1874)、《編輯》(1875)、《國王》(1877)、《新制度》(1878)、《黎昂娜達》(1879)和《挑戰的手套》(1883)等。其中《破產》寫商人錢爾德破產後在危機中苦苦掙扎,最後終於依靠自己勞動重振家業,揭露了資產階級爾虞我詐的貪婪本性。《挑戰的手套》是一部愛情、婚姻、家庭題材的作品,揭示資本主義社會中婦女的屈辱地位。《人力難及》(1883)是一部揭露宗教狂熱的象徵主義戲劇,1895年發表《人力難及》的續篇,描寫勞資衝突。比昂松的劇作觸及時弊,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自私、虛偽、貪婪等醜惡現象,不過其結局往往都是矛盾得到和解,具有改良主義色彩。

比昂松和易卜生一樣對挪威的現實不滿,而且認為一切社會問題都產生於人們的道德墮落。因此,他從早期的浪漫主義轉到現實主義的戲劇創作道路上來,用作品揭露和批判社會的醜惡現實,以期提高人們道德水平。後期他消極悲觀,戲劇創作走上象徵主義道路。在許多問題上比昂松和易卜生存在着分歧,甚至出現過感情上的裂痕。但是他很尊重易卜生,對於易卜生某些過分責難並不介意。 在浪漫主義戲劇創作中,比昂松對於12世紀的挪威歷史,特別是國王斯維利這個傳奇式的英雄人物非常重視。他的《戰役之間》(1857)、《國王斯凡勒》(1861)、《西格爾特惡王》(1862)和《十字軍騎士西格爾特》(1872)等都使用了這類歷史題材。


在《十字軍騎士西格爾特》以前,比昂松已經開始寫現實主義戲劇《新婚夫婦》(1865)。該劇和他以後的現實主義戲劇相比,從內容到形式都還不夠成熟。《十字軍騎士西格爾特》以後,比昂松寫了兩部重要的現實主義戲劇:《破產》(1874)和《編輯》(1875)。1877~1883年,他又寫了《國王》(1877)、《新制度》(1878)、《黎昂娜達》(1879)和《挑戰的手套》(1883)。《破產》被認為是比昂松的代表作,描寫投機金融家錢爾德在破產危機中拚命掙扎的故事,對於資產階級唯利是圖和冷酷無情作了深刻的揭露。《編輯》主要是揭露資產階級新聞的欺騙性。描寫主人公報紙主筆為了在選舉中擊敗農民運動的領導人,不惜利用所掌握的輿論工具,造謠中傷,但是他的欺騙宣傳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國王》揭露和批判了資產階級政治和宗教信條的虛偽性。《新制度》着重宣揚了人道主義。《黎昂娜達》和《挑戰的手套》則是以資產階級愛情、婚姻和家庭問題為題材,具有一定的批判性質。這些戲劇的一個共同特徵是,在揭露和批判生活中的種種醜惡現象之後,總有一個和解的結局,這反映了比昂松調和社會矛盾的思想傾向。[3]

人物評價

1903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是充滿爭議的,最終挪威作家比昂松以他的理想主義傾向超出托爾斯泰和易卜生等現實主義大家獲得這項殊榮。比昂松出生於挪威的一個牧師家庭,從小和農民的接觸,使他的作品充滿了清新質樸的田園氣息。評委們評價他的抒情詩清新真純、感性敏銳,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寶藏。比昂松還是挪威國歌的作者,他的作品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挪威人民。

《挑戰的手套》 《阿爾內》是比昂松的獲獎作品,鄉村姑娘馬吉特和小伙尼爾斯一夜風流後生下了兒子阿爾內。阿爾內背着私生子的名聲長大,性格變得敏感孤僻。父親死後,阿爾內與母親相依為命,以放羊維持生計。由於過分的羞澀,他愛上了艾麗姑娘卻不敢表白。在經歷了諸多磨難後,他們終成眷屬。

作品賞析

《破產》(1874)

這是比昂松最着名的社會問題劇之一。劇本所反映的是商品社會中常見的現象本。主人公錢爾德是挪威一家啤酒廠廠主,同時又是一個投機金融家。由於經營不當,他正面臨着破產的厄運。但他決不善罷甘休。他想方設法拉攏信託公司管理人林德和啤酒廠經理雅柯伯遜等人以爭取貸款,挽救失敗的命運。錢爾德共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華保格品行端正,她提醒父親不要走歪門邪道,以免落得更為悲慘的下場。小女兒西妮只知貪圖享受。她倚仗父親的富有得到了哈瑪副官的愛情。錢爾德的秘書桑尼斯向華保格求愛,遭到了拒絕。他向錢爾德報告,工廠已沒有現金來支付工人的工資了。在一次宴席上,錢爾德極力奉承林德等人,希望繼續得到他們的支持。林德等人也虛偽地稱頌錢爾德。沒想到宴席剛散,律師伯倫特就對錢爾德宣布他的工廠已破產。錢爾德陷入了絕望的深淵。他在妻子的幫助下,準備潛逃國外。但為時已晚,破產管理人已進入他家,查封了他的家產。破產後的錢爾德到處都遭人白眼。西妮的未婚夫哈瑪見此情形,拋棄了西妮。而秘書桑尼斯仍默默愛着華保格。他表示原意把自己的一筆存款獻出來,幫助錢爾德重振產業。華保格則懷疑他的這種自我犧牲的動機。她決定竭盡全力幫助父親。幾年後,錢爾德終於重新振興了起來。桑尼斯告訴錢爾德破產申請已撤銷。但他卻準備去美洲。華保格認識到了他的高尚品德,打消了猜疑,兩人終於結成眷屬。看到錢爾德重又發達起來,林德、雅柯伯遜等人又開始光顧錢爾德的新居。

這部劇本很能代表比昂松的創作風格和創作思想。作品有力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的種種醜惡現象,嘲諷了資本家虛偽、貪婪的可恥面目,在當時的社會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尤其受到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歡迎。比昂松的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在這部劇本中得到了清楚的體現。但作品也充滿了改良主義的色彩。主人公一旦悔過自新便很快重振家業,這似乎過於簡單化和理想化。作者顯然是想說明社會罪過可以通過人們的道德更新得到消除。這是他世界觀中幼稚、局限的一面。[4]

參考文獻

  1. 比昂斯滕·比昂松來源互動百科
  2. 比昂斯滕·比昂松來源互動百科
  3. 比昂斯滕·比昂松來源互動百科
  4. 比昂斯滕·比昂松來源互動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