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椴葉山麻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椴葉山麻杆

灌木小喬木,高2-8米;小枝密生柔毛。葉薄紙質,卵狀菱形、卵圓形或長卵形,長10-17厘米,寬5.5-16厘米,頂端漸尖或尾狀,基部楔形或近截平,邊緣具腺齒,上面沿脈被柔毛,下面被柔毛,基部具斑狀腺體4個;基出脈3條;小托葉披針形,長2.5-4毫米,具毛;葉柄長6-20厘米,具柔毛;托葉披針形,長6-7毫米,疏生柔毛,碉落。雌雄異株,雄花序穗狀,1-3個生於一年生小枝已落葉腋部,長5-9厘米,被柔毛,苞片闊卵形,長2-2.5毫米,頂端急尖或漸尖;雄花7-11朵簇生於苞腋,花梗長1毫米,疏生柔毛,中部具關節;雌花序總狀或少分枝的復總狀,頂生,長8-15厘米,被柔毛,苞片狹三角形,長約6毫米,小苞片披針形,長約4毫米;雄花:花萼花蕾時球形,直徑約1.5毫米,疏生短柔毛,萼片3枚,卵圓形;雄蕊8枚;雌花:萼片5(-6)枚,近卵形,不等大,長3-4毫米,頂端長漸尖或驟尖,具柔毛,其中1枚基部具1個腺體;子房球形,被短絨毛,花柱3枚,線狀,長7-11毫米,合生部分長1.5-3毫米。蒴果橢圓狀,直徑6-8毫米,具3淺溝,果皮具小瘤和短柔毛;種子近圓柱形,長8毫米,種皮褐色,具皺紋。花期4-6月,果期6-7月。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椴葉山麻杆
  • 拉丁學名:Alchornea tiliifolia (Benth.) Muell. Arg.
  • 別稱:小飯包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亞綱:薔薇亞綱
  • :大戟目
  • :大戟科
  • 亞科:鐵莧菜亞科
  • :鐵莧菜族
  • :山麻杆屬
  • :椴葉山麻杆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2-8米;小枝密生柔毛。葉薄紙質,卵狀菱形、卵圓形或長卵形,長10-17厘米,寬5.5-16厘米,頂端漸尖或尾狀,基部楔形或近截平,邊緣具腺齒,上面沿脈被柔毛,下面被柔毛,基部具斑狀腺體4個;基出脈3條;小托葉披針形,長2.5-4毫米,具毛;葉柄長6-20厘米,具柔毛;托葉披針形,長6-7毫米,疏生柔毛,碉落。雌雄異株,雄花序穗狀,1-3個生於一年生小枝已落葉腋部,長5-9厘米,被柔毛,苞片闊卵形,長2-2.5毫米,頂端急尖或漸尖;雄花7-11朵簇生於苞腋,花梗長1毫米,疏生柔毛,中部具關節;雌花序總狀或少分枝的復總狀,頂生,長8-15厘米,被柔毛,苞片狹三角形,長約6毫米,小苞片披針形,長約4毫米;雄花:花萼花蕾時球形,直徑約1.5毫米,疏生短柔毛,萼片3枚,卵圓形;雄蕊8枚;雌花:萼片5(-6)枚,近卵形,不等大,長3-4毫米,頂端長漸尖或驟尖,具柔毛,其中1枚基部具1個腺體;子房球形,被短絨毛,花柱3枚,線狀,長7-11毫米,合生部分長1.5-3毫米。蒴果橢圓狀,直徑6-8毫米,具3淺溝,果皮具小瘤和短柔毛;種子近圓柱形,長8毫米,種皮褐色,具皺紋。花期4-6月,果期6-7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50-1 300米山地或山谷林下或疏林下,或石灰岩山灌叢中。

國內分部

產於雲南(西雙版納和南部)、貴州南部、廣西、廣東西部。[1]

國外分布

分布於印度東北部、孟加拉、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模式標本采自孟加拉錫爾赫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