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殿中丞監揚州稅徐君墓志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殿中丞監揚州稅徐君墓志銘》是北宋散文家、史學家、政治家曾鞏的作品之一。選自《曾鞏文集》·卷四十四·志銘十一首。

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並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1],世稱「南豐先生」。

原文

唐之亡,強者分其地,為國以十數。楊行密有淮南,稱吳。海州人徐溫為吳將,有功。行密死,三子相次立。溫用事貴顯,溫死,其養子知誥遂代楊氏,盡有江淮之地,稱唐。去溫所與為姓名者,姓李氏名。溫己子知諫,事為將,死,追以為中書令、臨淄王。知諫子遜,事子,為中書侍郎,上饒郡公。遜子徐君,事子煜,為其秘書郎,賜緋魚袋。宋既受命平天下,俘李氏以歸,徐君亦隨之京師,得為太常寺太祝,不樂,棄官歸江南,久之為殿中丞、監揚州稅以死。子天錫為秘書丞,亦死。女四人,其第二女與季皆嫁呂氏。徐君死祥符間,後四十餘年,嫁呂氏女有子倚,始葬徐君與徐君之母李氏、妻陸氏於揚州之某原。方徐氏之先,與楊氏俱起東南,收其土地而有之,遭行密子弱,徐氏實任其國,至遂代吳。而徐氏子孫,亦皆據士民之上,有王公之勢,於其一時富貴之際,豈非盛哉!百年之後,其世凌遲,至於徐君,遂死而無以葬,葬於異姓之孫。盛衰之變,何其速也!然自前世無不皆若此,富貴之不可以久恃,亦何必異也。而世之不安其命者,方枉義挈挈以覬幸其偶得之者,又惴惴恐失之,是真可以常處也哉!初,東南之地既入於有司,天子憐士民,許皆復田其故所有地。徐君之地為尤多,多不取。有冒徐君之地以賣之者,亦不問。是以其貧甚,而徐君獨自得。徐君諱元榆,字仙材,好學,善屬文,吏部賈黃中嘗試其書判曰:「元、白不足多也。」尤能詩,詩數百篇,號《南歸集》,大抵多慨其不得志,徐君之所以自見也。

嫁呂氏女之夫名某,憐徐君之死無以葬,死以屬其子倚。倚貧甚,能自力,卒葬徐君而就其父志。銘曰:

富吾不爭,可謂既好之。貧吾不懟,可謂又安之。諧歸此丘,女子之為。永昭厥聲,維此銘詩。

作者簡介

曾鞏(1019年~1083年),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嘉佑二年(1057)中進士[2]後,熙寧二年(1079)先後在齊、襄、洪、福、明、毫等州任知州,守正不阿,頗有政聲。元豐四年,任史館修撰,編纂五朝史綱,未成。著有《元豐類稿》五十卷、《續元豐類稿》四十卷、《隆平集》三十卷。曾鞏的散文創作成就很高,《唐論》是代表作,可與歐陽修的《朋黨論》媲美。著名有《墨池記》、《越州趙公救災記》、《寄歐陽舍人書》和《福州上執政書》。曾鞏也擅長寫詩,有四百餘首傳世。曾鞏培養了一批名儒,陳師道王無咎、曾肇和曾布受業於他。

視頻

殿中丞監揚州稅徐君墓志銘 相關視頻

曾鞏-第2講-不經風雨怎見彩虹
曾鞏存世的唯一書法作品, 一百二十四個字賣了 兩點零七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