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此時眾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這是蔣勛用心寫下的生活周記,從某年五月開始,止於次年五月。在每個當令節氣,他觀察、體會自然的細微改變,記錄下這些晨昏光影、花香葉色、林風潮響、蟲鳴蛙聲。從他宛如畫筆的文筆中,我們可以再現珍貴的記憶,在四季流轉中發現生命之美,在自然萬物里看見自己與眾生。

這些文字更飽含他對友人、對母親的深情,這既是一份橫亘二十四節氣的美的生活記錄,也是給至愛別具深意的禮物。

作者簡介

蔣勛 福建長樂人。1947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台灣。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1976年返台後,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聯合文學》社社長。

蔣勛先生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

代表作:《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美的沉思》《吳哥之美》《捨得,捨不得》《少年台灣》《蔣勛說紅樓夢》《孤獨六講》《生活十講》《漢字書法之美》《美的曙光》《蔣勛說唐詩》《蔣勛說宋詞》等。

原文摘錄

「我想記憶生活里每一片時光,每一片色彩,每一段聲音,每種細微不可覺察的氣味。我想把它們一一摺疊起來,一一收存在記憶的角落。」 這些摺疊起來,收存在記憶角落裡的晨昏光影、花香葉色、林風潮響,乃至於蟲鳴蛙聲,遂藉由文字而好好地收藏起來了。許多的尋常往事,在記憶的角落裡安藏不露,好似已經不見了,或者被遺忘了。然而並沒有。有一天重讀,那些文字所代表的蟲聲、潮響、花葉,以及光影種種,又都回來了。文字使各種各樣的景象重現,使當初體驗那些景象的感動也重現;同時還讓閱讀那些文字的別人也感動。文字的力量如此。 旋子,生命存在的目的這麼單純。生命華麗或淒傷,也只是繞着這麼單純的目的打轉而已。 月桃開花累累,整串花蕾向下彎垂,仿佛承擔不了如此盛放的重量。我走近細看,盛放的花蕾瓣膜上還滲沁着透明的黏稠液體。欲望如此真實,欲望活着,欲望交配,欲望傳延生命。我們稱為「愛」或「倫理」的命題,也許在植物或動物、昆蟲的世界會呈現出更單純的本質。

書評

散文不是你想讀就能讀

散文不是你想讀就能讀,心境不對、學識不夠、感悟不同,恐怕讀了也是白讀。要想真正讀進去,你就得靜下心來,有與作者差不多的思考體會。

只有這樣,你才能深切感受他筆下描繪的景物,究竟是想表徵什麼意思。


蔣勛老師的這本散文集《此時眾生》,我前前後後讀了兩個月。其實,這本書只需要一兩天便能讀完。但為什麼會讀那麼久?

不是寫得不好,而是因為這個中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我並沒有閱讀散文的心境。所以,一直等到真正騰空了內心,徹底安靜下來以後,這才把這本好書看完了。

由景生髮出來的情感

蔣勛老師在《此時眾生》這本散文集中,寫自然、寫環境,寫經歷、寫感悟,寫各種各樣自己眼見到的事物。但實際上他是在表露自己的內心,進行深度的思考。

散文這種題材,景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由景生髮出來的情感,有點像讀詩歌。

如果只是一味描寫,沒有深入思考和獨特見解,沒有進一步的闡釋說明,散文不過是一堆漂亮的文字。

不過一旦有了思考,散文便會以唯美的方式,讓人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和文學的博大。

關於溫泉的那些文字

在《此時眾生》這本散文集中,我最是喜歡蔣勛老師關於溫泉的那些文字。泡野溪溫泉,多麼浪漫和生活化的一件事情。


人生中許多有情趣和有意蘊的事,仔細想想,不過都是一些簡單普通的活動,比如說泡泡溫泉。但泡溫泉又有許多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地方可以選擇,有不同的時間可以選擇。

蔣勛寫泡溫泉,有古有今,有自己實際的經歷,也有從文學作品中看到的故事。他將它們結合在一起,通過筆端的文字,變成了他對泡溫泉這件事的滿心懷念。

初看非常平淡越讀卻越有味

蔣勛老師《此時眾生》這本小書收錄的50篇散文,初看非常平淡,不過卻越讀越有味,越讀越有大家風範。

普通人寫東西,生怕別人看不起,生怕知道的沒寫全,滿篇使用華麗的詞藻,琢磨不透的文字,恍恍惚惚的場景,意圖營造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

不過,蔣勛這樣的大作家,他們卻用最簡單的語言,最樸實的文字,講着那些最深刻的道理,那些你自己都已經遺忘了的感受,或者沒有認真思考的事情。

比如說「家」字和「囚」字的區別,農業社會可以用「家」來形容,而我們今天在城市的生活只能是「囚」的狀態。

自由的四個狀態

在談到自由的四個狀態時,蔣勛在《此時眾生》中分出了四個層次,即政治自由、經濟自由、社會自由和倫理自由。

四個層次,層層遞進,雖然只是點到為止,不過卻講清楚了自由的真諦。每個人都可以自己去辨識,自己究竟處於何種自由之中,或者要選擇哪一種自由?

蔣勛是一名散文家,美學家,他的作品寫的是真善美,這些文字大多十分冷靜,就像是一名智者在講述自己的感受,不過卻都飽含深情,雖然缺乏一些俏皮和幽默。

我願是滿山的杜鵑

《此時眾生》共分為五卷,寫了夏天,寫了秋天,寫了冬天,寫了春天,又寫了夏天。


五個部分中,我最喜歡讀的,感受最深的就是冬和春,這兩部分可以讓人體會到蔣勛老師文字和情感的美好。

一切就像蔣勛老師自己說的那樣:「我願是滿山的杜鵑,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