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桃園(袁春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桃園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桃園》中國當代作家袁春波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桃園

天真的熱了。晚上在老家,吃飯時,父親看着天氣預報說,明天大暑。

晚飯後,對着電風扇,把空調打到16度,翻一會張富祥譯註的《夢溪筆談》,前言裡說到了沈括自己所命名的「夢溪」——「居城邑而荒蕪,古木與豕鹿雜處,客有至者皆顰額而去」,然而卻能「漁於泉,舫於淵,俯仰於茂木美蔭之間」,獨得其樂。把書放枕邊,九點不到,便迷迷糊糊睡了。

約2點,醒了,想起了自己生活過的一處所在;3點10分,也就是現在,打開電腦,走進那個地方,我給那重取了一個名字——桃園。

河,西南東北走向,再過六七十里,浩漫入海。經過河上由東南向西北的橋,約500米,左拐,走800米鹽鹼路,再轉向南,走約80米的鹽鹼路,路兩側是淺淺的魚塘,水勢天,魚可以自由地橫穿馬路,也可以散漫地順着路,跟學生一道,鑽入路盡頭學校的大門。

校舍兩排,分立中心路兩邊。東邊,後排幼兒園,前排三至五年級教室;西邊,後排辦公室、儲藏室、圖書室,前排一二年級教室。前面,國旗台、操場、南門。東西圍牆邊,種點莊稼栽些樹。十來個教師,300多學生,就在這樣大的園子裡生活。緊貼圍牆,西南角,搭建廁所;西北角,三間,學校廚房,兼做護校用;東北角,三間,教師宿舍。

那兩年,只有我們一家住校,住那三間,晚上關了校門,獨家獨院。門前一個壓水井,吱呀吱呀的壓着,一會便可等來滿滿一桶清亮亮的水。幾棵桃樹,不是唯一的風景。靠着井開幾厘地,點瓜豆,種蔬菜。茄子辣椒吊瓜自家吃不完,還可以送莊鄰。一個月不上街,青菜豆腐吃不完。最喜歡吃豆芽豆腐卷了,現在一想起來,嘴裡還留有當時的香味。那時80分剛興起,發展成今天就是摜蛋了。送走了學生,天黑還早,偶爾會湊起來打兩局。要是周末,興致來了,會玩時間長些,熬一個通宵,只有一回,臉都黃了。吃點豆芽豆腐卷,大家輕輕鬆鬆回家。家裡有一張照片,頭髮長得跟賊似的,懶得上街理;還有一張,頭髮根根直立,是妻子用剪刀剪的。

米和面,從家裡帶來,學校離家,走土路,十里不到。剛到那兒時,孩子不滿周歲,只得留在老家,爺爺奶奶帶。後來常會談起孩子斷奶那一夜,父親說,孩子喊到半夜,嗓子都啞了,正決定要把孩子送給我們時,睡了,斷奶成功。就這樣,不時地回家,孩子也跟爺爺奶奶,時常到學校看看。一回,孩子坐着爺爺的手推車,一手拿個蘋果,一手半袋餅乾,高高興興回家,並不留戀我們,像是知道讀書的辛苦。孩子也會留在學校住幾天,妻子說,白天在教室上課,老覺得孩子睡醒了,耳邊有他鬧人的聲音,急忙忙跑回家看看,教室到家就50米吧,好好地躺床上,睡得正香。忽然有一天,孩子會寫「2」了;又有一天,鄉中心校的領導來檢查,他坐在領導爺爺的腿上,能背「鋤禾日當午」和「人有兩個寶」了。如果走公路(沙子路),離兩人的家都20里這樣。周末隨便回哪家,逗弄坐在自行車大槓上的兒子背「小荷才露尖尖角」,和后座上的妻子說閒話,並不羨慕路上疾馳過去的轎車,也不在意車子揚起的灰塵或濺起的泥漿。

兩年,很快;和春天很短,一樣。

二三月間,門前幾樹桃花開了,花瓣外緣淺淺的紅,裡面淡淡的白,花蕊要是脫落枝頭,在空中飄散,一定像一隻只蜻蜓在飛。在那,看了兩回花開,沒吃過樹上的桃子,記憶里的花香愈來愈濃,平淡寧靜的日子隨時都在,似乎又都遙不可及。

看看電腦右下角,5:01。忽然覺得,像沈括的「夢溪」一樣,那兒可以叫「桃園」。 [1]

作者簡介

袁春波,男,1970年生,中學高級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