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木棉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木棉花)

木棉 (木棉科木棉屬落葉大喬木)

木棉(學名:Bombax ceiba L.)是木棉科、木棉屬落葉大喬木,樹皮灰白色,幼樹的樹幹通常有圓錐狀的粗刺;分枝平展。掌狀複葉,小葉5-7片,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花單生枝頂葉腋,通常紅色,有時橙紅色,直徑約10厘米;萼杯狀,長2-3厘米,外面無毛,內面密被淡黃色短絹毛,萼齒3-5,半圓形,花瓣肉質,倒卵狀長圓形,蒴果長圓形,鈍。 木棉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至菲律賓、澳大利亞北部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亞熱帶省區。木棉生於海拔1400(-1700)米以下的乾熱河谷及稀樹草原,也可生長在溝谷季雨林內。

花可供蔬食,入藥清熱除濕,能治菌痢、腸炎、胃痛;根皮祛風濕、理跌打;樹皮為滋補藥,亦用於治痢疾和月經過多。果內綿毛可作枕、褥、救生圈等填充材料。種子油可作潤滑油、制肥皂。木材輕軟,可用作蒸籠、箱板、火柴梗、造紙等用。花大而美,樹姿巍峨,可植為園庭觀賞樹,行道樹。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木棉
  • 學 名:Bombax ceiba L.
  • 別 稱:紅棉、英雄樹、攀枝花、斑芝棉、斑芝樹、攀枝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 :錦葵目 科木棉科
  • 屬 :木棉屬
  • 種 :木棉
  •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形態特徵

落葉大喬木,高可達25米,樹皮灰白色,幼樹的樹幹通常有圓錐狀的粗刺;分枝平展。掌狀複葉,小葉5-7片,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0-16厘米,寬3.5-5.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闊或漸狹,全緣,兩面均無毛,羽狀側脈15-17對,上舉,其間有1條較細的2級側脈,網脈極細密,二面微凸起;葉柄長10-20厘米;小葉柄長1.5-4厘米;托葉小。 [1] 花單生枝頂葉腋,通常紅色,有時橙紅色,直徑約10厘米;萼杯狀,長2-3厘米,外面無毛,內面密被淡黃色短絹毛,萼齒3-5,半圓形,高1.5厘米,寬2.3厘米,花瓣肉質,倒卵狀長圓形,長8-10厘米,寬3-4厘米,二面被星狀柔毛,但內面較疏;雄蕊管短,花絲較粗,基部粗,向上漸細,內輪部分花絲上部分2叉,中間10枚雄蕊較短,不分叉,外輪雄蕊多數,集成5束,每束花絲10枚以上,較長;花柱長於雄蕊。蒴果長圓形,鈍,長10-15厘米,粗4.5-5厘米,密被灰白色長柔毛和星狀柔毛;種子多數,倒卵形,光滑。花期3-4月,果夏季成熟。木棉出種率約20%,種子千粒質量42克左右。

生長環境

木棉生於海拔1400(-1700)米以下的乾熱河谷及稀樹草原,也可生長在溝谷季雨林內木棉種植地宜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中性或稍偏鹼性沖積土為佳,在乾旱瘠薄、土壤黏重的地方易致生長不良。木棉在乾熱地區,花先葉開放;但在季雨林或雨林氣侯條件下,則有花葉同時存在的。

木棉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至菲律賓、澳大利亞北部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雲南、四川、貴州、廣西、江西、廣東、福建、台灣等亞熱帶省區。

主要價值

食用價值

木棉陳皮粥

健脾祛濕,涼血止血,潤肺止咳。

木棉三花飲

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木棉鯽魚湯

健脾養胃,清熱利濕,涼血止血。

木棉蝦仁豆腐

清熱利濕,解郁除煩。木棉花有清熱利濕之功能,豆腐能解熱除煩,竹筍能潤腸,與蝦仁、火腿、雞湯共煨,不但氣香味美,而且更增加清熱利濕和涼血之功效。豆腐中的異黃酮還有抗氧化和防衰老作用。

木棉菌菇

清熱涼血,健脾。

煲木棉靚湯

祛濕利水,健脾舒肝。木棉花常為廣東民間祛濕的好食材,既有祛濕功效,又平和清潤,最宜初春之用。

藥用價值

花可供蔬食,入藥清熱除濕,能治菌痢、腸炎、胃痛;根皮祛風濕、理跌打;樹皮為滋補藥,亦用於治痢疾和月經過多; [2] 葉中含有的羽扇豆醇和芒果苷分別有抗血管生成和抗氧化的作用。 [4]

經濟價值

果內綿毛可作枕、褥、救生圈等填充材料。種子油可作潤滑油、制肥皂。木材輕軟,可用作蒸籠、箱板、火柴梗、造紙等用。 [2]

觀賞價值

樹形高大雄偉,樹冠整齊,多呈傘形,早春開花時如火如荼,十分紅艷美麗。在華南各城市常栽作行道樹、庭蔭樹及庭園觀賞樹。楊萬里有「即是南中春色別,滿城都是木棉花」的詩句。

名稱由來

烽火源自於南越王趙佗,他以滿樹紅花似烽光而得名;古貝源自於梵語Karpassa的音譯;吉貝相信源自於南洋土語Ceiba的音譯,此名稱原指爪哇木棉Ceiba Pentandra因形狀相似故而混淆;瓊枝之名則指木棉于海南(瓊)島生長的樹木因而得名。

木棉樹的花呈鮮紅色,就像用英雄的鮮血染成的,故被稱之為英雄樹。

木棉花的花語級傳說

木棉花的花語是珍惜你身邊的人,珍惜你眼前的幸福,不要在失去後才追悔莫及,那時一切為時已晚

文化象徵

木棉花現為廣東省廣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台灣省高雄市的市花。花園酒店、華南理工大學、中國南方航空、廣州電視台使用的標誌有木棉花的圖案,而廣東電視台過往也曾使用木棉花標誌。 [2]

民間傳說

傳說五指山有位黎族老英雄名叫吉貝,常常帶領人民打敗異族的侵犯。一次因叛徒告密,老英雄被捕,敵人將他綁在木棉樹上嚴刑拷打,老英雄威武不屈,最後被殘忍殺害。後來老英雄化作一株株木棉樹,所以木棉樹叫「吉貝」,以紀念這位民族老英雄。那麼英雄樹的名字又是怎麼來的呢?那,你看下它的樹身,高大自立的樹幹上長滿刺瘤,不准閒雜人等亂爬,樹枝輪生平伸,像是向天空宣告主權,開花時沒葉子,花掉光後再生葉子,真有氣魄,所以,又有「英雄樹」的美稱。不過最早稱木棉為英雄的是清人陳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濃須大面好英雄,壯氣高冠何落落」。自此之後人們就稱木棉花樹為英雄樹了。而木棉花另一個名字的來由就較象形了——木棉花謝了之後,結出了棉絮,棉絮繫結在大樹上的。樹上的棉花,所以叫木棉花。木棉,南國特有的木中豪傑:樹形挺拔,木質堅韌;花開時火紅熱烈無需絲毫綠葉的襯托,花期一過絕然落土不容半點凋零的頹勢,花朵入食卻又能清熱解毒給人溫淳的關懷

《中藥大辭典》:木棉花

拼音Mù Mián Huā

出處《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花。春季採收盛開花朵,曬乾或烘乾。

原形態木棉(楊孚《異物志》),又名:古貝(《南州異物志》),斑枝花(《汪右丞集》),攀枝花(《綱目》),瓊枝(《梧潯雜佩》),英雄樹。

大喬木,高可達25米。干和枝有短而大的圓錐形的刺;枝平伸。掌狀複葉,葉柄長8~12厘米;小葉5~7枚,具柄,薄革質,矩圓形至橢圓狀矩圓形,長10~20厘米,寬5~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或漸狹,全緣,兩面均禿淨。花大,紅色,直徑約12厘米或過之,葉前開放,聚生於枝的近頂端;萼厚革質,長3.5~4.5厘米,外面禿淨,內被絲毛,分裂為闊而鈍的裂片;花瓣5,肉質,矩圓形,長8~10厘米,兩面多少被星狀柔毛,但內面稍稀疏;雄蕊管短,多列,最內5枚於頂端分叉,每1分又有花葯1枚,中間10枚較短,最外的多數,合生為5束;子房5室,胚珠多數,柱頭5裂。蒴果大,矩圓形,木質,長10~15厘米,寬4.5~5厘米,果瓣內有綿毛;種子多數,倒卵形。花期3月。果期5月。

生境分部野生或栽培。分布廣東、廣西、福建、台灣、雲南等地。產廣東、廣西等地。

性狀乾燥花多皺縮,不具子房和花柄。花萼杯狀,頂端3~5裂,厚革質而脆,外表棕黑色,具不規則縱皺,內面被灰黃色短絨毛;花瓣5片,分離,皺縮戌破碎,外面棕黃色或深棕色,具縱紋,被星狀毛,內面紅棕色,被少數星狀毛;雄蕊多數,花絲紅棕色,扭曲,具粗縱紋,花葯大部脫落。味淡微甘。

性味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甘,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止血。治泄瀉,痢疾,血崩,瘡毒,金創出血。

①《生草藥性備要》:"治痢症,白者更妙。"

②《本草求原》:"紅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同武彝茶煎常飲。"

③《嶺南採藥錄》:"消暑。"

④《中藥新編》:"利尿及健胃。"

⑤《南寧市藥物志》:"去濕熱。治血崩,金創。"

⑥《廣西中藥志》:"去濕毒,治惡瘡。"

⑦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治腸炎,菌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

備註古書所載的木棉,常與錦葵科棉屬植物混淆不分。《綱目》木棉條集解中即包括錦葵科棉屬植物在內,而所述"交廣木棉",乃為木棉科植物。

摘錄《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木棉花

拼音Mù Mián Huā

英文名Commen Bomhax Flower, Flower of Common Bombax

別名木棉、斑枝花、瓊枝。

出處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藥材基源: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mbax malabaricum DC. [Gossampinus malabarica (DC)Merr.]

採收和儲藏:春末採收,陰乾。

原形態木棉 落葉大喬木,高達25m。樹皮深灰色,樹幹常有圓錐狀的粗刺,分枝幹展。掌狀複葉;總葉柄長10-20cm;小葉5-7枚,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0-16cm,寬3.5-5.5cm;小葉柄長1.5-4cm。花生於近枝頂葉腋,先葉開放,紅色或橙紅色,直徑約10cm;萼杯狀,厚,3-5淺裂;花瓣肉質,倒卵狀長圓形,長8-10cm,兩面被星狀柔毛;雄蕊多數,下部合生成短管,排成3輪,內輪部分花絲上部分2叉,中間10枚雄蕊較短,不分叉,最外輪集生成5束,花葯1室,腎形,盾狀着生;花拄長於雄蕊;子房5室。蒴果長圓形,木質,長10-15cm,被灰白色長柔毛和星狀毛,室背5瓣開裂,內有絲狀綿毛。種子多數,倒卵形,黑色,藏於綿毛內。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3]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400-1700m以下的乾熱河谷、稀樹草原、雨林溝谷、低山,次生林中及村邊、路旁。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南、西南及江西、福建、台灣等地。

栽培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氣候,為熱帶季雨林的代表樹種,不耐寒,喜光,耐旱,生長迅速,萌櫱性強,深根性,抗風力強。在土層深厚肥沃的酸性、中性土壤中生長最好。

栽培技術 用播種、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開裂前採集,種子發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隨采隨播,也可用濕沙短期貯藏,條播,覆土2cm,平均氣溫20℃以上,一般4-5d可出齊苗;扦插多在2-3月或雨季進行,用長80-100cm,橫徑1-2cm的大枝,插入苗床10-15cm深,經常保持床上濕潤;分株是自母株根部萌櫱處,連一段母根和鬚根截斷分栽更易成活。

田間管理 實生幼苗不需移栽,苗過密時經1次間苗後,可任其生長,每月追肥1-2次。幼苗怕霜凍,第1年入冬小苗應澆水井用草覆蓋,防霜凍。扦插苗栽後應遮陰、噴水,緩苗後半個月可追施薄肥,其後常中耕除草。

性狀性狀鑑別 本品呈於縮的不規則團塊狀,長5-8cm;子房及花柄多脫離。花萼杯杯狀,長2-4.5cm,3或5淺裂,裂片鈍圓、反卷,厚革質而脆,外表棕褐色或棕黑色,有不規則細皺紋;內表面灰黃色,密被有光澤的絹毛。花瓣5片,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倒卵狀橢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外表棕黃色或深棕色,密被星狀毛,內表面紫棕色或紅棕色,疏被星狀毛。雄蕊多數,捲曲;殘留花柱稍粗,略長於雄蕊。氣微,味淡微甘澀。以花朵大、完整、色棕黃者為佳。

化學成分花萼含水分85.66%,蛋白質1.38%,碳水化合物11.95%,灰分1.09%,總醚抽出物0.44%,不揮發的醚抽出物0.18%。種子含蛋白質9.3%,其氨基酸組成主要有丙氨酸(ala-nine),纈氨酸(valine),異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精氨酸(arginine),甘氨酸(glycine)及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種子油脂肪酸組成主要有:肉豆寇酸(myristic acid)13.44%,棕櫚酸(palmitic acid)43.61%,花生酸(arachidic acid)2.32%,山萮酸(behenic acid)14.39%,亞油酸(linoleic acid)26.24%等;種子還含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a-生育酚(a-tocopherol),正-二十六烷醇(n-hexaconsanol),棕櫚酸十八烷醇酯(octadeccyl palmitate),沒食子酸(gallic acid),1-沒食子酰-β-葡萄糖(1-galloyl-β-glucose),沒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鞣酸(tannic acid),葡萄糖(glucose),鼠李糖(rhamnose),木糖(xylose)。

性味甘;淡;性涼

歸經脾;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止血。主泄瀉;痢疾;咳血;吐血;血崩;金瘡出血;瘡毒;濕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服。

各家論述1.《生草藥性備要》:治痢症,白者更妙。

2.《本草求原》:紅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同武彝茶煎常飲。

3.《嶺南採藥錄》:消暑。

4.《中藥新編》:利尿及健胃。

5.《南寧市藥物志》:去濕熱。治血崩,金創。

6.《廣西中藥志》:去濕毒,治惡瘡。

7.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治腸炎,菌痢。

摘錄《中華本草》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木棉花)的相关视频


相關視頻

木棉花的藥用功效


相關視頻

《木棉花》_高清


相關視頻

木棉花的藥用價值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