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岡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武岡市湖南省轄縣級市,由邵陽市代管,位於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東麓,南嶺北緣,資水上游。地勢東、西、南三面環山、中部低平,由南向北傾斜,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和。全市總面積1549平方千米。

2018年武岡市轄4個街道、11個鎮和3個鄉,常住人口78.05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49.84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42.15億元、29.78億元、77.91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28.1:19.9:52.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9250元;城鎮和農村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6454元、12130元。

歷史沿革

據1981年《湖南省志》載:「長沙近郊出土有西漢『武岡長印』石印一枚。漢大縣稱『令』,小縣稱『長』。」由此印證,武岡自西漢建縣,已有二千多年的建制史。

武岡曾名都梁。《元和郡縣誌》云:「武岡西二十里有都梁山,北五里有同保山,即武岡山。」酈道元《水經注》曰:「縣左右二崗對峙,重岨齊秀,間可二里……後漢伐五溪蠻(又稱武陵蠻。『蠻』是統治者對當地百姓的鄙稱――編者注),蠻保此崗,故曰武岡,縣即其稱焉。」接着又曰:「縣西有小山,山上有渟水……其中悉生蘭草……俗謂蘭為都梁,山因以號,縣受名焉。」這就是武岡(都梁)名稱的由來。

西漢文、景帝年間(前179—前141年),置武岡縣,隸屬長沙郡。

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封長沙定王之子劉遂為都梁侯國敬侯,侯址設今城郊七里橋,世襲歷時131年。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改武岡縣為都梁縣,隸屬零陵郡。

三國吳寶鼎元年(266年),復名武岡縣,隸屬昭陵郡。

民國元年(1912年),武岡知州公署改為武岡州行政廳;民國二年(1913年)九月,武岡州改為武岡縣,隸屬湘江道,後廢道直屬湖南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武岡縣隸屬邵陽專員公署。

1994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岡縣,設立武岡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武岡市下轄4個街道:轅門口街道、迎春亭街道、水西門街道、法相岩街道;11個鎮:鄧元泰鎮、灣頭橋鎮、文坪鎮、荊竹鋪鎮、稠樹塘鎮、鄧家鋪鎮、龍溪鎮、司馬沖鎮、秦橋鎮、大甸鎮、雙牌鎮;3個鄉:馬坪鄉、晏田鄉、水浸坪鄉。武岡市人民政府駐迎春亭街道。

地理環境

武岡地處資水上游、雪峰山麓,是邵陽市西南五縣之間的中心地域,素有黔巫要地和湘西南重鎮之稱。武岡市東南西北依次與邵陽縣新寧縣城步縣綏寧縣洞口縣隆回縣交界。地理坐標為東經110°25′35″—111°01′58″,北緯26°32′42″—27°02′09″。全市總面積為1549平方千米,疆域東西極寬60.8千米,南北極長54.43千米。

武岡境內有資水水系和夫夷水水系,大小河流150條,逕流總量24.72億立方米,其中資水幹流流量23.46億立方米。

武岡位於雪峰山東南麓與南嶺山脈北緣,屬湘南丘陵區向雲貴高原隆起的過渡地帶。地形三面環山、中部低平、北向敞口,大體呈南高北低傾斜地勢。地形地貌多樣,有獨特小氣候的山丘崗地平原齊全。

武岡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屬中亞熱帶山地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少嚴寒,夏無酷暑,山地逆溫效應明顯。全年日照時數在1134.6—1601.5小時左右

自然資源

武岡全市總面積1549平方千米(154896公頃)。其中耕地36822公頃,占總面積的23.77%;林地49333公頃,占31%;水域面積11133公頃,占7.19%;牧草地21133公頃,占13.64%;道路占8760公頃,占5.66%;宅基地12006公頃,占7.7%;其它地15709公頃,占10%。土地成土母質多樣,有石灰岩、砂岩、頁岩、紫色砂頁岩、花崗岩等。經測定,全市土壤分為7個土類、14個亞類、39個土屬、100個土種。

武岡境內礦藏以煤為主,鐵、錳、鉛、鋅、砂金、磷、銻、硫、鐵、白鎢、滑石、石膏、大理石、石灰岩、白雲石、石英、陶土等有一定儲量。其中含煤面積400平方千米,儲量6324萬噸,主要分布於文坪鎮、秦橋鄉、鄧家鋪鎮和稠樹塘鎮等地;鐵礦總儲量3200多萬噸,分布在安樂鄉、鄧家鋪鎮、雙牌鄉等地。

武岡境域查明有陸生植物218科、485屬、1168種,其中樹木92科、508種;水生植物主要有浮葉、根子菜、菹草等草類和角類藻植物。按用途分,有用材林植物、油料和水果植物、藥用植物、飼料與綠肥植物、觀賞植物等。境內森林分布:杉木林集中在天尊山、雲山、照面山、劉家嶺、柳山、黃金寨、朱溪寨、馬背嶺、扶峰山等中低山區;馬尾松分布在全市各地,以低山丘陵地較多;常綠闊葉林分布在海拔800—1000米中山溝谷處。森林面積占全市林業用地面積的79%。其中公益林占39%,商品林占53%。

武岡境內動物種類繁多,野生哺乳類主要有刺蝟、穿山甲、兔、豪豬、狐貉、狼、黃鼠狼、大靈貓、野豬等,鳥類有小杜鵑、斑鳩、鸕、鷺、野鴨、田雉、鶴、夜鷹、翠鳥、啄木鳥、雲雀、燕、黃鸝、八哥、畫眉、山雀、麻雀等,爬行類有烏龜、鱉、蜥、壁虎和蛇類等,兩棲動物有肥螈、蟾蜍及蛙類等,魚類有鯉魚、草魚、鰱魚、鯿魚、鯝魚、蟾鈹魚、鰍魚、鱔魚等,家畜有豬、牛、羊、馬、狗、兔等,家禽有雞、鴨、鵝、鴿、鵪鶉等。

風景名勝

武岡名勝古蹟有雲山森林公園、法相岩、武岡城牆、文廟大成殿、都梁侯國遺址、凌雲塔、化龍寺、四季岩等。紀念地有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二分校舊址、宣風樓、烈士陵園、革命歷史紀念館。

雲山風景名勝區

雲山位於邵陽市武岡縣城南7.5公里,海拔1372.5米,屬雪峰山余脈。東西綿延數十里,毗連着武岡、新寧、城步三縣疆界。雲山之名,據清初新化人鄧顯鶴游雲山後著文:「每晨起,坐院中,見腳底白煙一線,蓬蓬出石際,老僧日:『雲起矣』,已而蓊然滿山谷。乃嘆雲山之名不虛也。」可見雲山是以雲繚霧繞的特異景色而享其名。這裡集名勝、古蹟、森林於一體,歷為武岡風景名勝區。據清光緒《武岡州志》載:雲山為七十三峰,一峰飛去靖州城外,遂成勝景,余峰名多失考,唯紫霄、日華、月華、芙蓉、香爐著稱,稱中國道教七十二福地之第六十九福地,也是湖南邵陽的主要旅遊景點之一,前0主席華國峰曾為此題名:「楚南勝境」。雲山風景秀麗,素為旅遊勝地,古今名人題詠甚多;宋高宗載趙構感嘆曰「雲山七十一峰,煙雲變幻」,明代禮部主事潘應星曾題「仙橋橫漢」、「崖前簾水」等十景,並流傳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據《湖南考古略》載:「盧生、侯生,(秦)始皇道入海求神仙茶,不獲,居雲山」。《重建雲山梵剎碑記》也有「昔盧、侯二生,避秦煉丹於此」的記載。香爐峰上的「盧侯二仙祠」,石基尚存。五里庵道旁石崖有隸刻「秦人古道」4字,相傳當年盧、侯二生,即沿此道入山[1]

武岡中山堂——黃埔軍校第二分校舊址

武岡中山堂——黃埔軍校第二分校舊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武岡中山堂——黃埔軍校第二分校舊址位於邵陽市武岡市二中校內,緊臨法相岩公園。

武岡中山堂是1943年黃埔軍校第二分校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建,它集中西建築風格於一體,系磚木結構單檐廡殿頂建築,由正廳、左右廂房、花園等組成,正廳上方有「中山堂」石刻匾額。

1924年5月,在蘇聯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創辦了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軍官學校,俗稱黃埔軍校。1929年建立武漢分校。1938年,日軍進逼武漢,武漢分校奉命遷來武岡,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二分校。在黃埔系列中被譽為「第三大軍事學府」。第一任校主任李明灝,畢業於日本軍士官學校,與彭德懷、陳賡、左權等中共黨員交情甚篤,是國民黨軍隊中的抗日愛國將領。二分校在武岡辦學7年,先後招收第14期至第19期學生,共6期10個總隊(團級),培養近10000名初級軍官,在抗日戰爭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有的將士為保衛中華民族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它既是培養抗戰軍事幹部的搖籃,又是國共兩黨攜手抗日的歷史見證。

武岡中山堂——黃埔軍校第二分校舊址於1996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11月被邵陽市委宣傳部公布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0年7月被湖南省委宣傳部公布為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3年5月,國務院(國發[2013]13號)公布武岡中山堂——黃埔軍校第二分校舊址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