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核桃莊鄉,隸屬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地處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境中北部,東、東南與巴州鎮毗連,南與西溝鄉為鄰,西南、西和西北與李二堡松樹兩鄉接壤,東北鄰川口鎮,行政區域面積59.9平方千米。

核桃莊鄉,民和建縣後設永寧鄉;1950年,為第六區第一鄉;1954年,後改稱核桃莊鄉;1958年,併入塘爾垣鄉,後來與李二堡、塘爾垣2鄉合併成立李二堡公社;1962年分出,成立核桃莊公社;1984年,恢復鄉建制;1985年,改稱核桃莊回族鄉;2010年後,為核桃莊鄉;截至2018年末,核桃莊鄉有戶籍人口13878人;截至2019年,核桃莊鄉下轄12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地核桃莊村。

2011年,核桃莊鄉農民人均純收入4633元;2018年,核桃莊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1]

中文名: 核桃莊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青海省海東地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境中北部

面 積: 59.9 km²(截至2018年)

下轄地區: 1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核桃莊村

電話區號: 0972

郵政區碼: 810800

車牌代碼: 青B

人 口: 13878人(截至2018年末)

目錄

建置沿革

核桃莊鄉,民和建縣後設永寧鄉。

1950年,為第六區第一鄉。

1954年,後改稱核桃莊鄉。

1958年,併入塘爾垣鄉,後來與李二堡、塘爾垣2鄉合併成立李二堡公社。

1962年分出,成立核桃莊公社。

1984年,恢復鄉建制。

1985年,改稱核桃莊回族鄉。

2010年後,為核桃莊鄉。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核桃莊鄉下轄12個行政村:鍾家村、里長村、核桃莊村、堡子村、五方村、大莊村、牙合村、陶家村、安家村、排子山村、大庫土村、高崖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核桃莊鄉地處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境中北部,東、東南與巴州鎮毗連,南與西溝鄉為鄰,西南、西和西北與李二堡、松樹兩鄉接壤,東北鄰川口鎮,距縣城西7千米,行政區域面積59.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核桃莊鄉地處湟水谷地南側丘陵、溝谷地帶,地形沿米拉溝兩岸呈條狀形展開,南高北低,典型的淺山區,區內水土肥沃,交通方便。

氣候

核桃莊鄉屬大陸性高原氣候,年降水量375毫米,年平均氣溫7.8℃,光熱條件充足,年日照時數2400—2600小時,無霜約184天。

人口

2011年末,核桃莊鄉轄區總人口13917人,總人口中,以回族為主,達10684人,占76.7%;另有漢等民族。

截至2018年末,核桃莊鄉有戶籍人口13878人。

經濟

2011年,核桃莊鄉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面積2.4萬畝,人均1.7畝;林地面積4.8畝,農業總產值4360萬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馬鈴薯為主,糧食種植面積23650畝,生產糧食11310噸,其中小麥種植面積4500畝,產量1855噸;玉米種植面積1.5萬畝,產量8250噸;馬鈴薯種植面積4150畝,產量1205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胡麻、蔬菜等,胡麻種植面積488畝,產量55噸;蔬菜種植面積200畝,產量500噸;畜牧業以飼養牛、羊為主,規模養殖戶355牛羊自繁自育2萬頭(只);畜牧業總產值980萬元。

2011年末,核桃莊鄉周邊綠化600畝,道路綠化6公里,農田林網1萬株,「三北造林」1200畝,退耕還林補植補種2380畝,新造核桃經濟林800畝;林業收入60.2萬元。

2011年,核桃莊鄉農民人均純收入4633元。

2018年,核桃莊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核桃莊鄉有幼兒園1所,小學6所,中學1所,在職教師101人,學生1898人,其中學前班學生205人,小學生1115人,初中生578人,適齡兒童小學入人學率100%初中階段入學率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核桃莊鄉有文化站1個,文化大院5個,農家書屋12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核桃莊鄉有鄉衛生院1個,村級醫療室12個,主治醫生2人,護士3人,病床6張,全年接待各類病人100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11291人,參合金額451640元。

交通

核桃莊鄉有村村通公路1條。

視頻

朱泓來民和縣核桃莊鄉排子山村宣講「一號文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