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桂花紅蠟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桂花紅蠟蚧

形態特徵

一年一代,以受精雌成蟲在植物枝杆上越冬。蟲卵孵化盛期在6月中旬,初孵若蟲多在晴天中午爬離母體,如遇陰雨天會在母體介殼爬行半小時左右,後陸續固着在枝葉上危害。紅蠟蚧的寄生性天敵較多,常見的有紅蠟蚧扁角跳小蜂蠟蚧扁角跳小蜂蠟蚧扁角(短尾)跳小蜂賴食軟蚧蚜小蜂[1]

發生規律

紅蠟蚧,1年發生1代,以受精卵雌成蟲在枝幹上越冬。初孵若蟲經一定時間爬行後固定於寄主上取食,一般固定6小時開始泌蠟,經15天能形成星芒蠟被,一旦形成蠟質層後再去進行防治,防治效果就不太理想。

分布與危害

紅蠟蚧又稱為紅蠟蟲、紅粉蠟,可為害構骨、杜英、山茶、石榴、桂花、[[]]火棘、月桂、梔子花、桂花、薔薇、茶梅、月季、玫瑰、山茶花、八角金盤、櫻花等多種植物。

成蟲和若蟲密集寄生在植物枝杆上和葉片上,吮吸汁液危害。雌蟲多在植物枝杆上和葉柄上危害,雄蟲多在葉柄和葉片上危害,並能誘發煤污病,致使植株長勢衰退,樹冠萎縮,全株發黑,嚴重危害則造成植物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發生初期,及時剔除蟲體或剪除多蟲枝葉,集中銷毀。

(2)園藝防治

及時合理修剪,改善通風、光照條件,將減輕危害。

(3)藥劑防治

根據介殼蟲的各種發生情況,在若蟲盛期噴藥。因此時大多數若蟲多孵化不久,體表尚未分泌蠟質,介殼更未形成,用藥仍易殺死。如用國光必治(40%啶蟲毒)1500-2000倍液,每5~7天噴一次,連續2~3次。由於若蟲孵化期前後延續時間較長,要7天左右噴灑1次,連續噴灑3次。 [2]

(4)檢疫防治

加強苗木引入及輸出時的檢疫工作。

(5)生物防治

保護和利用天敵昆蟲,例如蠟蚧扁角跳小蜂、單帶巨角跳小蜂等

(6)第一次防治時間在5月底前結束,隔7~10天進行第二次防治。40%啶蟲.毒(國光必治)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國光必治1500-2000倍+5.7%甲維鹽乳油( 國光樂克)2000倍混合液防治效果更佳。建議連用2次,間隔7-10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