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母親的酸菜(胡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母親的酸菜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母親的酸菜》中國當代作家胡偉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母親的酸菜

論語.子曰》「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指人過了六十歲,對別人的意見或者建議能夠順暢的接受。

耳順之年的母親,單單對醃酸菜這件事,表現出強烈的不耳順。

報刊書籍、電視媒體相繼報道醃菜中含較高的亞硝酸鹽,經常食用會引起高血壓、結石等疾病,做為關注老人身體健康的子女,定然要規勸母親停止醃菜及食用,不料母親勃然大怒:「我吃了一輩子的醃白菜,什麼事也沒有,就你們懸乎……」

童年的冬季真漫長啊,一如酸菜悠長的味道!

記憶里每年醃製酸菜是家中雷打不動的頭等大事,因為關乎條件拮据、新鮮蔬菜稀少的家庭熬過漫長冬季的口糧問題!面對父親買回的大量白菜,個頭還沒有「醃菜缸」高的我也必須加入這場聲勢浩大的勞動中——搬運白菜。母親動作麻利的剝去白菜老葉,砍去白菜根須,灰頭土臉的白菜露出水靈模樣,一剖兩半,菜心朝上,整齊碼放在大缸內,放一層菜,撒一次鹽,量的多少全靠母親經驗拿捏,「多則苦,少則淡,不多不少味正鮮」。熟悉醃製步驟的母親一刻也不能停歇,畢竟還有那麼多的菜需要入缸醃製。細密的汗珠掛滿了額頭總也顧不上擦,每每想起母親扶着大缸輕敲後背緩解勞累的模樣,心如針扎,疼痛許久。

熬製一鍋比例恰當的花椒水,晾涼倒入大缸,是保證酸菜風味獨特的「家傳秘籍」,最後瓷瓷實實的壓上大石頭,別以為一切大功告成、萬事大吉了,3-5天內,母親還要隨時觀察缸內白菜滲出的水份量,酌情加入或者舀出。整個醃製過程必須乾淨、素潔,沾染不得半點葷腥,否則滿滿兩大缸菜將面臨着起白沫、爛葉子的危險。

在時間的醞釀下,大缸里的白菜靜靜發酵,心急的盼着,盼望着色澤黃亮、爽口脆嫩的醃菜把我們從單調寡淡的土豆蘿蔔中拯救出來。

酸菜土豆絲,用掛在自家窗戶外曬乾的紅辣椒熗鍋,依次放入白玉般的土豆絲、黃粼粼的酸菜絲爆炒,顏色誘人,軟硬搭配適中,酸香撲鼻,是孩子們的最愛;俗語講「千燉豆腐萬燉魚」,而酸菜燉豆腐,絕對是時間賦予的味道,經過個把時間的小火慢燉,白嫩嫩的豆腐吸足了酸菜味變得醇香,而不起眼的酸菜因為沾染豆香彰顯大氣,滋味軟糯濃郁,牙口不太好的老人就着這道下飯菜比平時多吃不少!而隨便加點調料的拌酸菜,開胃可口,讓全家人早晨那碗平淡無奇的白米粥變得有滋有味……母親用盡心思,變換花樣,把簡樸甚至可以說是簡陋的日子用味道調劑的有聲有色,酸菜成就了那段艱苦歲月最美的味道記憶。

孩子漸漸長高,房子幾次搬遷,體積龐大的菜缸終因無法「上樓」只能忍痛送人。現如今的冬天,豐富的新鮮肉類、蛋奶、蔬菜水果輪番上陣,花樣翻新的演繹在我們舌尖上。而執着的母親則購置輕巧美觀的罈子替代了大缸,每年依舊雷打不動用老傳統步驟醃製酸菜。年夜飯里,出頭露面的酸菜被放在桌邊拐角,油光鋥亮的紅燒肉、大海鮮雄霸中心位置,但許多雙筷子總不由自主「跨肉」穿越,穩穩夾起面相寒酸的醃菜入口,解膩爽心,想大聲誇讚這道從小吃到大的熟悉味道,卻生怕母親聽到後將醃菜事業「做大做強」,只能心中暗自感嘆這其實是餐桌上最好的一道菜啊!

每每生病或者精神不振,總惦記吃一點母親親手醃製的酸菜,似乎那是一味靈丹妙藥,服用後,胃口開、有氣力,連心境也平和了!

漸漸理解了母親的勃然大怒,伴隨一生的酸菜其實早已經融入她的血脈,放棄,如同與某個摯愛親人別離,傷心、傷感。

「每年醃菜,讓家裡人嘗嘗,咱都別忘記過去缺衣少吃的日子啊……」年邁的母親道出心裡話。

瞞着大家,小菜罈子東躲西藏,醃菜「事業」繼續着。

屋內竄出一股怪味道,「什麼東西放壞了?」我尋味而去,偽裝嚴實的小菜罈,白沫泛濫,「媽,快來看,酸菜起沫了!」

母親急步走來,「醃了一輩子菜,怎麼會這樣?」

「以後別醃了……」

「那不行,明年放屋外,肯定就不長白沫了……」

我終於知道,勸說母親放棄,任重道遠[1]

作者簡介

胡偉,寧夏石嘴山人,石嘴山市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