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柴德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柴德賡(1908-1970),字青峰,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教育家,陳垣的學術傳人之一。

基本資料

中文名 柴德賡 出生地 浙江諸暨
出生時間 1908年 字號 字青峰
黨派 中國民主促進會 主要成就 歷史學家、教育家
職業 教授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去世時間 1970年 代表作 史學叢考》、《史籍舉要》、《資治通鑑介紹》、《清代學術史講義》等

人物生平

柴德賡,字青峰。浙江諸暨里亭人。生於清光緒三十四年九月初六日(1908.9.30)。四歲入私塾,以《四書》開蒙。十一歲習《古文觀止》,始發國文興趣。高小及初一就讀蕭山臨浦小學,遇蔡東藩親授文史,深喜掌故,萌發史學志向。

  • 1923年秋入杭州私立安定中學,越二年考取浙江省立第一中學高中文科,期間發奮學習,熱心革命,被推為杭州學生聯合會代表。
  • 1928年參加中國國民黨,畢業後脫離關係。
  • 1929年夏考入北平師範大學史學系,師從陳垣、鄧之誠等師。
  • 1935年7月返北平,於輔仁大學附屬中學教授國文,次年任輔仁大學史學系講師。
  • 1946年夏再返師門,任輔仁大學史學系教授。熱情迎接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北平,熱烈擁護中國共產黨的人民民主建國綱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 1950年任史學系系主任。同年,經馬敘倫、陳伯君介紹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
  •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輔仁大學被併入北京師範大學,柴德賡任新組建的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系主任。連續當選為中國民主促進會北京市分會第二、三屆理事。
  • 1955年奉調至江蘇師範學院歷史專修科,受命創建江蘇省屬高校第一個歷史系,任教授、系主任。
  • 1957—1958年柴德賡在整風反右運動中曾遭受錯誤地批判,被迫進行四十餘次檢查。
  • 1962年奉教育部之命,赴京參加全國高等學校歷史教材編審工作,並於中共中央高級黨校、北京大學講授「資治通鑑介紹」「史料與史學」等課程。此後,寫成《試論章學誠的學術思想》《章實齋與汪容甫》《王鳴盛和他的〈十七史商榷〉》等清代學術研究論文。
  • 1964年受命參加國家組織的中華書局「二十四史」整理工作,再度赴京,協助陳垣點校《新五代史》,留有完整的點校本及校勘記,為學林「校勘歷史文獻之範本」
  •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柴德賡離京返蘇,被抄家、批鬥,關入「牛棚」,身心備受摧殘。
  • 1970年1月23日在蘇州尹山湖農場勞動中,心臟病復發,「突然卒死」。
  • 1979年定性為「受『四人幫』迫害致死」,並恢復名譽。
  • 1987年與夫人陳璧子合葬於北京八寶山公墓。[1]

學術成就

柴德賡的治史成就表現在許多方面,在五代史、宋史、明清史、辛亥革命史諸領域均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其早年成名作《鮚埼亭集謝三賓考》一文,對晚明史上的重要人物謝三賓的生平事跡作了詳盡的考證與論述,對其晚節不保、兩次降清作了批判,表達了柴先生的愛國精神與民族意識。這篇文章充分反映出柴先生用"精嚴縝密的考證方法"做學問的特色,發表後即得到學界好評;獲國民政府教育部1945年最高學術獎勵。

柴德賡在清代學術史方面的系列論文《王鳴盛和他的十七史商榷》、《章實齋與汪容甫》、《試論章學誠的學術思想》等,明其師承,辨其源流,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新中國誕生後不久,柴德賡即受中國史學會的委託,負責編輯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歷時6年,成書凡8冊,共320餘萬言,收錄了120多種資料,其中十多種資料屬於首次刊出,具有珍貴的價值。儘管由於主客觀的原因,這部資料集仍存在着不少問題或缺點,但卻為辛亥革命史的教學和研究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1955年柴德賡南調江蘇師範學院後,極為關注蘇州地方史的研究,不僅相繼撰寫了《從白居易詩文中論證唐代蘇州的繁榮》、《明末蘇州靈岩山愛國和尚弘儲》等論文,還在指導學生調研時,在蘇州玄妙觀機房殿牆腳下發現了《永禁機匠叫歇碑》,並作了專門研究。這篇碑文成為學術界研究明清資本主義萌芽問題最為重要的實物資料之一。

主要著作

柴德賡多才藝,同門啟功學長稱其「精於文史,敏於詞章,書法瀟灑流暢,得張閬生先生(宗祥)之傳」。去世後,親屬後代將其所遺藏書、手稿、藏品等陸續捐贈與蘇州大學、復旦大學、蘇州檔案館和國家圖書館,其中「中國歷史要籍介紹」「清代學術史講稿」等手稿列為國家圖書館善本典藏。遺著陸續出版的有《資治通鑑介紹》《史學叢考》《史籍舉要》《清代學術史講義》《柴德賡點校新五代史》《宋遼金元史講稿》等。另有《青峰草堂師友墨緣》《柴德賡來往書信集》以及柴德賡紀念文集《青峰學記》《百年青峰》等行世。

柴德賡一生從事教學,培養了許多傑出的史學人才,著名學者史樹青、金家瑞、邱敏、許大齡、劉乃和、來新夏等都是他的學生。他一生致力研究於我國歷史,為我國歷史的教學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