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榆樹下的欲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榆樹下的欲望(海報)原圖鏈接來自 豆瓣網 的圖片

榆樹下的欲望》是1958年上映的美國劇情電影[1],由德博爾特.曼 Delbert Mann執導,索菲亞.羅蘭、安東尼.柏金斯等主演。

《榆樹下的欲望》講述了農場主卡伯特為了農場所有權同兒子埃本和妻子愛碧之間發生的三角糾紛。向諷刺了在金錢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裡,人的自然的情感與本性是如何被壓抑與扭曲的,對財產的欲望使父子、母子、夫妻與兄弟之間爾虞我詐,虎視眈眈,一個個貪婪、狡詐、邪惡、虛偽。

劇情

故事發生在1840年,身體力壯的新英格蘭70多歲的農民老頭子卡波特.埃普漢繼承了第二任太太的農場,獨攬大權。他和第一任太太所生的兩個兒子彼得和西蒙十分慵懶,也早已對農場的生活產生厭倦,他們一心嚮往的是加利福尼亞的黃金。三兒子伊班是卡波特和第二任太太所生,一母親從小就教育他將來要奪回自己的土地和農場——卡波特一直都對母親非常刻薄,因此伊班從小就痛恨父親。他為了完成對母親的諾言先偷出父親的一筆金幣來和兩個哥哥作一筆買賣,讓哥哥們用這些金幣作盤纏實現他們的「淘金夢」,並簽訂協議土地歸伊班所有。此時,父親由外地返回,帶回一個年輕貌美的意大利女人安娜,並宣布與其再婚。兩個哥哥走後,安娜和伊班開始就誰將來是這塊土地的繼承權問題互不相讓。卡波特其實並不打算把土地留給費任何人,他看不起三個兒子,也不會把土地留給一個女人——安娜,但在安娜的花言巧語下,卡波特承諾如果將來能與其育有一子,他才會將土地交給新兒子和安娜。但是沒過多久,安娜和伊班兩個年輕人竟然相愛了,他們其實在一開始就互生好感。不久,安娜產下一子,卡波特大喜,並邀請四鄰前來慶祝。慶祝舞會上,謠言四起都說孩子是安娜和伊班兩個年輕人所生,老頭子年紀一大把根本不可能。事實的確如此,安娜也向伊班說明孩子是由他倆所生。而在舞會上,卡波特將安娜的一番話(安娜在愛上伊班之前對卡波特說過的以生子來要求換得土地以及對伊班說過的一些惡毒的話)向伊班全盤托出,伊班一怒之下準備出走。悲傷的安娜為了證明自己愛伊班殺死了他們的骨肉也向卡波特道出了事情的真相。但伊班又錯以為安娜要誣陷自己為殺人兇手而報案,但之後又被安娜的真情所感動,於是以同謀為由和安娜一起赴堅牢[2]

卡波特雖然表面看起來很讓人厭惡,但他實際上屬於正派角色,他沒有做任何違背良心和道德的事情,剛毅堅強是他的品性特徵,生來就比別人強壯幾倍的卡波特即使是如今的古稀之年仍然精力充沛,三個兒子都望塵莫及。農場屋子的牆都是他當年用血汗堆砌出來了,在伊班母親死後,他將這整個土地都視為自己所有,任何人將來都不會繼承他,如果自己命不長矣也會用最後一口氣將農場一把火燒盡。這種自私的占有欲或許是他唯一的重要缺點。最後的結局也果然如老頭子所願。但是當他想通要將土地留給安娜和新生兒的時候,他卻因為土地失去了愛妻,失去了唯一能留在他身邊的兒子,最重要的是他沒有了任何一個這片土地的繼承人。土地在這裡代表了貪婪,在愛情來到之前,土地是貪婪的,而愛情來到之後,貪婪也不那麼重要了。卡波特是個孤獨的人,前妻怨恨他,三個兒子恨他,新婚妻子不愛他,他在農場裡就感覺不自在,只想外出和在穀倉里和小騾(忘記電影里是馬還是驢了,就姑且叫它騾子吧,)呆在一起。

小兒子伊班也是一直想完成對母親的承諾——爭回土地,他對誰也不讓步,他有着和父親一樣堅韌的性格和對土地及農場的愛。但這份愛在安娜面前已經變得不重要了。愛情比貪婪和承諾都要顯得偉大,但伊班由安娜而背叛了他的母親,由愛情背叛了土地,這是不爭的事實。

安娜一開始跟隨卡波特來到農場,她只想得到在意大利拿波里窮鄉村沒有的「欲望」——那就是家——農場和土地。然而隨着伊班的介入,她的「欲望」發生了改觀,由物變人,由貪婪變為純潔。可見愛情在安娜這裡的確偉大。尤其是片尾她為了留住伊班所作的犧牲,所作的努力,但伊班確實如他父親所說「天生的蠢材」——辜負了女人對他的心。當回過頭來反省時,一切已晚。

視頻

榆樹下的欲望 相關視頻

榆樹下的欲望 Desire Under the Elms
《榆樹下的欲望》預告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