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紅姜花(姜科、姜花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姜花
圖片來自 一米養殖

開花的種類——紅姜花(姜科、姜花屬植物)

姜科,姜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2m。葉片狹線形,穗狀花序多較稠密,圓柱形,花紅色。蒴果開裂,種子紅色。6-8月開花,10月結果。產中國西藏、雲南南部、廣西。生於林中, 山谷林下,山谷林緣路邊陰濕灌叢,山坡林中,山坡密林中,雜木林中陰濕地。印度、斯里蘭卡亦有分布。

紅姜花繁殖採用分株繁殖、種子繁殖或組織培養法。該種花極美麗、可栽培供觀賞。

紅姜花(學名:Hedychium coccineum Buch.-Ham.)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紅姜花
  • 拉丁學名:Hedychium coccineum Smith
紅姜花
圖片來自 燕雀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芭蕉目
  • 科:姜科
  • 亞 科:姜亞科
  • 族:姜花族
  • 屬:姜花屬
  • 亞 屬:毛薑花亞屬
  • 種:紅姜花
  • 分布區域:廣西自治區, 貴州, 雲南, 西藏自治區

形態特徵

陸生或附生草本,具塊狀根莖。莖高1.5-2米。葉片狹線形,長25-50厘米,寬3-5厘米,頂端尾尖,基部漸狹或近圓形,兩面均無毛;無柄;葉舌長1.2-2.5厘米。穗狀花序稠密,稀較疏,圓柱形,長15-25厘米,徑6-7厘米,花序軸粗壯,無毛或被稀疏的長柔毛;苞片革質,內卷或在稠密的花序上較扁平,長圓形,急尖或鈍,長3-3.5厘米,頂端被疏柔毛,稀無毛,內有3花;花紅色,花萼長2.5厘米,具3齒,特別是頂部被疏柔毛;花冠管稍超過萼,裂片線形,反折,長3厘米;側生退化雄蕊披針形,長2.3厘米,唇瓣圓形,徑約2厘米或較小,深2裂,基部具瓣柄;花絲長5厘米,花葯干時彎曲,長7-8毫米;子房被絹毛,長2.5-3毫米。

蒴果球形,直徑2厘米;種子紅色。花期:6-8月;果期:10月。

產地生境

海拔:700-2900米(多生於海拔900-14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中。喜暖濕,耐蔭。產中國西藏(墨脫)、雲南南部、廣西自治區、貴州省;沿喜馬拉雅諸國及斯里蘭卡、緬甸、印度、越南也產。

半蔭生植物,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最適生長溫度為25-30℃。耐熱、抗病,不耐瘠瘦。最適生長溫度為25-30℃,能耐零下-3℃低溫而地上部分不枯萎。對土壤適應性強,但以有機質豐富、肥沃、排水良好之壤土或砂性壤土種植最好。

繁殖方法

育苗均以分株法為主。華南植物園有關專家應用其花序軸和苞片為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取得成功,並獲得了大量的試管苗。其中不定芽和愈傷組織培養基為MS+1毫克/升6-BA+1-2毫克/升NAA;繼代培養基為MS+0.5毫克/升6-BA+0.2毫克/升NAA;誘導生根的培養基為MS+0.5毫克/升NAA。 [1]

主要價值

該種是姜花屬中的珍品,觀賞價值極高,在歐美已培育出許多品種。觀其鮮紅色穗狀花序,宜作新型鮮切花園林綠化,畝產鮮切花5000-8000枝,鮮切花插花期5-7天。紅姜花的整個花序婷婷玉立火紅如炬圓柱形的花柱四面八方開出朵朵紅花,花期長,極為美麗。在歐美已選育出了許多園藝品種。該種花卉粗生易管,稍加馴化即可進入園林觀賞。

紅姜花的功效與作用 紅姜花的繁殖與生長

紅姜花是一種優美的花卉植物,這種植物重要生長於海拔九百米一千四百米高山地帶,在喜馬拉雅山脈生長數目最多。紅姜花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種子是紅葉的,葉片狹長,是姜科植物的一種,在每年六到八月之間鮮花開放,在十月份時果實成熟,在海內以西藏墨脫境內最為常見。紅姜花這麼優美誘人,有甚麼效用以及作用呢?它又是怎麼孳生生長的呢?

紅姜花的功效與作用

1、紅姜花最大的作用便是美化環境,尤其適宜人們在天井內里蒔植,它既可以成排蒔植也可以單株蒔植,豈論哪一種蒔植方法,都可以不人類提供優美的景色,這種紅姜花在生長時期會把氛圍中多種對於人體倒霉的有害物質吸左近以及分解掉,讓人們生存的情況越發純淨誘人。

2、紅姜花照舊製作切花的首要質料,它在經由專為職員的修剪之後與其他鮮花搭配可以製成造型差別的多中花束,代表差別的花語,可以在差別的場所中利用,是奉送親人大概朋儕的抱負選擇。 [2]

紅姜花的繁殖與生長

分株法是紅姜花孳生的首要方法,每年的春天以及炎天是紅姜花最適宜人們舉行移植的時間,在移植紅姜花時可以把地下塊莖保存,把地上的部門修剪失三分之二擺布,蒔植時要選擇肥饒的土質,要標註有卓越的排水性以及優良的光照前提。知足這些前提之後,紅姜花是尤其容易成活的。

紅姜花葯用部位

來源於姜科姜花屬紅姜花的根莖入藥。陸生或附生草本,具塊狀根莖。莖高1.5-2m。葉片狹線形,長25-50cm,寬3-5cm,頂端尾尖,基部漸狹或近圓形,兩面均無毛;無柄;葉舌長1.2-2.5 cm。穗狀花序稠密,稀較疏,圓柱形,長15-25cm,直徑6-7cm,花序軸粗壯,無毛或被稀疏的長柔毛;苞片革質,內卷或在稠密的花序上較扁平,長圓形,急尖或鈍,長3-3.5cm,頂端被 疏柔毛,稀無毛,內有3花;花紅色,花萼長2.5cm,具3齒,特別是頂部被疏柔毛;花冠管稍超過萼,裂片線形,反折,長3 cm;側生退化雄蕊披針形,長2.3cm,唇瓣圓形,直徑約2cm或較小,深2裂,基部具瓣柄;花絲長5 cm,花葯干時彎曲,長7-8 mm;子房被絹毛,長2.5-3mm球形,直徑2cm;種子紅色。花期6-8月;果期9-11月。生於海拔700-2400m的常綠闊葉林中。

紅姜花選購保存

西藏、雲南、廣西和貴州等地。喜馬拉雅附近國家及斯里蘭卡、緬甸、越南也有分布。 [3]

紅姜花主治功效

溫中健胃、祛風解表、散寒止痛。治風寒表證、風溫痹痛、外感頭痛、身痛、風濕痛、脘腹冷痛、跌打損傷等。用量:9-15g。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