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母親願遂黔靈山(冷清安)

母親願遂黔靈山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母親願遂黔靈山》中國當代作家冷清安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母親願遂黔靈山

貴陽工作期間,總有一個心愿——讓生活在農村的母親到省城看看。一日,小弟從老家打來電話,告訴我母親已搭乘班車前往省城。得知這一消息,我興奮至極,雖省城距離老家不過三百多公里,但在我心裡卻感到如此遙遠,已經快一年沒見到母親了。此時,我恨不得能馬上見到她老人家。

下午五點,母親乘坐的班車如期而至。我提前兩個多小時就等在汽車站。接過母親手中一個不大不小的提包,沉甸甸的,我不禁問母親帶這麼多東西幹啥。母親連連說,沒什麼東西,只是些換洗衣服。汽車很快便到了住地,乘坐電梯上樓,母親說:「城裡真和農村不同,上樓都不用爬樓梯。」將母親讓進屋裡,我一邊給母親沏茶,一邊詢問家中近況。此時,幾位在省城工作的戰友相繼進屋,他們都是來看望母親的。戰友們熱情接待母親,擇一處高級賓館共進晚餐。看得出大家對母親的尊重,點菜時處處徵求母親的意見,但母親卻十分謙讓,一個菜也沒有點。席間,朋友們都紛紛邀請老人到家中做客,母親以不給他們添麻煩為由一一婉言謝拒了。

回到住處,母親沒有太多的言語,也許是她旅途勞頓,我勸她早點休息。母親看着電視卻忽然問起黔靈山來,令我很是驚訝。我問母親,您也知道黔靈山?母親告訴我,她年輕的時候,幾個姐妹相約要到省城游黔靈山,後來因為被下放到農村參加合作醫療隊,所以未能如願。隨即,母親又補充了一句,要是離省城太遠就算了。

次日凌晨,我早早起了床,等母親起床時,我已安排好了早餐。早餐是羊肉米粉,這是母親十分喜歡的,只是長年生活在農村,不易吃到地道的口味。我端詳着母親用餐的神態,儘管是不常吃到的美味,但卻保持着十分緩慢的速度。這與我少時記憶中母親端着一個大碗,盛着滿滿一碗雜糧飯,大口吃飯的情形截然相反。母親老了,歲月不僅讓她歷經滄桑,也給她的兒女們留下了多少遺憾!

我陪母親來到了黔靈山下,看得出她發自內心的喜悅,購買完門票後隨即與母親一同上山。上山的路有兩條,一條是架空索道,一條是盤山小路。我擔心母親年歲已高乘索道不便,準備陪同走路。母親卻指着架空索道問我,怎麼不坐纜車呢,坐上去走下來多好啊!沒等我攙扶母親便獨自上了纜車,我即刻按下快門,記錄下了母親凌空回眸的一瞬。

這已是我第二次登黔靈山,之前對其已有一些了解,自然成了母親的導遊。黔靈山集山、林、泉、湖、洞、寺、野生動物於一體,清絕於世,有「貴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美譽。此時我們已登至山頂,舉目望去,貴陽山城盡收眼底。母親似乎並不在意美麗的山色,她朝着山腰的弘福寺快步走去,像是發現了什麼。

黔靈山為貴陽旅遊名勝之首,位於築城西北隅,總面積300餘公頃,由杖缽峰、寶塔峰、三台峰、獅子岩、象王嶺、大羅嶺、檀山等峰巒組成。其中大羅嶺為全山最高峰,海拔1500多米。黔靈山原名大羅嶺,舊名唐山。康熙十一年(1672),佛教臨濟正宗第三十三代傳人赤松和尚于山中創建弘福寺,名其山為黔靈山後,這座處於黔中萬山叢中的獨秀靈山才開始受人矚目,前來遊歷山水,消隱遁跡、弘法傳道的先賢往哲、騷人墨客、高僧名釋、達官貴人不絕於途,很快便使黔靈山成為熱鬧非凡、遠近馳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名山。

跟隨母親很快便來到弘福寺。其實母親是首次登臨弘福寺盤山古道,全徑383級,她步履之快我不曾料及,也許是虔誠所至吧。

大山門上有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弘福寺」「南無阿彌陀佛」,有已故國家副主席董必武題「黔南第一山」。入門兩側有鐘鼓樓。我擇一石凳讓母親先坐下歇息,母親沒有坐下,她雙目凝視着弘福寺大門,雙手合十佇立在古剎前,儼然一位遠道而來的佛家奉者。

首重殿為天王殿,供彌勒佛及護法四大天王,殿的南側有地藏經碑刻,殿外側兩壁有巨幅繪畫;二重殿為觀音殿,奉三十二臂觀世音,三十二手菩薩三十二應身,大慈大悲,尋聲救苦;後有韋陀菩薩,金剛怒目,手持寶杵;第三重殿為大雄寶殿,奉釋迦尼牟尼、阿難、迦葉、文殊、普賢及十八羅漢,均貼真金;牆上有佛陀畫傳。 「放生池」旁有「曲尺亭」和長廊,亭前有櫻花,春來繁花似錦,長年風光旖旎。「雙桂樓」前桂花綠蔭如蓋,入秋桂香四溢,令人流連忘返,樓前有聯云:「一院桂蔭疑有雨,四廂花影欲登樓」。

大殿後石壁嵌有多塊鐫刻,撰者為乾隆初年雲貴總督吳達菩、貴州巡撫劉藻、赤松和尚等。弘福寺不僅殿樓林立,還有「風尺亭」「畫廊」、「月明池」、「生生泉」、「望城台」等。寺後毗盧峰下有塔林,為弘福寺歷代祖師及僧人、居士之靈骨安藏處,有名可考者計有赤松、瞿脈、參之、惺慧、光燦、弗雲、湛然、柏青、心月、智明、慈雲、覺崇等。

回到寺前大香爐下,母親點三柱高香,焚燒紙錢後,三拜九叩。我連忙攙扶起母親,感悟得出老人此時的心境是多麼的滿足。我們會心地下山,母親臉上充滿喜悅。

弘福寺前沿陡崖而下,為「九曲徑」,系登寺捷徑,有石級三百八十餘步,乃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闢建,乾隆、咸豐年間各重修。沿徑摩崖石刻無數,並有亭、殿築於其間,「古佛洞」、「海螺亭」、「響石洞」、「洗缽池」等自然奇勝使人置身綠蔭之中,俯級把玩,其樂無窮。看得出母親卻不是十分在意。

在下山的途中,母親讓我拾取些樹枝(柴)帶回家中。她說柴就是財,取財進家,我照辦了。

我想此行定遂了母親多年的心愿! [1]

作者簡介

冷清安,男,仡佬族。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出生於貴州省石阡縣。畢業於內蒙古民族大學中文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