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天茄子(旋花科、月光花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花亦似茄
圖片來自 技點百科

開花的種類——天茄子(旋花科、月光花屬植物)

天茄子,中藥名。為旋花科月光花屬植物丁香茄Calonyction muricatum (L.) G.Don的種子。植物丁香茄,雲南南部有野生,河南、湖北、湖南有栽培。具有瀉下,解蛇毒之功效。主治大便秘結,毒蛇咬傷。

基本信息

  • 中藥名稱:天茄子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管狀花目
  • 科:旋花科
秋季果熟
圖片來自 畫友之家
  • 屬:月光花屬
  • 種:丁香茄
  • 採收時間:秋、冬季

形態特徵

丁香茄,別名天茄兒《救荒本草》,天茄《綱目》。一年生粗壯纏繞草本。莖圓柱形,具側扁的小瘤狀突起,幼枝綠色,老枝污紅色。單葉互生,具長葉柄;葉片心形,先端長銳尖或尾狀尖,上面草綠色,具稀疏平展的微柔毛或無毛,下面稍蒼白色,具密集的露狀小點;脈極突出。花單一或成腋生的捲曲花序,具短而粗的總花梗;花梗肉質,棒狀,果熟時極增粗;花兩性;萼片5,卵形,肉質,無毛,邊緣膜質透明,先端具芒,果熟時顯著增大;花冠紫色或淡紫色,花冠管長圓柱形,冠檐漏斗狀,裂片5,三角形;雄蕊及花柱不伸出或微伸出花冠外;雄蕊5,花絲長,花葯大,基部心形;花盤淺杯狀;子房無毛,2室,柱頭大,2球狀。蒴果球狀卵形,具銳尖頭。種子4顆,三棱形,黑色。花、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80-1200m的灌叢中或河漫灘干壩等處。雲南南部有野生,河南、湖北、湖南有栽培。

入藥部位:種子。

性味:味苦,性寒。

功效:瀉下,解蛇毒。

主治:大便秘結,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6-10g。
  • 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炮製

採集加工:秋、冬季果熟時採收,取出種子,除去果殼,曬乾。

鑑別

藥材性狀:種子卵圓形,略扁,長8-9mm,寬6-7mm。表面淡棕黃色,平滑光亮,背面弓形隆起,中央微顯縱溝,腹面為一稜線,棱的一端具明顯圓形白色的種臍凹下。質硬,橫切面淡黃色,可見2片皺縮摺疊的子葉。氣微,味微辛、苦。 [1]

藥理作用

天茄種子生物鹼成分對金黃色化膿微球菌、枯草芽胞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有較強的抗細菌、真菌活性。

鄉下野外常見的黑乎乎的果子,營養美味還能治咳嗽

在農村荒地路邊,總能見到這種植物,學名叫「龍葵」,俗稱野葡萄、黑星星、黑天天、天星子等,在農村生活過的8090後應該都有印象。它吃起來味道酸甜,是小時候喜愛的小野果。 [2]

龍葵的藥用功效

龍葵的藥用功能也很出色,龍葵含有大量的龍葵鹼和茄邊鹼,以及一些甙類物質和維生素。很多農村老人都知道咳嗽的時候吃點龍葵,很有效果。另外龍葵果還具有祛痰和消炎的功效,此外還可以活血、消腫、清熱、解毒。在很多藥典里都有記載。在農村很多老人會採摘成熟的龍葵果泡酒喝,很有保健效果。

在夏天可以採摘一些龍葵曬乾備用,等到冬天咳嗽感冒時可以拿來泡水喝。城裡人應該很少見到它。

《中藥大辭典》:天茄子

拼音注音:Tiān Qié Zi

別名:刺天茄(《滇南本草》),小鬧楊、小顛茄(《生草藥性備要》),金鈕頭(《嶺南採藥錄》),五宅茄(《中國樹木分類學》),金扣鈕、細黃茄(《陸川本草》),勒矮瓜、細顛茄、假茄子、天星子、滿天星、五角顛茄(《廣西藥植名錄》),刺茄(《福建中草藥》)。

出處:《滇南本草》

來源:為茄科植物紫花茄的果實、種子、葉。

生境分布:野生於草地及山坡。分布雲南、廣東、四川,台灣等地。

原形態

紫花茄,又名:黃木蕎,扭茄木、金扣攔路虎、金吊柳。

多年生小灌木,高約1米,被灰色星狀柔毛。枝圓柱形,褐色,具粗壯倒鈎刺。葉互生;葉片矩圓狀卵形,長2~5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鈍尖,基部兩側不等,有時近截形,邊緣具不規則深波狀或淺裂,兩面均被星狀柔毛,尤以下面為密;葉柄及葉的兩面均具散生淡褐色短刺。聚傘花序側生;小花梗散生短刺,長約5毫米;花藍紫色;萼5裂,裂片披針形;花冠淺鍾狀,開放前折迭,裂片5,披針形;雄蕊5,着生於花冠喉上,花葯黃色,頂裂;子房2室。漿果球形,成熟後黃色,光滑無毛。花期春季。

本植物的根(巴山虎)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性味 《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滇南本草》:"治牙齒痛,為末塗之。療鼻淵,祛風,止頭疼除風邪。"

複方

治水臌積滯小顛茄子,洗淨曬乾,炒黃研末,同砂糖和勻,沸水調下三至五錢,空心服。(《嶺南採藥錄》)

治膿腫潰破紫花茄干葉研末撒患處(《福建中草藥》) [3]

臨床應用

治療乳癌潰瘍取紫花茄鮮葉曬乾或烘乾研粉,高壓消毒,將藥粉撒在潰瘍面,覆蓋消毒紗布。每日1~2次。換藥時用生理鹽水沖洗潰瘍面,再撒藥粉。

* 注意藥粉不能撒在新鮮肉芽或正常皮膚粘膜上,以免引起濕疹、皮炎。上法曾局部應用於50例不同類型的乳癌潰瘍,可見惡臭去除滲液停止腐肉脫落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