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汽輪機設計與製造
![]() |
《核電汽輪機設計與製造》,王為民 謝誕梅 著,任辛欣 編,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1]。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對國內外核電汽輪機的發展動態和技術特點進行了總結;然後,詳細分析了核電汽輪機的參數選擇和轉速選擇等;基於此,從核電汽輪機的本體設計、熱力循環系統設計以及通流部分氣動設計等方面給出了核電汽輪機的熱力設計思路和過程;接着,重點分析了核電汽輪機濕蒸汽流動特性與去濕設計;隨後,介紹了核電汽輪機關鍵部件(包括轉子、葉片、汽缸、軸承等)的結構設計;最後,介紹了核電汽輪機製造及工藝流程等。 本書力圖將作者的實際工作和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呈現給讀者,儘可能避免推導核電汽輪機設計中所涉及的繁瑣公式,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核電汽輪機的設計思路、設計特點的闡述上,力求為研究者和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儘可能詳細的設計製造信息。 本書合適從事核電汽輪機設計與製造的科技人員、研究生、高年級本科生閱讀和參考。
目錄
前輔文
第1章核電汽輪機[2]概述
1.1核能發電技術及發展
1.1.1核能發電基本原理
1.1.2核能發電技術發展
1.2核電汽輪機技術特點
1.2.1飽和蒸汽汽輪機的熱力設計特點
1.2.2飽和蒸汽汽輪機的結構設計特點
1.2.3飽和蒸汽汽輪機的製造技術特點
1.3典型核電汽輪機
1.3.1國外典型核電汽輪機
1.3.2國產典型核電汽輪機
參考文獻
第2章核電汽輪機的參數選擇
2.1核電站熱力循環
2.1.1理想熱力循環分析
2.1.2實際熱力循環分析
2.2飽和蒸汽核電汽輪機的參數選擇
2.2.1進汽參數選擇
2.2.2排汽壓力選擇
2.2.3熱力系統配置
2.3過熱蒸汽核電汽輪機參數選擇
2.3.1進、排汽參數選擇
2.3.2熱力系統配置
2.4核電汽輪機轉速選擇
2.4.1核電汽輪機的轉速選擇
2.4.2全轉速和半轉速汽輪機技術經濟比較
參考文獻
第3章核電汽輪機的熱力設計
3.1核電汽輪機本體熱力設計
3.1.1汽輪機分缸壓力的確定
3.1.2汽輪機通流部分級數與葉高的確定
3.2核電汽輪機熱力循環系統設計
3.3汽輪機通流部分氣動設計
3.3.1高壓缸、中壓缸通流級葉型及流型的選擇
3.3.2低壓缸通流級葉型及流型的選擇
3.3.3汽輪機通流部分的汽封設計
3.3.4典型壓水堆核電汽輪機主要熱力設計規範
參考文獻
第4章核電汽輪機內的濕蒸汽流動特性與除濕設計
4.1蒸汽在核電汽輪機通流部分的流動特徵
4.1.1成核理論和液滴生長模型
4.1.2汽\bzx液兩相流的數值模型
4.1.3平衡凝結及湍流模型
4.1.4濕度對汽輪機效率的影響
4.2核電汽輪機外置式除濕裝置設計
4.2.1汽水分離器和再熱器的分類與設計
4.2.2最佳汽水分離再熱器壓力$p_mS^mop$
4.2.3汽水分離再熱熱力過程
4.2.4汽水分離再熱器的發展趨勢
4.3核電汽輪機內置式除濕裝置設計
4.3.1侵蝕率計算
4.3.2靜葉除濕方法及設計
4.3.3動葉除濕方法及設計
4.3.4汽缸(隔板)捕水槽除濕
4.3.5高壓缸除濕
4.3.6除濕縫的除濕效率計算
參考文獻
第5章核電汽輪機關鍵部件結構設計
5.1核電汽輪機轉子結構設計
5.1.1轉子的結構形式
5.1.2轉子的結構設計
5.1.3轉子的臨界轉速
5.2核電汽輪機葉片結構設計
5.2.1葉片的結構形式
5.2.2葉片的強度設計
5.2.3葉片的振動
5.2.4仿生葉型設計
5.3核電汽輪機隔板與汽缸結構設計
5.3.1隔板與汽缸的結構設計
5.3.2隔板與汽缸的強度
5.3.3滑銷系統的設計
5.4核電汽輪機軸承設計
5.4.1軸承的結構形式
5.4.2軸承的可靠性設計
5.4.3軸承的支承方式
參考文獻
第6章核電汽輪機製造
6.1核電汽輪機轉子製造
6.1.1核電汽輪機整鍛轉子製造
6.1.2核電汽輪機焊接轉子製造
6.1.3核電汽輪機套裝轉子製造
6.1.4轉子典型結構及其主要加工方法
6.2核電汽輪機末級長葉片製造
6.2.1概述
6.2.2加工工藝及質量控制
6.2.3末級葉片防水蝕工藝及去應力熱處理
6.2.4末級葉片相關實驗
6.3核電汽輪機汽缸與隔板製造
6.3.1核電汽輪機汽缸與隔板材料選擇
6.3.2核電汽輪機汽缸與隔板製造工藝
6.4核電汽輪機軸承製造
6.4.1核電汽輪機軸承種類和材料
6.4.2核電汽輪機軸承製造工藝
6.4.3核電汽輪機軸承實驗
參考文獻
索引
參考文獻
- 移至 ↑ 高等教育出版社簡介,高等教育出版社
- 移至 ↑ 科普| 汽輪機的簡單介紹,搜狐,2017-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