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樓觀台:道教福地襯華夏悠遠明月(吳雲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樓觀台:道教福地襯華夏悠遠明月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樓觀台:道教福地襯華夏悠遠明月》中國當代作家吳雲峰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樓觀台:道教福地襯華夏悠遠明月

老子傳經,紫氣東來;法融修行,道法自然;伊喜煉丹,馬放南山;鍾馗伏魔,故里天師……2500多年前李耳植下的一株銀杏樹依然站在這裡,已經成為每個渴望智慧之人的朝聖地。它就是翠竹環繞、碧樹掩映、仙氣籠罩、人文與自然相輔相成、中國道教的祖庭聖地——陝西周至樓觀台。

樓觀台東接驪山,南俯終南,西望太白,北依渭水,與西嶽華山一脈相承。我對樓觀台心儀已久,其原因不僅僅是它的鍾靈毓秀、萬千姿態,更在於它的深奧內涵、萬華氣韻

穿越依山傍水、千峰疊翠的「天下第一福地」,來到朝嵐暮靄、雲蒸霞蔚、碧泉飛墜的終南山北麓,徒步走進樓觀台,駐足彌望,第一個送入你眼帘的是那棵獨具風韻的古銀杏樹。銀杏抱桑,雌雄異株,經數千年風雨雷電,兵毀火焚,內臟幾近被掏空,只由殘皮半壁危撐,雖有些傾斜,但龍干虬枝依然冠蓋如廬,根深蒂固,氤氳成霧,蔥鬱垂陰,堪為樓觀台一道奇觀。因其古老,又系老子手植,人們奉若神明,每天有不計其數的膜拜者為它而來,樹枝掛紅,燃放鞭炮,扣手焚香,祈福益壽,保佑安康。銀杏樹四周朱樓飛閣,雕樑畫棟,亭台軒榭,曲徑通幽,大有「鶴唳九霄來紫氣,松榻半遮展黃庭。」之氣勢。

站在銀杏樹前再回首環顧山門,左側一條鵝卵石曲徑通向百竹園。園內修竹遍布,種類繁多,高低錯落,形態各異,鬱鬱蔥蔥,凌雲挺拔,給人以奮發向上的正能量,正應了蘇東坡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詩句。曾留居此地的清代畫家鄭板橋,白天賞竹,晚上畫竹,不知此行能否尋覓到他的名畫《四季竹》?遠眺右側的百花珍獸園,碧水之中,青草之間,大熊貓、金絲猴、褐馬雞、朱䴉、金毛扭角羚等珍稀野生動物,和諧地棲息在人工桎梏的寧靜而美麗的小小濕地內,時而漫步,時而覓食,時而嬉戲,時而曼舞。它們和睦相處,生兒育女,繁衍生息,自由自在地生活,這裡是它們快樂的家園。

其實,我最想急於探訪的是老子的說經台,這是我此行的目的,我知道它是樓觀台景區的核心,是對現實社會超而不絕、遠而不離、並處於華夏民族古文化的中心地帶。它匯集了道教文化的諸多景觀,尤其體現了道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和諧思想。向前方拾階而上,穿過一個紅柱青瓦的木亭,便下到了我國最古老的道教祖庭——老子說經台。

老子的說經台,為老子李耳面授弟子《道德經》之所,是樓觀台中心建築群。邁進說經台前院,一眼能看到大門有聯為:「紫氣東來花雨天香遙想當年問道處;青牛西度宗風月永尚留遺澤惠人間。」老子祠內有一匾高懸:「紫氣東來」。相傳老子西遊入關,騎青牛途徑此地,周大夫尹喜執意挽留,老子為其虔誠所動,遂在此築台開壇講經,著《道德經》五千言。說經台坐北向南,九龍朝儀,萬峰環簇,負陰抱陽,內有老子祠、斗姥殿、救苦殿和靈官殿等四大主殿堂,有太白殿和四聖殿等二個配殿。主配殿次第錯落,合為一群,散而不亂,蔚為恢弘。說經台歇山形頂,青布色瓦,抬梁結構,檐下旋子彩繪,兼具明清建築風格。來游前查閱《元重修說經台記碑》有「說經台萬峰環擁,三面屏開,大川橫展,周秦遺墟,漢唐故址,皆歷歷在指顧中,號地肺(即終南山)第一福地」。走進側廊,暖陽斜射,清風漫徐,如沐春雨,寵辱偕忘。再四望山峪,群山凝翠,嫩柳含煙;青峰碧水,層林盡染;紅柱飛檐,深藏靈秀;修竹茂林,嬌嬈迷人。此時的說經台別有一番深山藏古寺的意境,這或許與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隱世思想是相輔相成的。其錯落有致、面北朝南的明清式建築,極其講求陰陽平衡,五行八卦,與佛教寺廟頗為不同。因此,引得仙侶高僧弘道教經,文人學士歷覽題詠,皇帝王侯和文臣武將朝聖拜謁。

[1]

作者簡介

吳雲峰,1962年生,大學本科,高級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