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殺戮戰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殺戮戰場
圖片來自pixnet

殺戮戰場"The Killing Fields",又譯為「戰火屠城」或「殺戮地帶」)是一部有關柬埔寨共產黨紅色高棉)執政期間對該國人民進行大屠殺清洗「改造」歷史的1984年英國電影,該片由布魯斯·羅賓遜編劇根據兩位記者——柬埔塞的迪斯·普朗和美國的西德尼·尚伯格——的真實經歷編劇,羅蘭·約菲執導,薩姆·沃特森吳漢潤分別在片中扮演悉尼·斯坎伯格和迪斯·普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吳漢潤也是當年這一慘痛歷史的另一位倖存者,並且出演該片前沒有過任何表演經歷。

影片上映後獲得了評論界非常高的評價,並在第38屆英國電影學院獎角逐中獲得8項大獎,在第57屆學院獎角逐中獲3項大獎。

劇情簡介

1972年,紐約時報記者西德尼·尚伯格柬埔寨採訪,柬埔寨人潘迪是他的翻譯兼助手,兩人在戰火紛飛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美軍發生誤炸事件,導致城市尼庫隆大量平民傷亡。西德尼申請赴該地採訪被美軍拒絕。在潘迪的幫助下,他們衝破阻礙,通過賄賂的方式暗中抵達尼庫隆,曝光了事件,還拍下了朗諾軍隊殘殺紅色高棉戰俘的行為。這引起美軍和朗諾政府的不滿,二人一度被監禁。

1975年紅色高棉攻占金邊前夕,二人決定冒着危險留在金邊,以報道紅色高棉入城後的情況。當紅色高棉進入金邊,旋即展開了大屠殺,二人與其他外國記者也險些遭到處決。西德尼進入法國領事館後安全撤退,潘迪因為沒有護照而被迫離開領事館混入群眾隊伍。

潘迪隨金邊大撤離的隊伍到了鄉下,在紅色高棉的勞動改造政策中歷經劫難,目睹了紅色高棉政權的殘暴血腥。他看到了知識分子、公務員被甄別出來之後即被集體處決。而其他人則每天要下地勞動,人民陷入貧窮和疾病之中。他因為暗中記錄紅色高棉暴行,並將信件藏在牛的身上而被捕。但他在即將被處決時,得到了曾經有一面之緣的年輕女兵的幫助,逃離了這個公社。他逃走之後,到了一個新的公社為一位軍官打雜。他偷聽軍官的收音機被發現,但他得到了這位對波爾布特大屠殺政策不滿的紅色高棉軍官的保護。

而西德尼回到美國後,在授予他普利策新聞獎的頒獎典禮上強調柬埔寨人民的苦難。他也在幫助潘迪的家人,並努力尋找潘迪的下落。

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保護潘迪的軍官囑託他帶着他的孩子和幾個親信逃走,而軍官隨後被年輕的紅色高棉士兵射殺。潘迪一路逃亡,看到了田野和溝渠里無數的人的白骨,驚恐不已。他最終逃亡到柬泰邊境的難民營,與一直在尋找他的老朋友西德尼重逢。

評論

根據爛蕃茄上的35篇知名影評人的專業評論文章,《殺戮地帶》的好評率高達91%,而網站註冊用戶投票好評率也達89%[1]。《芝加哥太陽報》著名影評人羅傑·艾伯特在其專欄文章中寫道:「無論從哪一個技術層面上來說,這部電影都可謂是大師之作,其中在亞洲地區取景拍攝更是增強了其說服力。不過,電影中最完美的瞬間還是來自於人物之間的那些對話、相互信任、等待、恐懼、暴力和絕望……[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