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丁右丞因贈致政張少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次韻和丁右丞因贈致政張少卿》是北宋宋庠的作品之一。
宋庠儉約不好聲色,讀書至老不倦,善於糾正謬訛。與宋祁並有文名,時稱"二宋[1]"。著述多已散佚,今有《宋元憲集》傳世 。
“ |
幾年辭寵解華紳,佛忍莊恬共嗇神。 歲晏始知松柏茂。凌雲高節不關春。 |
” |
— [北宋]宋庠 |
人物生平
宋庠的祖先是宋國君主宋微子。他的高祖宋紳,於唐昭宗時任御史中丞[2],因言語不當而獲罪免職,舉家遷於開封府雍丘縣。
宋庠(996年~1066年)生於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他幼年時同弟弟宋祁隨父在外地讀書,稍長離父還鄉。宋庠初名宋郊,後因御史言其"姓符國號,名應郊天",郊和交同音,交含有交替的意思,宋仁宗命其改名,宋郊因而改名宋庠,更字公序。
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宋庠、宋祁兩兄弟,同舉甲子科進士[3]。禮部奏宋祁第一,宋庠第三,劉太后(章獻皇后)不欲以弟先兄,乃擢宋庠第一,而置宋祁第十,故有兄弟"雙狀元"之稱。由此宋庠成鄉試、會試、殿試都是第一的"連中三元"之人。
宋庠中狀元後,擢大理評事、同判襄州。被劉太后看中,破格升為太子中允、直史館,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再遷左正言。
救蟻典故
宋朝宋郊(即庠未第時原名),弟祁,雍邱人,天聖初與弟同舉進士。未第時,有僧相之雲:"小宋大魁天下,大宋亦不失科甲。"後數日僧見郊,異之曰:"君何滿面陰騭紋,似救數萬生命者。"郊曰:"惟前日見蟻被水淹,戲將竹編橋渡之。"僧曰:"即此便是,當大魁天下。"後有章獻太后不欲以弟先兄之事。果如此也。後人為紀念宋庠救蟻事跡[4],修建了橋,命名為渡蟻橋。(現地廣水市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