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枯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枯骨

漢語詞語,拼音是kū gǔ,意思是屍體腐爛後剩下的骨頭[1] 中文名 枯骨 外文名 skeleton 拼音 kū gǔ 釋義 屍體腐爛後剩下的骨頭 出處 《逃難》.

解釋

1、指死者的朽骨。2、指枯瘦的身軀。3、屍體腐爛後剩下的骨頭。 [2] 4、屍骨,也指死屍。

出處

《列子·楊朱》:「矜一時之毀譽,以焦苦其神形,要死後數百年中餘名,豈足潤枯骨?」漢荀悅《漢紀·成帝紀四》:「漢初功臣亦皆剖符受山河之誓,百餘年間,而絕滅失姓,枯骨孤棄於丘墓,苗裔流絕於道路。」唐·白居易《放言》詩之四:「莫笑貧賤夸富貴,共成枯骨兩如何。」明·劉基《魯般》:「人死肉腐而為泥,枯骨存焉。」瞿秋白《滿洲的「毀滅」》:「所毀滅的,當然不是西伯利亞森林里的枯骨。」 唐·杜甫《逃難》詩:「五十白頭翁,南北逃世難。疏布纏枯骨,奔走苦不暖。」

視頻

參考資料

categorg:+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