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梨林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梨林鎮,隸屬於河南省濟源市,地處濟源市東部,東與沁陽市柏香鎮相連,南與孟州市毗鄰,西與玉泉街道相鄰,北與五龍口鎮相鄰,鎮人民政府距濟源市區12千米,總面積57.33平方千米。[1]

清朝時期,梨林鎮境域屬沁陽鄉;1999年12月,撤鄉建鎮;截至2018年末,梨林鎮有戶籍人口43975人;截至2020年6月,梨林鎮下轄4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梨林村。

2011年,梨林鎮地方財政收入1610.5萬元,比上年增長18.6%,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879萬元,增值稅254.1萬元,企業所得稅64.2萬元,個人所得稅39.8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6.8%、-21.2%、42.7%、-40.5%,人均財政收入374.5元,比上年增長19%,農民人均純收入9352元;2018年,梨林鎮有工業企業201個,規模以上企業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8個。

中文名:梨林鎮

所屬地區:河南省濟源市

地理位置:河南省濟源市

下轄地區:濟源市東部

面 積:57.33 km²

氣候特點:溫帶季風氣候

郵政編碼:459018

電話區號:0391

車牌代碼:豫U

政府駐地:梨林村

人 口:43975人(2018年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

清朝時期,梨林鎮境域屬沁陽鄉。

民國時期,分屬濟源縣二、三區。

新中國成立初期,屬濟源二、三區。

1955年9月,成立南官莊鄉。

1958年8月,成立梨林公社。

1983年12月,撤梨林公社建梨林鄉。

1999年12月,撤鄉建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梨林鎮地處濟源市東部,東與沁陽市柏香鎮相連,南與孟州市毗鄰,西與玉泉街道相鄰,北與五龍口鎮相鄰,鎮人民政府距濟源市區12千米,總面積57.3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梨林鎮地處沁河、蟒河沖積平原區,地勢平坦,丘陵、沙灘、平原,分別占總面積的9.%、6.5%、84%,境內最高點位於程村村西頭,海拔138.4米,最低點位於裴城村東頭,海拔130.5米。

氣候

梨林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光、熱、水資源豐富,受季風影響顯著,春季氣溫回升快,多風少雨,十年九旱;夏季盛行偏南風,天氣炎熱,熱量充足,降雨集中且時空分布嚴重不均,易澇易旱,局部冰雹、大風自然災害頻發;秋季晝夜溫差大,雨量減少;冬季主要受來自西伯利亞及蒙古寒冷而乾燥的冷氣團影響,盛行偏北風,天氣寒冷,雨雪稀少。多年平均氣溫14.3℃,極端最高氣溫40.2℃(1992年7月2日),極端最低氣溫-18.5℃(1990年1月31日),年平均降水量549.3毫米,年平均降水量有明顯的遞減之勢,全年日照1844.8小時,年降水量低於400毫米的有3年,分別為1991年、1995年、1997年。

水文

梨林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流域面積68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級河沁河,總長6千米,二級河蟒河,總長7千米;二級河運河,總長5.5千米,境內最大河流為沁河,從西至東流經境內大許、安村、屈東、屈西、良莊、沙西、沙東、沙後等8個村,流域面積39平方千米,年均流量7立方米/秒。

自然資源

梨林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澇等,洪澇出現概率兩三年一次,主要發生在7月至9月,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11年7月至9月的連續強降雨造成全鎮5000餘畝耕地、1000餘座大棚受災,倒塌房屋100餘間,其中3000餘畝耕地未能播上小麥,綜合經濟損失達940萬元。

2011年,梨林鎮有耕地面積5.2萬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梨林鎮轄區總人口4564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400人,城鎮化率18.4%,另有流動人口1106人,總人口中,男性22995人,占50.4%;女性22646人,占49.6%;14歲以下6796人,占14.8%;15—64歲34712人,占76.1%;65歲以上4133人,占9.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3804人,占96.1%;回族1837人,占3.9%,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4.05‰,人口自然增長率3.75‰。

截至2018年末,梨林鎮有戶籍人口4397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梨林鎮地方財政收入1610.5萬元,比上年增長18.6%,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879萬元,增值稅254.1萬元,企業所得稅64.2萬元,個人所得稅39.8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6.8%、-21.2%、42.7%、-40.5%,人均財政收入374.5元,比上年增長19%,農民人均純收入9352元。

2018年,梨林鎮有工業企業201個,規模以上企業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8個。

農業

2011年,梨林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人均1.2畝,農業總產值3.58億元,比上年增長21%,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1.2%,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29481噸,人均693千克,其中玉米14723噸,小麥14249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蔬菜等,棉花種植面積0.1萬畝,產量93噸,可向社會提供90噸商品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1萬畝,產量109噸,其中花生65噸,油菜籽44噸;蔬菜種植面積1萬畝,產量26749噸,主要品種有黃瓜、西紅柿、食用菌等,其中黃瓜3000噸,西紅柿5000噸,食用菌200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生豬年末存欄7.3萬頭;羊年末存欄0.5萬隻;牛年末存欄0.3萬頭;家禽年末存欄51萬羽,上市家禽50萬羽,生產肉類10987噸,其中豬肉9182噸,牛肉416噸,羊肉141噸;禽蛋6350噸,鮮奶6200噸;畜牧業總產值2.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7%,累計造林0.4萬畝,其中防護林30000畝,經濟林30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70萬株,林木覆蓋率35%,水果種植面積0.3萬畝,產量3200噸,主要品種有梨、桃、蘋果,其中梨2000噸,桃1000噸,蘋果200噸,大型農業機械0.03萬台(輛);名優特農產品有食用菌,綠色環保農產品平菇金針菇、蘋果、梨、桃、黃瓜、番茄

視頻

梨林鎮:全力營造高質量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