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昌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武昌城》為當代作家方方(本名汪芳)所作長篇小說,發表於《人民文學》2011年3期,獲2011年人民文學獎優秀長篇小說。《武昌城》敘述的是1927年前後武昌城的一段歷史,以1926年北伐戰爭武昌戰役為中心事件,再現當時的歷史情境。 小說《武昌城》以兩個青年人陳明武和馬維甫為主線,講述戰爭對老百姓生活的摧毀,以及戰爭中人的成長、毀滅和重生,講述一段城牆永久的消失和一段歷史永久的定格。與書寫亂世人生的其它小說不同,方方並沒有過多地關注自在狀態的世俗煙火,沒有以回望的姿態對舊日的時光進行歷史的喟嘆,相反,小說的敘述平實而冷靜,掩藏了歷史的價值判斷,而充分尊重其模糊性:所有的毀滅中都包含着重生,而所有的重生又都孕育着死亡的因素。因而,《武昌城》的故事反而成了一個渾然自在的天成狀態,而所有人對於變故來臨而產生的應激反映都只不過是尋常的邏輯,都包含了世代的永恆真理。或許,小說的故事發展和人物邏輯都略顯老套,但其記錄歷史的方式、解讀歷史的態度卻從另外一個角度貫穿了歷史與現實的潛在規則。 《武昌城》是一部大手筆之作,大開大合,陽剛之氣。雖不是全景式的架構,字裡行間仍透露出大時代波瀾壯闊的氣息,內涵相當豐厚。小說以白描為主要手法,語言簡練,敘事精確。

作者簡介

方方,本名汪芳,女。漢族。 祖籍江西省彭澤縣,1955年5月生於江蘇南京,成長於湖北武漢。1974年高中畢業後在武漢當過裝卸工,1978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 畢業後分配至湖北電視台工作。 現任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省文學創作系列高評委會主任,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一級作家。 1975年,開始寫詩。 1982年,發表小說處女作《大篷車上》。 1987年,發表《風景》(《當代作家》1989年3期),獲19871988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被批評界認為拉開;新寫實主義序幕,並因此成為中國新寫實派代表作家之一。自此發表的《祖父在父親心中》、《行雲流水》、《白霧》、《桃花燦爛》、《落日》、《奔跑的火光》、《烏泥湖年譜》等一系列作品,均受好評。 已出版小說、散文集《大篷車上》、《十八歲進行曲》、《江那一岸》、《一唱三嘆》、《行雲流水》、《水在時間之下》等60多部,早先的作品以反映青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為主。多部作品被譯為英、法、日、意、葡、韓等文字在國外出版。 新近出版有小說集《春天來到曇華林》,着重描寫底層人物的生存景狀,愛與生死,兩條線,交織着匯集,定格於一場宏大的死亡祭奠。

內容預覽

此一刻,黃昏的天空真是陰沉,烏雲濃重得仿佛就要砸下來。  比天更陰沉的是羅以南的心。羅以南從漢口跳上過江的划子便大叫着,快!要快點。船夫望望江對岸,咕嚕道,這麼大條江,再快也得一槳一槳地劃啊。  長江茫茫一派,流得無聲無息。雖然是夏暑之日,卻也無端地呈出蕭瑟氣象。羅以南心亂如麻。電話里滿是混亂的雜音,但他還是聽清裡面傳出的噩耗:陳定一*被砍頭了!他的腦袋掛在司門口!  羅以南拿着電話的手劇烈地抖動。他想我為什麼要打這個電話?為什麼呢!  姨夫彈棉花的弓子在院子裡嗡嗡作響。隔着花格的窗口,姨夫覺得奇怪,大聲說,你怎麼了?羅以南靠在窗下的條案邊。條案上鑲銀的鳥伸展着翅膀,一副欲飛的姿態,在明亮的光線下熠熠放光。羅以南表情木然,他沒有回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