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橫沙丘。原圖鏈接

橫沙丘也稱橫向沙丘、新月形沙丘,指走向與起沙風合成風向交角>60°的丘狀風積地貌形態。沙丘按照風力作用的方向和形態之間的關係可分為橫沙丘、縱沙壟和金字塔形沙丘等。

目錄

概述

橫向沙丘就是巨型的新月連丘。新月連丘是橫向沙丘形成的初期。平面如新月,走向與風向垂直或大於60°。沙丘兩側有順風向前延伸的兩個尖角,高度一般在數米至十餘米 。迎風坡為凸坡,較平緩,坡度約5°~ 20°;背風坡為凹坡,較陡,坡度約28°~34°。

形成

橫沙丘形成過程可分為:餅狀沙堆階段、盾狀沙丘階段、雛形新月形沙丘階段和新月形沙丘形成階段。風沙流流經沙堆產生不同的風速變化、氣壓不同的分佈特點,沙堆頂風速大,氣壓小,背風坡風速小、氣壓大,沙堆背風坡形成渦流,將沙子堆於沙堆背風坡的兩側,並形成背風坡兩尖角之間的馬蹄形小凹地,凹地繼續擴大,雛形新月形沙丘形成。不斷的加積,沙丘增大,背風坡的沙粒因重力下滑,渦流再吹向兩側,發育兩翼,典型的新月形沙丘便形成。新月形沙丘相互連接形成新月形沙丘鏈、複合新月形沙丘和複合沙丘鏈等形態。當橫向沙丘的地面上遇植物灌叢阻礙時可以形成拋物線沙丘,平面形狀與新月形正好相反。繼續發育形成平行低矮的雙生沙壟。

流動

  • 新月形沙丘:形態最簡單,平面呈新月形,迎風坡凸出而平緩(一般5~20°),背風(落沙)坡凹而陡(一般28~34°),高度3~8米,沙粒在風力作用下不斷順迎風坡跳躍和滾動,向丘頂運動,然後在重力作用下堆積於落沙坡而使丘體不斷前移。
  • 新月形沙丘鏈:若干個新月形沙丘橫向連接成鏈狀,高度可達90米;
  • 鱗狀沙丘:新月形沙丘縱橫(尤其是縱向)彼此緊密相連在一起,狀似鱗;
  • 格狀沙丘:在兩組風向作用下,由縱橫交錯的沙丘鏈組成;
  • 複合型新月形沙丘:丘體高大(一般高30~300米,長1~15公里,寬0.3~3公里),在巨大迎風坡上,層層疊置次生沙丘,總體可成單個新月形,也可成鏈狀複合型沙丘;⑥穹形沙丘。疊置有次生沙丘,總體成平放盾狀(一般長寬均約200~500米,高30~60米)等。

型態

固定或半固定橫向沙丘

  • 拋物線形沙丘:平面呈拋物線形,與新月形沙丘相反,迎風坡平緩凹進,背風坡陡而凸出(高度一般10~70米,有的達150米)。當其兩臂被拉長變窄,彼此相互平行使丘體成U形時又稱為髮夾形沙丘;發育多個丘臂的複合拋物線形沙丘稱為耙狀沙丘;
  • 梁窩狀沙丘:被植物固定或半固定的密集新月形沙丘或沙丘鏈;
  • 蜂窩狀沙丘:被植物固定或半固定的格狀沙丘。

景觀

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

地形:風積地形包括沙丘、沙質沙漠和黃土原。當風遇阻擋時,所攜帶的沙粒便沉積下來,堆積成狀如小山的沙丘。沙丘遍布的沙漠,即為沙質沙漠,如中國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由於受風向影響,沙丘不僅形態複雜且位置多變,相當危險,故「塔克拉瑪干」在維吾爾語即有「進得去,出不來」之意。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新疆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整個沙漠東西長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沙漠,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沙漠年降水量極低,夏季氣溫高達38℃,冬季氣溫可低於-20℃。 由於整個沙漠受西北和南北兩個盛行風向的交叉影響,沙漠流動沙丘的面積很大,佔80%以上,金字塔形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達300米左右,據測算,低矮沙丘每年可移動20米,近1000年來,整個沙漠向南延伸了約100公里。[1]

台灣九棚大沙漠

台灣沙丘地形都發生在海岸地帶,其類型只有以下三種:

  • 一、新月丘(Barchan Dune)

沙丘的形狀似新月,主要是因風向固定不變所造成的。沙丘與風向直交,兩翼較低,沙粒易為風力推動,向前方延伸,成為新月形狀。

  • 二、橫沙丘(Transverse Dune)

在沙多風弱的地方,新月丘的沙脊連成一線,與盛行風方向互相垂直,形成橫向沙丘。

  • 三、縱沙丘(Longitudinal Dune)

在沙少風強的地方,形成與盛行風方向平行的沙脊,稱之為縱沙丘。

屏東九棚大沙漠位於九棚溪間出海口處,與九棚溪北方「港仔大沙漠」相連,面積廣達二百多公頃,具備台灣罕見的沙漠(丘)地形景觀,堪稱是台灣最壯觀的沙漠奇景。九棚溪及海岸線的泥沙,在海岸堆積後,受東北季風向內陸吹拂,將原本海岸木麻黃及林投樹覆蓋,形成沙丘,目前沙漠面積仍然在擴大中,並且受到地形的影響,造成五層樓高的沙丘斷層。因風向不斷改變沙地的表面,有各樣的沙地景觀,搭配枯死的木麻黃(和沙地上的馬鞍藤等),成為頗為獨特的景色;若加上炙熱的大太陽,加上帶有鹹味的海風,頗有置身「海濱沙漠」感覺。 本區東岸是漫長的平坦沙灘,遊客在此戲水弄潮,欣賞太平洋海景[2]

影片

VR看臺灣沙丘360° Video
2010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
吃沙吧!九棚大沙漠36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