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馬銀花(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銀花
圖片來自 花語谷

開花的種類——馬銀花(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植物)

馬銀花是杜鵑花科杜鵑花屬的常綠灌木。植株高達4米。小枝被短柄腺體和短柔毛;葉寬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先端驟尖或鈍,上面有光澤,下面中脈凸起,側脈不明顯;花單生枝頂葉腋,被短柔毛和短柄腺體,花萼裂片邊緣無毛,花冠輻狀呈淡紫、紫或粉紅色,具粉紅色斑點;蒴果被剛毛,宿萼增大包果;花期4-5月;果期7-10月。

馬銀花廣布於中國長江流域各省,東至台灣,西南達四川、雲南等地。性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耐半陰,稍耐寒,喜疏鬆、肥沃的酸性土壤。常見於疏林下或山麓北部富含腐殖質的酸性紅黃壤。一般繁殖方法為播種繁殖。

馬銀花的根和枝葉可入藥,根味苦,性平。歸膀胱經。有清濕熱,解瘡毒的功效,用於濕熱帶下,癰腫,疔瘡等症,枝葉可治咳嗽。花煮後可食。馬銀花也可在園林中群植或片植,點綴溪流之旁,山崖石隙之間,或與落葉花木參差配植,群芳爭艷,甚覺妖媚動人。其木材亦可供細工用。

妖媚動人
圖片來自 花語谷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馬銀花
  • 別 名:清明花
  • 拉丁學名:Rhododendron ovatum (Lindl.) Planch. ex Maxim.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
  • 目:杜鵑花目
  • 科:杜鵑花科
  • 屬:杜鵑屬
  • 亞 屬:馬銀花亞屬
  • 種:馬銀花
  • 命名者及年代:Planch. ex Maxim., 1871

形態特徵

馬銀花是常綠灌木植物,高2-4(-6)米;小枝灰褐色,疏被具柄腺體和短柔毛。葉革質,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3.5-5厘米,寬1.9-2.5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具短尖頭,基部圓形,稀寬楔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中脈和細脈凸出,沿中脈被短柔毛,下面僅中脈凸出,側脈和細脈不明顯,無毛;葉柄長8毫米,具狹翅,被短柔毛。花芽圓錐狀,具鱗片數枚,外面的鱗片三角形,內面的鱗片長圓狀倒卵形,長1厘米,寬0.8厘米,先端鈍或圓形,邊緣反卷,具細睫毛,外面被短柔毛。

花單生枝頂葉腋;花梗長0.8-1.8厘米,密被灰褐色短柔毛和短柄腺毛;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或長卵形,長4-5毫米,寬3-4毫米,外面基部密被灰褐色短柔毛和疏腺毛,邊緣無毛;花冠淡紫色、紫色或粉紅色,輻狀,5深裂,裂片長圓狀倒卵形或闊倒卵形,長1.6-2.3厘米,內面具粉紅色斑點,外面無毛,筒部內面被短柔毛;雄蕊5,不等長,稍比花冠短,長1.5-2.1厘米,花絲扁平,中部以下被柔毛;子房卵球形,密被短腺毛;花柱長2.4厘米,伸出於花冠外,無毛。

蒴果闊卵球形,長8毫米,直徑6毫米,密被灰褐色短柔毛和疏腺體,且為增大而宿存的花萼所包圍。花期4-5月,果期7-10月。

(潭沛祥發表的尖萼杜鵑(R. ovatum (Lindl.) Planch. ex Maxim. var. prismatumTam),作者看了沈紹金采自江西盧山175號模式標本的特徵,認為與原種區別甚微,故合併。)

主要變種

馬銀花(原變種):Rhododendron ovatum (Lindl.) Planch. ex Maxim. var.ovatum

生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灌叢中。產中國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和貴州。模式標本采自福建廈門。

剛毛馬銀花(變種):Rhododendron ovatum (Lindl.) Planch. ex Maxim. var. setuliferum M. Y. He

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葉系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花柱近基部密被細剛毛。生於海拔350-800米的山地灌叢或疏林中。產中國浙江、江西、福建。模式標本采自浙江杭州。

長卵葉馬銀花(變種):Rhododendron ovatum Plancha. var.lamprophyllum (Hayata) Liu,Lu

常綠性灌木,株高2-6米。幼枝被伏毛;葉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橢圓形,側脈9-11對,葉表中脈被柔毛,葉柄被伏毛,具翼,叢生枝梢。枝梢葉腋萌發白色、淡粉紅色至玫瑰色花,具深色斑點,花冠5裂,裂片倒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雄蕊5枚,單出。

繁殖方式

扦插

扦插繁殖是杜鵑花栽培中應用最多的繁殖方法,一般在5-6月份剪取健壯的半木質化的新枝,長約5-8厘米,剪除下部葉片,保留頂葉2-3片作插穗,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處理,然後扦插在疏鬆透氣、富含腐植質的酸性土壤中,溫度保持在20-25℃,遮陰並經常噴霧保濕,以促進萌發新根。

嫩枝

嫩枝繁殖是用劈接對於難以成活的名貴品種如西鵑等,先剪去嫩枝約3-4厘米作接穗,將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用毛鵑作砧木,採用嫩枝劈接,然後置陰棚下用塑料薄膜綁紮,並用塑料袋將接穗和砧木一起罩住保濕。

播種

播種為有性繁殖。由於自然雜交的結實率很低,一般都要進行人工授粉,以提高杜鵑的結實率,獲得較多的種子。其主要做法是在杜鵑花盛開的時候,選擇長勢好,花色美的健壯母本,移至溫室,每盆選留花朵大、開花早的花3-4朵,摘去雄蕊和花附近的新芽,使養分集中,待到花柱頭上出現粘液時,即用新毛筆蘸取父本的花粉去塗幾次就行了。授粉一周後,將花盆移至室外,加強水、肥管理,大概經過5-6個月的生長發育,到11-12月即可見到果實逐漸由青色變為褐色,種子就成熟了。隨即將其採下,讓其陰乾,揚淨,置於陰涼通風處。

杜鵑種子很細小,不宜長時間貯存,否則發芽率低。若是常綠杜鵑種子,即應隨采隨播,播在溫室內的盆中;若是落葉杜鵑種子,則可放到明年春天播種。

主要價值

杜鵑枝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岩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於疏林下散植,是花籬的良好材料,可經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在花季中綻放時即使杜鵑總是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而不是花季時,深綠色的葉片也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牆或屏障。

藥用價值

該種在廣西作藥用,用根與水、酒、肉同煎,白糖沖服,可治白帶下黃濁水[1]

附方

【出處】 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來源】 藥材基源:為柱鵑花科植物馬銀花的根。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挖根,洗淨,切片曬乾。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疏林中或密林的邊緣。

【化學成份】 葉含槲皮素楊梅樹皮素棉花皮素雙氫槲皮素

【性味】 苦;性平;有毒

【功能主治】 清濕熱解瘡毒。主濕熱帶下;癰腫;疔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g。外用:適量,煎水洗。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根有毒。有清熱,利濕功能。用於濕熱帶下。根加適量樟樹,水煎外洗治療疔瘡。

馬銀花的養殖方法

馬銀花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一般是種植在園藝花卉里或者公園場地中。因為其花朵的柔美和沉穩性,也受到了很多花友的青睞。家庭中馬銀花的養殖方法難嗎,涼爽濕潤的氣候更適合它們的生長。

1、培土選擇

土壤的選擇大多是以土質的透氣性和疏鬆性進行評判的,如果這兩個標準達不到就不用考慮別的。富含腐殖質且疏鬆濕潤的酸性土壤最適合植株的生長。在土壤購買時避免購買到黏質土壤,會讓植物的生長發育不良。

2、水分需求

濕潤涼爽的環境下馬銀花生長的最棒,尤其是在我國北方養殖時,空氣乾燥應當多澆水。像是夏季溫度較高,給枝葉噴水霧保持空氣的高濕度是很好的方法。澆水要用礬肥水和雨水,如果是自來水則要添加少量硫酸亞鐵及食醋。

3、肥料施加

施肥的要求要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則,而且施肥要適量,不可以手抖添加過濃的肥料。春天花開前可以給植株每月施一次磷肥幫助開花的能量儲備;花謝後施加1——2次氮磷肥給植株補營養。生長期花期施肥要求較高,冬夏兩季生長環境特殊,則需要控制肥料。

4、日照光曬

馬銀花在生長發育期間對光照是有一定要求的,但不適合暴曬,因此高溫天氣和夏季午間的陽光最好是能夠避免。平時可以採用半日照的方式養殖,如果嫌麻煩,可以直接做一個遮陽棚給盆栽植株遮擋烈日。 [2]

生長適溫

適宜馬銀花生長發育的溫度環境是在15℃——20℃之間,所以花期基本上也是在春季時節的4——5月份。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兩季的溫差較大且溫度數值比較極端,所以要做好防暑降溫和防寒保暖的措施,避免溫度對植根產生影響。

花期控制

人為控制花期的方法就是通過冷藏或加溫調控。想要提前開花,那就放入溫室培養,將溫度控制在20℃——25℃之間,溫暖濕潤的環境會讓花苞迅速綻放,可讓花期提前一個月左右。要延遲開花則要處於低溫狀態,2℃——4℃之間並在保證植株存活的情況下使環境乾燥。

馬銀花(原變種)

馬銀花(學名:Rhododendron ovatum (Lindl.) Planch. ex Maxim.):

常綠灌木,高2-4(-6)米;小枝灰褐色,疏被具柄腺體和短柔毛。葉革質,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3.5-5厘米,寬1.9-2.5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具短尖頭,基部圓形,稀寬楔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中脈和細脈凸出,沿中脈被短柔毛,下面僅中脈凸出,側脈和細脈不明顯,無毛;葉柄長8毫米,具狹翅,被短柔毛。花芽圓錐狀,具鱗片數枚,外面的鱗片三角形,內面的鱗片長圓狀倒卵形,長1厘米,寬0.8厘米,先端鈍或圓形,邊緣反卷,具細睫毛,外面被短柔毛。花單生枝頂葉腋;花梗長0.8-1.8厘米,密被灰褐色短柔毛和短柄腺毛;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或長卵形,長4-5毫米,寬3-4毫米,外面基部密被灰褐色短柔毛和疏腺毛,邊緣無毛;花冠淡紫色、紫色或粉紅色,輻狀,5深裂,裂片長圓狀倒卵形或闊倒卵形,長1.6-2.3厘米,內面具粉紅色斑點,外面無毛,筒部內面被短柔毛;雄蕊5,不等長,稍比花冠短,長1.5-2.1厘米,花絲扁平,中部以下被柔毛;子房卵球形,密被短腺毛;花柱長2.4厘米,伸出於花冠外,無毛。蒴果闊卵球形,長8毫米,直徑6毫米,密被灰褐色短柔毛和疏腺體,且為增大而宿存的花萼所包圍。花期4-5月,果期7-10月。

本種提示

潭沛祥發表的尖萼杜鵑 R. ovatum (Lindl.) Planch. ex Maxim. var. prismatumTam,作者看了沈紹金采自江西盧山175號模式標本的特徵,認為與原種區別甚微,故合併。 [3]

主要價值

【主 治】:用於婦人濕熱滯下,陰部瘙癢,甚則癢痛,坐臥不安,帶下量多,色黃如膿,其氣腥臭,口苦而膩,胸悶不適,舌苔黃膩,脈弦數等。多作外用,也治疔瘡。【性味歸經】:苦,寒。根有小毒。花和根有毒,毒性與本科植物羊躑躅相近。【用法用量】:外用:取20一25克,煎水處洗,根加適量樟樹,煎水治療疔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