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槐聚詩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槐聚詩存》是著名學者錢鍾書(即「錢鍾書」)先生的一本詩詞合集。


本書匯集了作者1934年至1991年的詩作,其中有「還鄉雜詩」、「牛津公園感秋」、「窗外叢竹」、「秋心」、「王辛迪寄茶」、「閱世」、「代擬無題七首」等。

本書為「錢鍾書集」之一。《錢鍾書集》含十種十三冊,計有《談藝錄》、《管錐編》、《圍城》、《宋詩選注》、《七綴集》、《槐聚詩存》、《石語》、《人·獸·鬼》、《寫在人生邊上》和《人生邊上的邊上》。其中,《談藝錄》、《管錐篇》初版後,錢先生多次修改補訂。以往再版重印,修訂部分均綴於書尾,不便於閱讀。此次則將修訂部分排入相應正文。此外,《人生邊上的邊上》收羅了錢先生的散逸舊作。


《槐聚詩存》由錢鍾書、楊絳夫婦編訂於一九九四年。其中收錄了錢鍾書先生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九一年間所作詩約二百七十餘首。錢先生在序中寫道:「自錄一本,絳恐遭劫火,手寫三冊,分別藏隱,倖免灰燼。去年余大病,絳亦積勞成疾,衰弊餘生,而或欲以余流傳篇什印為一書牟薄利者。」可見先生詩作能夠輾轉保留至今的不易。而我們在今天能夠有幸獲得這樣完善的讀本,感激之情不覺油然而生。

錢先生在自述其詩作的緣起時說:「本寡交遊,而牽率酬應,仍所不免。且多俳諧嘲戲之篇,幾於謔虐。代人捉刀,亦復時有。此類先後篇什,概從削棄。」錢先生是一位風趣的學者,在他的小說、散文乃至學術著作中,都洋溢着幽默和睿智的話語。他的詩作也是如此。錢先生的詩如六朝小品,閒適,隨性,蘊含着一種茶香墨色的情味,而又不失知識分子左右逢源的通達和幽默。如《當步出夏門行》:

天上何所見,為君試一陳。

雲深難覓處,河淺亦迷津。

雞犬仙同舉,真靈位久淪。

廣寒居不易,都願降紅塵。

這首小詩寫得很有意思。仿佛自己到過天宮,於是向人講述天上的情景。「雲深難覓處」顯然是化用賈島的「雲深不知處」而來,不過經這樣一點化,便顯得妙趣橫生了。「雞犬仙同舉,真靈位久淪」,讀起來有一些諷世的意味,仿佛已經劍拔弩張。而錢先生偏不接着寫下去,而是輕輕的一轉,一句「廣寒居不易,都願降紅塵」,便又把詩拉回到輕鬆幽默的氛圍之中。可見錢先生作為一位大學問家的通達的智慧。在這方面錢先生很像蘇軾。與蘇軾在幽默中蘊含着苦悶的身世之嘆不同,錢先生的幽默完全是即興而發的,輕鬆而優雅,閃現着瞬間智慧的靈光。又如另一首詩《愁》

愁挾詩來為護持,生知愁是賦詩資。

有愁寧可無詩好,我願無愁不作詩。

錢先生筆下的「愁」卻又能讓人耳目一新。古代詩人詞人似乎把愁說盡,然而說出這層意思來的恐怕沒有幾個。錢先生不僅是這樣的學問家,也是這樣的詩人:他總是會有出人意表的奇思妙想。讀他的詩,是永遠不會感到乏味的。錢先生不僅是一位智慧的詩人,同時也是一位多情的詩人,如他寫給夫人的詩《贈絳》:

捲袖圍裙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湯。

憂卿煙火熏顏色,欲覓仙人辟穀方。

筆者認為這是錢先生最好的一首詩。既寫出了對夫人的深情,卻又不失一貫的幽默戲謔風格。「憂卿煙火熏顏色,欲覓仙人辟穀方」,這樣絕妙的句子大概只有錢先生才想得出吧。令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時,卻又好生欽佩錢先生的才學,好生羨慕這樣的一對神仙眷侶。

錢先生在《序》的結尾寫道:「絳謂余曰:『與君皆如風燭草露,宜自定詩集,俾免欲本傳訛。』因助余選定推敲,並力疾手寫。余笑謂:他年必有搜集棄餘,矜詡創穫,且鑿空索隱,發為弘文,則拙集於若輩冷淡生活,亦不無小補云爾。」想來筆者所作的也未嘗不是「鑿空索隱」的事情吧,錢先生若地下有知,必會淡然一笑耳。

作者簡介

錢鍾書(1910年1998年),江蘇無錫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1932年,在清華大學古月堂前結識楊絳。 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中國》一文獲牛津大學艾克賽特學院學士學位。 1941年,完成《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1947年,長篇小說《圍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1958年創作的《宋詩選注》,列入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1972年3月,六十二歲的錢鍾書開始寫作《管錐篇》。 1976年,由錢鍾書參與翻譯的《毛澤東詩詞》英譯本出版。1982年,創作的《管錐編增訂》出版。 1938年秋,與楊絳乘法國郵船回國。被清華大學破例聘為教授,次年轉赴國立藍田師範學院任英文系主任,並開始了《談藝錄》的寫作。 在湘西兩年。完成《談藝錄》最初部分,約相當於《談藝錄》初稿的一半。完成《圍城》 的布局、構思,有《中書君近詩》一冊。有論文《中國詩和中國畫》。此文後來收入了《開明書店二十周年紀念文集》《舊文四篇》和《七綴集》。 1941年,由廣西乘船到上海,珍珠港事件爆發,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學校 ……

內容預覽

余童時從先伯父與先君讀書,經、史、「古文」而外,有「唐詩三百首」,心焉好之。獨索冥行,漸解聲律對偶,又發家藏清代各家詩集泛覽焉。及畢業中學,居然自信成章實則如鸚鵡猩猩之學人語,所謂「不離鳥獸」者也。本寡交遊,而牽率酬應,仍所不免。且多俳諧嘲戲之篇,幾於謔虐。代人捉刀,亦復時有。此類先後篇什,概從削棄。自錄一本,絳恐遭劫火,手寫三冊,分別藏隱,倖免灰燼。去年余大病,絳亦積勞成疾,衰弊餘生,而或欲以余流傳篇什印為一書牟薄利者。絳謂余曰:「與君皆如風燭草露,宜自定詩集,俾免欲本傳訛。」因助余選定推敲,並力疾手寫。余笑謂:他年必有搜集棄餘,矜詡創穫,且鑿空索隱,發為弘文,則拙集於若輩冷淡生活,亦不無小補云爾。一九九四年一月錢鍾書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