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枸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枸桔,正名叫做枳,是中國獨有的樹種,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1~5米。性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枸桔抗病力強,耐寒,喜微酸性土壤,不耐鹼,發枝力強,耐修剪,主根淺、鬚根多。其枝條綠而多刺,春季葉前開花,秋季黃果纍纍,是園林綠籬或屏障的優選植物之一,在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多有栽培。春聞香花,秋賞黃果,宜作刺籬及屏障樹,公園,庭院、居民區、工廠、街頭綠地都可應用。是嫁接柑橘類的砧木。

分布範圍

產山東(日照、青島等)、河南(伏牛山南坡及河南南部山區)、山西(晉城、陽城等縣)、陝西(西鄉、南鄭、商縣、藍田等縣)、甘肅(文縣至成縣一帶)、安徽(蒙城等縣)、江蘇(泗陽、東海等縣)、浙江、湖北(西北部山區及西南部〕、湖南(西部山區)、江西、廣東(北部栽培)、廣西(北部)、貴州、雲南等省區。

生長環境

多生於海拔1000m以下的向陽山坡或平地,喜光,耐蔭。喜溫暖氣候,較耐寒,能耐-20℃低溫,北京可露地栽培。略耐鹽鹼,在土壤乾燥、瘠薄、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深根性,發枝力強,耐修剪,主根淺,鬚根多,對有害氣體抗性強。

形態特徵


小喬木,高1-5米,樹冠傘形或圓頭形。枝綠色,嫩枝扁,有縱棱,刺長達4厘米,刺尖乾枯狀,紅褐色,基部扁平。

葉柄有狹長的翼葉,通常指狀3出葉,很少4-5小葉,或雜交種的則除3小葉外尚有2小葉或單小葉同時存在,小葉等長或中間的一片較大,長2-5厘米,寬1-3厘米,對稱或兩側不對稱,葉緣有細鈍裂齒或全緣,嫩葉中脈上有細毛,花單朵或成對腋生,先葉開放,也有先葉後花的,有完全花及不完全花,後者雄蕊發育,雌蕊萎縮.

花有大、小二型,花徑3.5-8厘米;萼片長5-7毫米;花瓣白色,匙形,長1.5-3厘米;雄蕊通常20枚,花絲不等長。

果近圓球形或梨形,大小差異較大,通常縱徑3-4.5厘米,橫徑3.5-6厘米,果頂微凹,有環圈,果皮暗黃色,粗糙,也有無環圈,果皮平滑的,油胞小而密,果心充實,瓢囊6-8瓣,汁胞有短柄,果肉含粘腋,微有香櫞氣味,甚酸且苦,帶澀味,寒且無毒,有種子20-50粒;種子闊卵形,乳白或乳黃色,有粘腋,平滑或間有不明顯的細脈紋,長9-12毫米。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主要價值

1、觀賞特性和園林用途
枸桔枝條綠色而多刺 ,春季葉前開花,秋季黃果纍纍十分美麗; 在園林中可做綠籬或屏障樹 ,由於耐修剪 ,可整形為各式籬垣及洞門,既有範圍園地的功能又有觀花賞果的觀賞效果 。
2、榨油
枸桔種子可榨油 ,油為半乾性 ,可供制肥皂及作潤滑油的原料 。[1]

栽培技術

種植方法
1、直播造林
可採取條播或穴播 2 種方式,於土壤解凍後的 3 月下旬至 4 月播種,越早越好。播種深度 3 cm , 當年苗高可達 30 cm 左右。
2、育苗移植
(1)播種育苗:枸桔種子干藏時易失去發芽力 ,因此要連同果肉一起貯藏或埋藏,翌春播前取出種子即刻播下。採用條播 ,行距 20cm ,溝深 5 cm ,每 667 m2 用種子 20kg 左右,播前澆足底水,播後覆土 3cm 。
(2)扦插育苗:雨季來臨時,剪采半木質化枝條做插穗 ,長度 2~4個節間,去掉頂梢, 保留上半部枝條上的葉片 ,以便進行光合作用促進枝條生根 。下切口斜切 ,位於葉或腋芽之下 。扦插深度 3~5 cm ,株行距 5~10 cm×10~20 cm 。扦插時間宜在早晨或傍晚 ,要隨采、隨剪、隨扦插。切好後不能及時插的插穗,要立即用濕潤材料覆蓋, 以免乾燥。扦插後要經常噴水 ,陽光強烈時要注意遮蔭 ,防止水分過多蒸騰 。扦插前用 ABT 生根粉浸根處理,成活效果更好,四季均可進行育苗。移植苗木時,宜在晚春, 在芽開始萌動時進行 ,過早 、過遲均會降低成活率。
栽培管理
1、栽植密度
因土壤條件不同,在土質瘠薄地株行距可為 0.5m×1.0m,在土地平坦、肥沃處可為 1.0 m×1.0m。
2、土壤及水肥管理
和其它果樹一樣,深翻可以疏鬆土壤,使深層土壤透氣良好 。枸桔種植 3~5a 為結果初期 ,深翻可將枸桔主根截斷,有利於新枝萌發 。一年要保證二次施肥,即落葉後至發芽前施基肥 ,開花座果期進行追肥, 有條件時最好施肥後灌水 。
3、整形、修枝
枸桔從第 5 年開始進入盛果期, 所以其整形必須在定植的第 4年前完成 。定植第 2 年短截全部枝條, 每枝上留 4~5 個發育良好的芽, 第 3 年再對側枝和延長枝進行疏枝和短截, 使枝條發育粗壯 ,分布均勻 ,通風透光良好。修枝對提高產量 ,培養大果枸桔很重要, 修枝應按以下原則進行:
(1)培養和保持株叢擁有 5~10 個左右骨幹枝 ,保持株叢內良好的光照條件, 剪去過密的枝條 。
(2)對基生枝剪去其全長 1/3~1/2 ,培養成骨幹枝; 對骨幹枝上的延長枝及新梢依生長勢的強弱剪去頂端 3~5個芽 。
(3)對有蟲害、受傷或太弱的枝條應及早除去 ,同時留新枝補充。

果實採收
1、種子處理
將枸桔果用清水浸泡2~3天, 人工搓去果肉, 然後用清水淘洗乾淨。封凍前將乾淨種干混入4倍澀沙中混合均勻, 混好后里於預先挖好的深5cm ( 長寬根據種量自定 ) 的層積溝內 , 種沙鋪放30cm左右,上蓋厚5cm左右細沙, 上面埋土5cm, 每隔1.5m 放置一草把, 以利通氣。 每 10 天檢查1次溫濕度 , 以防霉爛, 滋度控制在 15 ℃ 左右。封凍時土 層加厚至2ocm , 並這物 防凍。
2、整地做苗床
選擇沙質壤土地作苗床。 次春解凍後 , 將苗床地深翻整平把細 , 每畝地施尿素 25 kg。 然後做成寬l m , 東西向硅床 ,硅床內每 m2 施馬龔 12 kg 。
3、播種
種子經催芽後 , 1/3 的種子裂口 即可條播 , 每隔 25cm 開溝1條 , 灌足底水 , 將混沙種播入溝內 , 每畝用種量20kg( 純種 )。
4、覆蓋拱棚
播種後 , 立即在苗床上搭架覆蓋。用枝條或竹條,將兩頭插在田埂上。使中間高約50cm, 每隔 0.5m,插1根 , 棚架插好後, 上蓋塑料薄膜, 拉緊封嚴, 四周用土壓實。 棚內溫度可保持在23~28℃ , 如棚內溫度過高時要打開棚兩 頭降溫。棚內保特一定濕度。
5、去棚煉苗
當10日均溫達 20 ℃ 時即可去棚。去棚前應進行煉苗, 打開拱棚兩端通風, 或避開中午揭膜練苗, 開始時間梢短, 而後逐漸加長 , 至最後全部揭膜 。 經導5~7 天苗色轉濃綠後去棚即可。煉苗期要注意澆水防干。去棚後即可轉入正常管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