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鄂報春 (報春花科,報春花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鄂報春 (報春花科,報春花屬植物))

報春花科,報春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粗短,葉卵圓形、橢圓形或矩圓形,上面近於無毛或被毛,毛極短,下面沿葉脈被多細胞柔毛,花葶1至多枚自葉叢中抽出,傘形花序2-13花,苞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花萼杯狀或闊鍾狀,裂片倒卵形,花異型或同型,雄蕊着生於冠筒中上部,蒴果球形,直徑約3.5毫米。3-6月開花。

中國分布雲南、四川、貴州、湖北(西部)、湖南、廣西、廣東(北部)和江西(宜豐)。生長於林下、水溝邊和濕潤岩石上。該種世界各地廣泛栽培,為常見的盆栽花卉。在栽培條件下,開花期很長,故又名四季報春。

鄂報春(學名:Primula obconica Hance):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鄂報春
  • 拉丁學名:PrimulaobconicaHance
  • 別 名:四季報春花、四季櫻草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 :報春花目
  • 科 :報春花科
  • 族 :報春花族
  • 屬 :報春花屬
  • 種  :鄂報春
  • 命名者及年代:Hance,1888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短或有時伸長,向下發出棕褐色長根。葉卵圓形、橢圓形或矩圓形,長3-14(17)厘米,寬2.5-11厘米,先端圓形,基部心形或有時圓形,邊緣近全緣具小牙齒或呈淺波狀而具圓齒狀裂片,干時紙質或近膜質,上面近於無毛或被毛,毛極短,呈小剛毛狀或為多細胞柔毛,下面沿葉脈被多細胞柔毛,其餘部分無毛或疏被柔毛,中肋及4-6對側脈在下面顯著;葉柄長3-14厘米,被白色或褐色的多細胞柔毛,基部增寬,多少呈鞘狀。

花葶1至多枚自葉叢中抽出,高6-28厘米,被毛同葉柄,但通常較稀疏;傘形花序2-13花,在栽培條件下可出現第二輪花序;苞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5-10毫米,被柔毛;花梗長5-20(25)毫米,被柔毛;花萼杯狀或闊鍾狀,長5-10毫米,具5脈,外面被柔毛,通常基部毛較長且稍密,5淺裂,裂片長0.5-2毫米,闊三角形或半圓形而具小驟尖頭,花冠玫瑰紅色,稀白色,冠筒長於花萼0.5-1倍,喉部具環狀附屬物,冠檐直徑1.5-2.5厘米,裂片倒卵形,先端2裂;花異型或同型,長花柱花:雄蕊靠近冠筒基部着生,花柱長近達冠筒口;短花柱花:雄蕊着生於冠筒中上部,花柱長2-2.5毫米;同型花:雄蕊着生處和花柱長均近達冠筒口。蒴果球形,直徑約3.5毫米。花期3-6月。

主要變種

海棠葉報春(亞種):PrimulaobconicaHance subsp.begoniiformis(Petitm.) W. W. Smith et Forr.(雲南種子植物名錄)

植株具粗長根莖,葉闊卵形至近圓形,長度與寬度近相等,邊緣通常具圓齒狀淺裂,葉柄纖細,較堅硬。產於雲南西部、四川西南部。生長於林下石上,海拔1600-22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西部。該亞種的外貌與鐵硬報春更為接近,但葉柄被多細胞柔毛,可以區別。

黑腺鄂報春(亞種):PrimulaobconicaHance subsp.nigroglandulosa(W. W. Smith et Fletcher) M. Hu

葉片下面密被黑色小腺點。產於雲南西部(騰衝、廬水)。模式標本采自騰衝北部。

'小型報春(亞種):PrimulaobconicaHance subsp.parva(Balf. f.) W. W. Smith et Forr.'粗體文字(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植株矮小,具粗長的根狀莖。葉闊卵形至近圓形,長1.5-5厘米,寬1-4厘米,邊緣呈淺波狀。花葶高1-4厘米,短於葉叢,頂生1-5花。產於雲南(昆明、會澤)等地。模式標本采自昆明。

生長習性

暖溫帶植物,生長於潮濕曠地、溝邊和林緣,海喜氣候溫涼、濕潤的環境和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不耐高溫和強烈的 直射陽光,多數亦不耐嚴寒。一般用作冷溫室盆花的報春花宜用中性土壤栽培。不耐霜凍,花期早。而作為露地花壇布置的歐報春花,則適合生長於陰坡或半陰環境,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土壤。

主要價值

報春花是春天的信使,當大地還未完全復睡,眾芳凋零,霜雪未盡,它已悄悄地開出花朵、在林緣、在溪畔、在草地上,或成叢,或成片,生氣盎然,告訴人們春天即將來臨。拉丁文Primula ,亦為早春開花之意。報春花是人們經常見的一種花草,是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之一,常用來美化家居環境。

藥用:根(鄂報春),用於腹痛,酒精中毒。 [1]

植物文化

花語:初戀希望不悔

送花對象:朋友、戀人、情人

贈花禮儀:素色的大淺盤裝入各種色彩的小盆報春,包上玻璃紙,再將緞帶打成十字花結做配飾。

南宋與范成大、陸游等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的楊萬里,留有詞作《嘲報春花》:嫩黃老碧已多時,騃紫痴紅略萬枝。始有報春三兩朵,春深猶自不曾知。

小葉鄂報春

報春花科報春花屬植物。多年生草本。生長於海拔2300-2700米石灰岩石縫中。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稍細長,紫褐色,具多數長根。葉闊卵形至卵狀矩圓形,開花期長l-2厘米,寬0.8-2厘米,後漸增大,長可達4厘米,寬至3.5厘米,先端圓形,基部心形,有時微呈楔形,邊緣圓齒狀淺裂,上面無毛或被小柔毛,有時粗糙,下面散布無柄小腺體,沿葉脈被柔毛,中肋及3-4對側脈在下面明顯;葉柄長1-2厘米,果期長可達4 厘米,被白色多細胞柔毛。花葶稍纖細,高3-13厘米,被稀疏多細胞柔毛和短柄小腺體;傘形花序1 2輪,每輪2-10花;苞片線形至狹矩圓形,長2-4毫米,先端銳尖,多少被毛,有時自苞腋生出長約1厘米具柄的.小葉;花梗纖細,長3-20毫米,密被小腺體並間有少數多細胞柔毛;花萼闊鍾狀,長2.8-4毫米,外面近於無毛或被多細胞毛,具短柄小腺體,分裂近達中部,裂片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先端稍鈍;花冠淡紅色或淡紫紅色,冠筒口周圍黃色,喉部具環狀附屬物,冠檐直徑1-1.5厘米,裂片倒卵形,先端具凹缺;長花柱花:冠筒長6-7毫米,雄蕊着生處距冠筒基部3-3.5毫米,花柱長約4.5毫米;短花柱花;冠筒長7.5-8.2毫米,雄蕊靠近冠筒口,花柱長約2.5毫米。花期6-7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300-2700米的石灰岩石縫中。 產於我國雲南西部片馬地區。 [2]

保護現狀

小葉鄂報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瀕危(EN)。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