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格桑花(菊科、紫菀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格桑花
圖片來自 江蘇長景種業

開花的種類——格桑花(菊科、紫菀屬植物)

格桑花又稱格桑梅朵,具體為何種植物存在廣泛的爭議。在藏語中,「格桑」是「美好時光」或「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所以格桑花也叫幸福花,長期以來一直寄託着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

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依據民族植物學方法,對格桑梅朵原植物進行過研究探討。根據相關文獻研究及關鍵人物的訪談,表示大量的藏族影視、歌曲、西藏的期刊雜誌上被視為格桑花的秋英(波斯菊)並不是真正的格桑花。從廣義上說,「格桑梅朵」極有可能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頑強的野花的代名詞,而從植物學特徵上講菊科紫菀屬植物和拉薩至昌都常見的栽培植物翠菊,都符合格桑花的特徵。另外在藏區也有如:金露梅、狼毒花、高山杜鵑、雪蓮等植物稱為格桑花的說法。

基本信息

堅忍不拔的代表
圖片來自 我愛生活網
  • 中文名:格桑花
  • 外文名:Galsang flower
  • 界:植物界
  • 科:菊科
  • 屬:紫菀屬
  • 含 義:幸福、美好時光

傳說來源

高僧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藏族地區暴發了一場嚴重的瘟疫,人們一批批地死去,當地的部落首領想盡一切辦法也無法解決。直到有一天,一位來自遙遠國度的活佛途經這裡,利用當地的一種植物治癒了大家。但為了給百姓醫病,這位高僧積勞成疾不幸仙逝了。由於語言不通,人們對活佛的唯一印象就是他嘴裡常說到的「格桑」——用來治病的植物。於是人們就把這位活佛稱為「格桑活佛」。此後一切象徵希望和幸福的美好事物也被稱作「格桑」。從此,草原上最美麗的花則被稱為「格桑花」。

天神傳說

「格桑」本來是藏族諸神中掌管人間疾苦和幸福的天神。由於人類的貪婪和無知肆意濫殺草原上的生靈,激怒了上天,於是上天就派「格桑」天神來人間懲罰人類。「格桑」到人間以後卻發現,長期的戰爭已經使這片大地沒有了生機,到處瘟疫肆虐。於是,天神違背了天命,幫助人類戰勝瘟疫,給人類以改過自新的機會。人類為了紀念那位拯救他們的天神,便用人間最美麗、最幸福的事物,也就是格桑花來紀念他。

姐妹傳說

好久好久以前,所有的花都是同一個媽媽的女兒,這些女孩都生活在一個大家庭里。格桑花和雪蓮花曾經是一對孿生姐妹,後來因各自性格及長大後的目標不一致而分離,雪蓮花選擇了高高的喜馬拉雅山。格桑花在經過一段時間後非常想念雪蓮花,便千里迢迢跋涉前往喜馬拉雅山,去看雪蓮花。格桑花到喜馬拉雅的時候,雪蓮花已經被冰雪覆蓋成了潔白的花狀。格桑花很傷心,便變成鮮花陪伴在雪蓮花之旁,之後她們永遠在一起了。

蒙古傳說

相傳元代蒙軍入藏,西藏劃入中國元朝版圖時期,蒙古人把翠菊種子從中國北方帶到西藏,從此在西藏生根開花。那個時代是西藏歷史上繼吐蕃王朝滅亡之後出現的空前盛世,被忽必烈賜為「國師」的八思巴那時締造了輝煌的薩迦,並成功地使元朝皇室接受了藏傳佛教,八思巴成為元朝帝師。蒙古人傳播來的翠菊在寺院和很多人家種植盛開,那個時代的人們就把叫「格桑花」。「格桑」在藏語完整地詞是「格巴桑布」,「格巴」意為時代、世代,「桑布」就是昌盛的意思,連起來就是「盛世之花」的意思。

象徵意義

在西藏,人們經常借着格桑花表達和抒發美好的情感,流傳着很多讚頌格桑花的歌和故事。格桑花在藏族人民心中具有很高的位置,被藏族百姓視為象徵着愛與吉祥的聖潔之花。在西藏歷史的長河中,格桑花作為一種精神存在藏族百姓心中,成為他們追求幸福吉祥和美好情感的象徵。它美麗而不嬌艷,經常成為形容女強人的代名詞。由於它喜愛高原的陽光,不畏嚴寒風霜,視為高原上生命力最頑強的一種野花。也是西藏首府拉薩的市花。 [1]

衍生影響

文化活動

  • 2015首屆中國·拉薩國際格桑花文化節。
  • 2015首屆中國·拉薩國際格桑花文化節。
  • 2013年,拉薩市質量興市領導小組成立了「中國拉薩國際高原格桑花節」格桑花標準化示範區科研課題組,通過開展格桑花標準化種植技術研究、配套商業開發項目研究、格桑花保健藥用價值開發研究等內容,以打造「中國拉薩國際高原格桑花節」為目標,以格桑花標準化示範區建立為切入點,計劃2014年在市區主要公園廣泛種植,同時選擇1至2條主要道路打造「格桑花景觀大道」,營造氣氛。
  • 2015年8月至10月,以「花漾世界,幸福尼木」為主題的「2015首屆中國·拉薩國際格桑花文化節」在尼木縣吞巴景區舉行。文化節的主要內容有藏族歌舞表演、藏文字書法大賽、尼木吞巴非物質文化遺產商品展覽會、尼木三絕自製體驗、格桑花仙子伴遊等活動。

藝術作品

電視劇《一路格桑花》根據魯迅文學獎得主、陝西富平軍旅作家黨益民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創作,由西安陽光雨人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參與拍攝、陝籍演員凌瀟肅主演。該劇描寫了長年駐守在川藏公路線上的武警交通部隊官兵的戰鬥生活情景。同名歌曲由潘月劍填詞,孟慶雲作曲,桑娜央金演唱。據悉影片中很多戲份都發生在川藏公路(G318)西藏昌都段,因為西藏昌都為川藏接壤處,其中著名的西藏昌都藏藥廠便坐落於此。

格桑花的栽植方法和注意事項

幼苗具4~5片真葉時移植,並摘心,也可直播後間苗。

格桑花施肥:忌施濃肥。如栽植地施以基肥,則生長期不需再施肥,土壤若過肥,枝葉易徒長,開花減少。

格桑花澆水:格桑花較耐乾旱,因此水分不宜過多,以經常保持盆土「七干三濕」即可。一般情況下春季3-4天澆水1次,開花後宜保持盆土稍干一些,5月份以後宜保持盆土略濕潤,夏天氣溫高,可每2天澆水1次,秋季則宜見干見濕,冬季澆水宜少。孕蕾期,宜保持濕潤,但也不能過濕。 [2]

格桑花注意事項

藏區普遍認為格桑花是金露梅。具有藥物和保健之功效,它的花和葉均可入藥,葉能清暑熱、益腦調心調經,健胃,主治暑熱眩暈,兩目不清,胃氣不和、滯食、月經不調等;花可治婦科疾病。嫩葉蒸炒後可代茶用。

格桑花的「前世今生」

格桑花與佛教是很有淵源的,傳說中蓮花是象徵佛教的花朵,而格桑花就是傳達佛教的信物花,在藏密佛教中更是有很深刻的含義,是受僧人敬仰的神聖花朵,在佛教的傳說中有這樣的說法,格桑花不再盛開的時候,佛法就沒有了,可見格桑花的重要意義。

格桑花更是藏族文化的象徵符號之一,普通而又神秘,聖潔而又頑強,長期以來一直寄託着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

根據相關文獻研究及關鍵人物的訪談,表示大量的藏族影視、歌曲、西藏的期刊雜誌上被視為格桑花的秋英(波斯菊)並不是真正的格桑花。從廣義上說,"格桑梅朵"極有可能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頑強的野花的代名詞,而從植物學特徵上講菊科紫菀屬植物和拉薩至昌都常見的栽培植物翠菊,都符合格桑花的特徵 。另外在藏區有關地區受到中國傳統文化中梅花的影響結合格桑花堅強勇敢的品性及人民對美好事物的期待,將藏區獨有原產植物金露梅也是拉薩市市花稱為格桑花的說法 。

格桑花的文化含義:

在藏族文化中格桑花嬌艷中帶着頑強,在逆境中堅強成長,盛開在青藏高原,看似較弱,但其實格桑花帶着無比的堅強,在風雨中成長,在曝曬中盛開出更加美麗鮮艷的花朵,是藏族文化的精神支柱之一。

格桑花是一種帶着美好祝願的花,雖然它是高原上盛開的普通花朵,但是它卻有着頑強的生命力,格桑花國民心中都是期盼美好幸福的象徵。爭取幸福,是要有足夠堅強足夠勇敢的,就像格桑花的盛開,越是逆境越是要努力;得到幸福,其實很簡單,懂得珍惜、懂得發現別人的美好,就像格桑花花語說的那樣,憐取眼前人。

格桑花具體植物物種認定依據:格桑花具體是什麼花呢?前文我們已經介紹過認可度最高的是秋英(波斯菊)、翠菊、金露梅三種。 [3]

這三種植物,看看哪種屬於你心中的格桑花?

秋英:

秋英也叫波斯菊,在藏族有個廣泛流傳的名字叫「張大人花」。1906年清朝光緒皇帝任命張蔭棠為副都統到西藏辦事,張蔭棠的思想和做法得到了藏族人民的讚賞,人民親切地稱之為「張大人」,張大人愛花,將一包「波斯菊」種子分給藏民種植,這種花生命力頑強,迅速傳遍藏族各地,淳樸的藏民不知道花名,只知道是張大人給的花,於是這花就一律被稱為張大人花。很顯然秋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格桑花,不過由於秋英美麗的花朵,高潔外表、以及頑強的生命力及藏族種植的普遍性,很多影視作品和相關文學作品將秋英定義為格桑花。

翠菊:

翠菊紫菀屬植物,是傳統藥用植物,可用於治療瘟疫、中毒症等疾病,這個屬的其他種也有相近的藥用價值,符合民間傳說中格桑活佛的故事。翠菊色彩鮮艷,形狀多樣,花朵且花期長而且生命力頑強,觀賞價值很高,在藏族的寺院和很多人家裡都種植有翠菊,花開時顯得祥和與美好,這也印證了格桑花的文化特性,所以很多藏區人民將翠菊稱作是格桑花。

金露梅:

金露梅的花語是憐取眼前人。金露梅青藏高原上生命力最頑強、最普通的一種野花,因花色艷麗,觀賞價值高,寄託了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情感,得到藏族人民的喜愛而成為拉薩市的市花。不管是從植物形態、生長環境還是人民的寄託金露梅也能擔當「格桑花」的美名。


                                            植物篇:(格桑花(菊科、紫菀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欣賞「格桑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