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敏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樊敏闕,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沫東鄉黎明村,是一座漢代墓闕。該闕原為樊敏墓的左闕,形制為子母闕。該闕在清朝末年時遭到嚴重破壞,1957年時被當地農民發現,同年得以重建,形制參考高頤闕,現闕身中尚余漢代原石。1988年,樊敏闕連同周圍的石刻和碑一併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樊敏,字升達,東漢嚴道樊家祠人,生於元初六年(119年),歷任永昌長史、巴郡太守等官職,建安八年(203年)去世,建安十年(205年)入葬,樊敏闕即為樊敏墓的附屬建築,原應有兩座闕,現僅存左闕,右闕僅餘散落的主闕頂蓋闕石。北宋時,該闕尚余可辨識的闕石。清朝末年時,有當地人僱傭採石工採石,樊敏闕被拆毀,其中一部分被運走,剩下的逐漸被埋沒。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7年,當地農民發現了剩餘的闕石,並將消息報告給了四川文物部門。
1957年10月,四川文物部門修復了樊敏闕,其形制參照了修建時間相近的高頤闕[1]。
1961年7月13日,樊敏闕與樊敏碑被以「樊敏碑闕」一名公布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1980年被重新公布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樊敏闕與其北側的石碑和南側的三隻石獸、兩具獸胚和一具石龜一併以「樊敏闕與石刻」一名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蘆山地震中,樊敏闕的主闕以及樊敏碑被震裂,相關的維修工作規劃於2014年獲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
結構
樊敏闕位於蘆山縣城南的沫東鄉黎明村,四周都是耕地,北側為「漢故領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亭」。該闕雙闕中的左闕,形制為子母闕(主副闕),通高4.95米,原貌已無從得知。主闕共由13層石料組成,面向西南,現有部分可分為闕身、樓部和頂蓋三個部分,其中台基和闕身都為後期補建。樓部共分為四層,其中第一層為橫縱疊置的枋子層,有兩塊漢代原石;第二層為斗拱層,有一塊漢代原石;第三層為新配;第四層有一塊漢代原石,西南角有一副石刻畫像,經辨認確認為「哀牢夷九隆氏龍生九子圖」。樓部以上為廡殿脊式頂蓋,共分兩層,第一層為重修時補配,第二層為原有的漢代檐石,檐下有淺浮雕,轉角處刻有雙手托拱的力士像。副闕由7層石料組成,同樣有闕身、樓部和頂蓋三個部分,通高2.7米。闕身正北側刻有西王母和玉兔的畫像。樓部共分兩層,第一層為櫨斗和縱橫枋子,第二層為斗拱層。頂蓋為單檐。樊敏闕北側5米有樊敏碑,整體形制與高頤碑相同。通高2.92米,寬1.23米,厚0.26米,頂部刻有圭首花紋。底部為贔屓[2]座,高0.72米,長2米,碑的正面用隸書刻有樊敏的主要事跡和從政經歷。
視頻
樊敏闕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陳怡|雅安東漢石刻的文化價值,澎湃新聞,2019-12-24
- ↑ 傳統神話故事中的贔屓是什麼東西?如何念贔屓?,吾愛詩經網,201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