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母狼的智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母狼的智慧》是中國當代作家畢淑敏寫的散文作品。

作品欣賞

「僅次於人聰明的動物是狼。」

一位老獵人,在大興安嶺蜂蜜般黏稠的篝火旁,對我說。獵人是個漸趨消亡的職業,他不再打獵,成了護林員。

那是我年輕的時候啦……老獵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復了當年的神勇。

狼帶着小狼過河,怎麼辦呢?要是只有一隻小狼,它會把它叼在嘴裡。若有好幾隻,它不放心一隻只帶過去,怕它在河裡游的時候,留在岸邊的「子女」會出什麼事,於是就咬死一隻動物,把那動物的胃吹足了氣,再用牙齒牢牢緊住蒂處,讓它脹鼓鼓的好似一隻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負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過河。

有一次,我追捕一隻帶着兩隻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為小狼腳力不健。我和狼的距離漸漸縮短,狼媽媽轉頭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驚訝,通常狼在危險時,會在草木茂盛處兜圈子,借複雜地形,伺機逃脫,如果爬向沙丘,狼雖然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但人一旦爬上坡頂,就一覽無餘,狼就再也跑不了。

這是一隻奇怪的狼,也許它昏了頭。我這樣想着,一步一滑爬上了高高的沙丘。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飛快地逃向遠方。我下坡去追,突然發現小狼不見了,當時顧不得多想,拚命追下去。那是我生平見得跑得最快的一隻狼,不知它從哪來那麼大的力氣,像貼着地皮的一隻黑箭。追到太陽下山才將它擊斃,累得我幾乎吐了血。

我把狼皮剝下來,挑在槍尖往回走。一邊走一邊想,真是一隻不可思議的狼,它為什麼如此犯忌呢?那兩隻小狼到哪裡去了呢?已經快走回家了,我決定再回到那個沙丘看看。快半夜才到,天氣冷極了,慘白的月光下,沙碼似一座銀子築成的墳,毫無動靜。我想真是多此一舉,那不過是一隻傻狼罷了。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個隱蔽的凹陷處,像白色的燭火一樣,悠悠地升起兩道青煙。

我跑過去,看到一大堆干駱駝糞,白氣正從其中冒出來。我輕輕扒開駝糞,看到白天失蹤了的兩隻小狼,正在溫暖的駝糞下均勻地喘着氣。地上有狼尾巴輕輕掃過的痕跡,活兒幹得很巧妙,在白天它居然瞞過了我這個老獵人的眼睛。

那隻母狼,為了保護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遲了我的速度,贏得了隱藏兒女的時間,與從容的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跡,並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換回孩子的生。[1]

作者簡介

畢淑敏是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師、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文學碩士心理學博士方向課程結業,註冊心理諮詢師。著有《畢淑敏文集》十二卷,《孝心無價》,處女作《崑崙殤》(《阿里》)長篇小說《紅處方》《血玲瓏》等,中短篇小說集《女人之約》等,散文集《婚姻鞋》等。多篇文章被選入現行新課標中、小學課本。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