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壯筋草 (豆科、(艹杭)子梢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壯筋草 (豆科、(艹杭)子梢屬植物))

壯筋草 (豆科、(艹杭)子梢屬植物)

壯筋草,中藥名。為豆科植物(艹杭)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 (Bge.) Rehd.的根或枝葉。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西南、及陝西、甘肅、湖北、四川等地。具有疏風解表,治血通絡之功效。用於風寒感冒,痧症,腎炎水腫,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壯筋草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目 :薔薇目
  • 科 :豆科
  • 屬 :(艹杭)子梢屬
  • 種  :(艹杭)子梢
  • 採集時間:夏、秋季
  • 用 量:內服:煎湯,10-15g;或浸酒

形態特徵

灌木,高1-2(3)米。小枝貼生或近貼生短或長柔毛,嫩枝毛密,少有具絨毛,老枝常無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狹三角形、披針形或披針狀鑽形,長(2)3-6毫米;葉柄長(1)1.5-3.5厘米,稍密生短柔毛或長柔毛,少為毛少或無毛,枝上部(或中部)的葉柄常較短,有時長不及1厘米;小葉橢圓形或寬橢圓形,有時過渡為長圓形,長(2-)3-7厘米,寬1.5-3.5(-4)厘米,先端圓形、鈍或微凹,具小凸尖,基部圓形,稀近楔形,上面通常無毛,脈明顯,下面通常貼生或近貼生短柔毛或長柔毛,疏生至密生,中脈明顯隆起,毛較密。

總狀花序單一(稀二)腋生並頂生,花序連總花梗長4-10厘米或有時更長,總花梗長1-4(-5)厘米,花序軸密生開展的短柔毛或微柔毛總花梗常斜生或貼生短柔毛,稀為具絨毛;苞片卵狀披針形,長1.5-3毫米,早落或花後逐漸脫落,小苞片近線形或披針形,長1-1.5毫米,早落;花梗長(4-)6-12毫米,具開展的微柔毛或短柔毛,極稀貼生毛;花萼鐘形,長3-4(-5)毫米,稍淺裂或近中裂,稀稍深裂或深裂,通常貼生短柔毛,萼裂片狹三角形或三角形,漸尖,下方萼裂片較狹長,上方萼裂片幾乎全部合生或少有分離;花冠紫紅色或近粉紅色,長l0-12(-13)毫米,稀為長不及10毫米,旗瓣橢圓形、倒卵形或近長圓形等,近基部狹窄,瓣柄長0.9-1.6毫米,翼瓣微短於旗瓣或等長,龍骨瓣呈直角或微鈍角內彎,瓣片上部通常比瓣片下部(連瓣柄)短1-3(3.5)毫米。莢果長圓形、近長圓形或橢圓形,長(9-)10-14(-16)毫米,寬(3.5-)4.5-5.5(-6)毫米,先端具短喙尖,果頸長1-1.4(-1.8)毫米,稀短於1毫米,無毛,具網脈,邊緣生纖毛。花、果期(5-)6-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0m-1200m的山坡、溝谷、灌叢或林緣。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西南及陝西、甘肅、湖北、四川等地。

別名:假花生、馬料梢、細葉馬料梢、鵓鴣梢、死百活、山佛豆、木本見腫消、萬年梢。

入藥部位:根或枝葉。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歸經:歸肝、脾經。

功效主治:疏風解表治血通絡。用於風寒感冒痧症腎炎水腫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相關配伍

1、治風寒感冒頭暈發熱無汗(艹杭)子梢葉或根30g,白茅根12-15g,紫蘇30g,老薑3g(煨熟去皮)。水煎,早、晚飯前各服1次,蓋被發汗,避風。(《河南中草藥手冊》)

2、治悶痧(頭暈眼花,全身麻木沉重,無汗):(艹杭)子梢葉或根30g,加堅漆柴15-18g,茅草根12-15g,紅紫蘇30g,老薑(煨熟去皮)3g。水煎,早晚飯前各服1次,並蓋被發汗,揩千,換過衣服,避風。(《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3、治腎炎:(艹杭)子梢1把,豬瘦肉250g。燉熟,吃肉喝湯。(《河南中草藥手冊》)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浸酒。

採集加工:夏、秋季採挖根部或採收枝葉,洗淨,切片或切段,曬乾。

現代應用

用於治療感冒發燒,中暑腹瀉,水腫和肢體不遂等。 [1]

相關論述

* 1、《河南中草藥手冊》:「發汗解表,消炎解毒。」

* 2、《陝西中草藥》:「舒筋活血。主治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中藥大辭典》:壯筋草

拼音:Zhuànɡ Jīn Cǎo

出處:《陝西中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杭子梢的根。夏、秋採挖,洗淨,切片,曬乾備用。

原形態:落葉灌木,高達2.5米。幼枝密被白色短柔毛。3出複葉,互生;頂端小葉矩圓形或橢圓形,長3~6.5厘米,寬1.5~4厘米,先端圓或微凹,有短尖,基部圓形,上面無毛,網脈明顯,下面有淡黃色柔毛;側生小葉較小,托葉披針形。總狀或圓錐花序,頂生成腋生;花蝶形,紫色;花萼寬鐘形,萼齒4,有疏柔毛;雄蕊10,2體。莢果斜橢圓形,膜質,長約1厘米,具網紋。花期4~8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山溝、草坡、林緣或疏林中。分布遼寧、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江蘇、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苦微辛,平。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治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或浸酒。

摘錄《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壯筋草

拼音:Zhuànɡ Jīn Cǎo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Clovershrub

別名:假花生、馬料梢、細葉馬料梢、鵓鴣梢、死百活、山佛豆、木本見腫消、萬年梢。

出處:出自《陝西中草藥》

來源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杭子梢的根或枝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mpylotropis macrocarpa(Bunge)Rehd.[Lespedeza macrocarpa Bunge]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挖根部或采枝葉,洗淨,切片或切段,曬乾。

原形態:杭子梢 落葉灌木,高達2m。幼枝上密被白短柔毛。三出複葉,互生;葉柄長2-5cm,被短柔毛;頂端小葉長圓形或橢圓形,長3-6.5cm,寬1.5-4cm,先端圓而凹,有短尖,基部圓形,上面無毛,網脈明顯,下面有淡黃色柔毛,側生小葉較小;小葉柄極短,密被銹色毛;托葉披針形。總大辯論或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梗細長,長達3-5cm,有關節,被絹毛;苞片早落;花萼鍾狀,萼齒4,有疏柔毛;花冠蝶形,紫色,長約10mm;雄蕊10,二體。莢果余斜橢圓形,長1-1.5cm,膜質,具網紋,先端具短喙。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1200m的山坡、溝谷、灌叢或林緣。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西南、及陝西、甘肅、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苦;微辛;平

歸經:肝;脾經

功能主治:疏風解表;治血通絡。主風寒感冒;痧症;腎炎水腫;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或浸酒。

摘錄《中華本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