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某制軍為乞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薛福成故居內堂院子原圖鏈接來自 美篇網 的圖片

某制軍為乞丐》節選於晚清政論家薛福成《庸庵筆記》[1]的上卷。

薛福成(1838年4月12日~1894年7月21日),字叔耘,號庸盫,江蘇無錫賓雁里人,出生於書香門第、官宦之家。近代散文家外交家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者之一、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起者[2]。自幼即受時代影響,廣覽博學,致力經世實學,不做詩賦,不習小楷,對八股尤為輕視。

原文

乾隆中,有某制軍者,八旗人也。其盛時,姬侍僮僕服飾飲食玩好之屬,窮奢極侈,日費不資。及罷官歸京師,數年成窮窶子。又數年,成乞丐。王公貴人皆嚴絕之,惟大興朱文正公戒閽人勿卻。每旬日必一至,文正輒手贈青蚨二百。

一日,制軍入文正書室,窺其無人,竊取小鏡而出。從者覓不得,喧言制軍實來。文正命勿覓,且勿聲,如制軍至,伺候侍而已。或曰:「人生實難』古人豪侈逾度,勢窮則死。」若制軍之壽,不如其速死也。聞昔有嗜鴨者,每飯必殺生。忽夢一處,有數大池浴鴨,守者告以皆君口中物也。醒益自喜,恣殺弗止。

後復夢至故處,則一池數鴨而已,遽命勿殺。適有疾,親故饋食,皆鴨也。數之,適符夢中所見,遂驚悸而死。

嗟乎!人烏知已鴨之將盡?又烏知鴨盡而己尚不與之俱盡耶?

著作簡介

庸庵筆記》是晚清政論家薛福成的一部見聞筆記。此書體例、分類及編目雖皆由作者親手所定,然生前未及刊行,後由其子薛慈明將遺稿交薛氏門人蕭山陳光淞校理,於光緒廿三年(1897)刊行問世。先後有光緒廿三年遺經樓刊本、宣統二年(1910)掃葉山房刊本、上海文明書局「清代筆記叢刊」本,1935年鮑賡生新式標點,編入上海新文化書社「筆記小說叢書」,1937年又有商務印書館的「萬有文庫」本。又有《清代筆記叢刊》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年標點本。今據《筆記小說大觀[3]》本整理。

視頻

某制軍為乞丐 相關視頻

旅遊|尋訪江南園林式建築薛福成故居
江南第一豪宅-薛福成故居

參考文獻

  1. 庸庵筆記,道客巴巴,2014-12-25
  2. 家族篇——工商立國的領路世家·無錫薛氏 ,搜狐,2017-05-21
  3. 筆記小說大觀目錄,豆瓣,2016-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