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貝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查爾斯·貝爾爵士(英文:Charles Bell;1774年11月12日-1842年4月28日),蘇格蘭醫生、解剖學家、生理學家、藝術家,以發現感覺神經與運動神經的差異而知名,「貝爾氏麻痹症」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他曾擔任英國倫敦大學、愛丁堡大學的教授,基督教愛丁堡大學校友。
一些被公眾認為是聖人的人[1],可能從沒有得到任何教會認可。即使在天主教內,不同教區和不同主教團對不同聖人的敬禮也不一定相同。有些教團通常只敬禮本教團所認可的聖人;有些聖人則只在其家鄉受到敬禮。在東正教[2]中,於教區內去世的成員,一般會在所屬教區的禮儀中被曕仰。
簡介
1774年11月12日,查爾斯·貝爾出生於英國蘇格蘭首府愛丁堡,是家中的第四個兒子。 1779年,他的父親在他5歲時去世。 1792年,他入讀愛丁堡大學,並於1798年畢業。
1821年,貝爾描述了顏面神經的解剖結構,以及它們與單側面部麻痹之間的關係,此後該疾病被命名為「貝爾氏麻痹症」。 同年,他描述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長胸神經(外呼吸貝爾神經)。
1824年,他當選為英國皇家外科醫師學會的解剖學及外科學教授,不就後成為倫敦大學生理學教授。 1831年,英國國王威廉四世為查爾斯·貝爾授勳。 1836年,他成為愛丁堡大學外科學系主任。
1842年4月28日,他在愛丁堡返回倫敦途中逝世,享年68歲。
視頻
查爾斯·貝爾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的「聖人」和西方的「聖人」有何差別?看中西評判標準的差異,搜狐,2020-06-05
- ↑ 東正教把斯大林「封聖」,其實他本想徹底把宗教從蘇聯清除 ,搜狐,2018-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