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此生盡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如果你感到很喪,想要重新感受生活的熱情,請翻開《此生盡興》!98歲的浪潮奶奶,雖然身為僧尼,可她不僅喝酒吃肉,還談了一輩子的戀愛。如此離經叛道的她,卻是一位日本國寶級文學大佬!用一生盡興,寫盡愛與自由,著作等身,已出版400多部作品。

浪潮奶奶說:①不對過去耿耿於懷,也不為未來擔憂煩惱,活在此時此刻。②隨遇而安,任生命自由流逝,抱着這樣的想法生活下去。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放寬心,慢慢來。③原本沒有任何關係的兩個人開始了同一屋檐下的生活,一切都顯得怪怪的。如果夫妻雙方不互相謙讓、彼此體諒的話,往後的日子恐怕也過不下去。④儘可能地追求自由,與孤獨並存。不論何事何物,都始終持有一顆好奇之心。在覺得寂寞難耐時就去旅行吧!這比什麼都管用。

★前浪、中浪、後浪們都需要的生活哲學——在你覺得焦慮不安,想要尋找答案的時候,請看瀨戶內寂聽奶奶的「此生盡興」!

關於婚姻:

結婚以後,步入家庭生活的雙方便沒有了多看對方一眼的心思。所以,現在的夫婦最好都將彼此的目光聚焦在同一個方向。讓你的伴侶成為一個真正的合作夥伴。

關於生活:

沒人能陪你一輩子,要學會和自己好好相處。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放寬心,慢慢來。

關於老去:

儘可能地將自己的目光從趨於衰老的現象中轉移,不服老,就可以一直年輕。

關於價值觀:

心與心之間也需要交流,因而尋找一個合適的交流對象便列上了需求清單。我們渴望尋到一個理解自己的人,這樣,內心的煩惱便有人來分擔了。

關於孤獨:

所謂孤獨,並不是因為身邊沒有他人才會產生,而是自己看重的事情卻無法向他人傳達,自己持有的觀點不被他人接受,如此而已。

關於自由:

儘可能地追求自由,與孤獨並存。孤獨最美好的饋贈就是自由。

★每個時代她都站在風口浪尖,不斷引領潮流,今年98歲的日本浪潮奶奶寫給生活的情書:願你此生盡興,不舍愛與自由!

瀨戶內寂聽的一生風光無限,她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驗證:人不單只有一種活法,不能都按一個優秀模板活着,成就她叛逆傳奇的一生。98歲的她走起路來還是一溜小跑,一個人一晚能喝光一大瓶白蘭地。儘管高齡,她仍然活得有趣,把日子過得活色生香,不斷引領潮流,敷面膜、喝奶茶、比心賣萌……還成為了日本上照片牆的年齡最高的人;參與演講、綜藝,每場演講都一票難求。她激發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熱愛生活,追求自由。通過這本書希望你能獲得內心的平靜與繼續前行的力量。

小事不計較,大事不糊塗。願你此生盡興,不舍愛與自由

人生只有一次,該如何活?「做自己想做的事,自由地活下去!」每個時代都站在風口浪尖的浪潮奶奶瀨戶內寂聽,以98年傳奇逍遙的人生經歷,激發人們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情。

本書從生活、戀愛、婚姻、情人、老去、價值觀、自由等永恆人生課題,講述生命的愛與孤獨,真正傳達出的是通達後的溫暖與平靜,洞穿人生真相後,達到與自己內心的和解,找到繼續前行的力量,自在生活。

這本書寫給正在掙扎迷茫並努力生活的你!給疲於生活的現代人以人生指引,獲得重啟生活的勇氣。願你此生盡興,赤誠善良,不求事事圓滿,但願你快樂!小事不計較,大事不糊塗,一生不舍愛與自由!


作者簡介

[日]瀨戶內寂聽

生於1922年5月15日。日本著名作家、翻譯家,被稱為「日本女性主義文學代言人」。天台寺名譽主持,日本文化功勞者、文化勳章得主。舊名瀨戶內晴美,京都市、德島市名譽市民,曾隨丈夫在中國北京居住過一段時間。著有《夏日終焉》《問花》《場所》《源氏物語現代語譯》等多部作品。在她眼中,人生無常,人既然活着,就應該自由。

獲獎作品

1956年 新潮同人雜誌獎《女子大學生曲愛玲

1961年 田村俊子文學獎 《田村俊子

1963年 女流文學獎 《夏日終焉

1992年 谷崎潤一郎獎 《問花

1998年 NHK放送文化獎 《源氏物語現代語譯》

2001年 野間文藝獎 《場所

2011年 泉鏡花文學獎 《風景

2014年 首屆莫拉埃斯獎

2018 年 朝日獎

原文摘錄

不管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真愛能降低人的欲望。 然而現在的年輕人,戀愛也好結婚也罷都追求「三高」(高身材、高學歷、高收入),首先期望物質生活上有保障,這就有些貪婪了。 倘若對方是一個身材高大但是智力低下、人格低賤的男人,又有什麼可依靠的呢? 就算學歷高但只是善於應試,既不風趣,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教養,這樣的男人又有什麼魅力呢?不管進入了多大的公司,就像現在這樣,社會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發生變化,學歷之類的東西也是不中用的吧。不管社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即便天變地異,也能堅強地扛起家庭的重擔,擁有這種智慧和行動能力的男人才是值得依靠的。 就算擁有高收入,但身處金錢像泡沫一樣的時代,你要明白高收入是多麼脆弱無常。 「生是一個人來,死是一個人去。哪怕與人相伴,也難逃孤獨之苦,因為無人陪你直到終老。」

書評

關於戀愛結婚,有一位老奶奶,超有發言權。

她呢,是日本一位98歲網紅女高僧:瀨戶內寂聽奶奶。

98歲的瀨戶內寂聽奶奶,雖然身為僧尼,但在出家前,可是談了大半輩子的戀愛。

所以關於戀愛結婚的問題,問她就對啦~

她被很多人評價為「離經叛道」,卻也是不折不扣的日本國寶級文學大佬——

已出版400多部作品,被稱為「日本女性主義文學代言人」;

既是天台寺名譽主持,也是日本文化功勞者、文化勳章得主。

她在日本的知名度,用「重量級網紅」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本書:《此生盡興》,是奶奶寫給生活的情書。

蔡瀾、慶山、稻盛和夫、鹽野七生等名人作家,都極力推薦這本書。

在書中,奶奶分享了關於戀愛、婚姻、生活的種種哲學道理;

讓人看了有頓悟、撥開人生迷霧的神奇感受。

今天,就從中挑選關於戀愛結婚的6句話分享給大家;

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婚姻是一種自由選擇。

有一位姐姐給奶奶來信訴說她的煩惱:

自己的妹妹33歲了還不想結婚,作為姐姐的她很擔心妹妹以後無人照顧,最後孤獨終老……

這位姐姐所流露出的操心模樣,像極了我們日常催婚的長輩們。

意想不到的是,奶奶的回答直接得有些可愛,她說道:

「她又不是小孩子,只要她自己選擇的路,她能夠承擔就好了。」

從這話就能看出,98歲的奶奶,其實一直對婚姻持有比較開明的態度。

她認為,婚姻應當是一種自由選擇。

有的人能夠得心應手地駕馭孤獨,就算不結婚也能過得很快活;

有的人對婚姻興趣不大,通過學習來提升個人能力,在工作中收穫一片藍天,過得也很知足。

無論是主張單身還是結婚,奶奶說,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別人身上。」

單身不是獨立女性的象徵,結婚也不是幸福的唯一歸處;

快樂才是人生最終的目標吶。


愛情里,永遠不要失去自己這個核心。

在書中,奶奶聊到著名小說《安娜·卡列尼娜》里的故事。

在奶奶看來,安娜選擇拋下一切,與情夫渥倫斯基私奔之時,就踏上了失去自我的道路。

背棄丈夫、孩子的安娜,在私奔後把渥倫斯基當作唯一的依靠。

因此,她每天都感到不安,總懷疑渥倫斯基還有別的女人;

即使渥倫斯基從未變心、每天在身邊,她也仍然懷疑他心裡裝着別人。

就這樣,在一次次的猜疑爭吵中,安娜徹底在這段感情中失去自我,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當然,聊了很長的故事,奶奶就是想告訴我們:

不管是愛還是被愛,都不能失去自己這個核心。

太卑微的愛,付出再多,到最後只是互相折磨。

不管再喜歡一個人,眼裡只想裝下他,也要記得把餘光留一點給自己噢。


愛,有時也逃不過無常的命運。

「我會愛你一生,永不變心!」

熱戀中的情侶們,總會這樣互相許諾着。

是啊,在相愛的時候,我們都認為能夠和對方相守一生,不願、也不會去想自己有朝一日可能會遭到背叛;

更不願相信在未來某一天,自己對對方的愛可能會變成一種習慣,甚至是厭倦。

而奶奶說,這些「不變心」的承諾是個美好的心愿,但在現實生活中,愛是具有不確定性的。


「愛有時也逃不過無常的命運。」

奶奶這話,乍一聽還挺掃興的吧。

但其實她的意思是,當我們接受了愛的不確定性時,才能對愛情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正因為愛情有時並非堅不可摧,我們才更要珍惜相愛的時刻;

也正因為沒有人可以保證會陪伴我們一輩子,我們也才要學會和自己好好相處。


忍受痛苦,是愛的一部分。

相愛的同時,伴隨着戀愛的甜蜜和幸福感而來的,是如影隨形的煩惱:

「不希望女朋友穿得太暴露。」

「男朋友有異性朋友就會生氣,覺得自己這樣太小氣,但還是生氣。」

對此奶奶的看法是,因為愛讓人執着,而執着產生獨占欲,所以便有了這些煩惱的誕生。

換句話說,「忍受痛苦,正是愛的一部分。」

奶奶還囑咐道,我們無法阻止這些痛苦到來,但做好迎接痛苦的心理準備,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寺山修司少女詩集》里的一句詩:

「只有真正相愛的時候,寂寞才會到訪。」

或許,真愛的本質就是要感受孤獨,感受痛苦吧~

不過用這些孤獨和痛苦換來愛的甜,其實超值的呢。


不要一直戴着「粉紅眼鏡」來看對方。

「所謂戀愛,起先是從誤解和錯覺開始的。」

奶奶說,很多人剛開始戀愛時,都會戴着粉紅的魔法眼鏡——

眼裡全是對方的好,不好也會看成好。

而如果戴着這個粉紅眼鏡步入婚姻殿堂,就會發現這個眼鏡角度越來越偏——

眼裡全是對方的不好,以前覺得好的,也變成不好。

所以奶奶建議,要在恰當的時間,悄悄拿掉這個粉紅眼鏡。

試着看清對方的本質,問問自己:對方那些不好的地方,自己是否能接受?

只有心裡那個肯定的答案,才是進入婚姻殿堂的鑰匙。


愛情里,互相理解,是重要且難得的。


如果問奶奶什麼樣的兩個人在一起會更幸福,她的回答一定是:

互相理解的兩個人。

因為在奶奶看來,這世間不存在絕對相同的兩個人;

而互相理解、彼此做出一定的妥協,才能讓往後日子更融洽。

如果雙方無法達成理解,那麼對彼此都是個悲劇;

因為兩個不能互相理解的人,反而會因為婚姻而變得越發孤獨。

奶奶的這些話呢,也回答了那個關於愛情的永恆問題:

找對象找相似的還是找互補的?

按照奶奶的說法,或許相似還是互補並不重要,畢竟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與其糾結這個問題,還不如去問問對方和自己,是否有互相理解的意願吧~

「願你此生盡興,不舍愛與自由。」

書腰上這句話,送給大家。

希望大家永遠相信愛

也敢於選擇愛與不愛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