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荀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荀悅(148~209),字仲豫,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家貧,聰慧好學,博聞強記,過目成誦。東漢史學家、政論家,思想家。名士荀淑之孫,司空荀爽之侄,其父荀儉早卒。 漢靈帝時期宦官專權,荀悅隱居不出。獻帝時,應曹操之召,任黃門侍郎,累遷至秘書監、侍中。侍講於獻帝左右,日夕談論,深為獻帝嘉許。後奉漢獻帝命以《左傳》體裁為班固《漢書》作《漢紀》,寫成《漢紀》30篇。建安十四年(209年)逝世,年六十二。 荀悅另著有《申鑒》5篇,抨擊讖緯符瑞,反對土地兼併,主張為政者要興農桑以養其性,審好惡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備以秉其威,明賞罰以統其法,表現了他的社會政治思想。還著有《崇德》。[1]

荀悅見當時曹操專權,漢獻帝僅存虛名,因作《申鑒》5 篇。其中對現實政治的評論,對讖諱符瑞的譏刺,都切中時弊,是西漢以來政論文傳統的繼承和發展。明代何孟春稱「其論政體,無賈誼之經制而近於醇,無劉向之憤激而長於諷」(《申鑒注序》),從中可以窺見荀悅文章風格的特點。《後漢書·荀悅傳》稱其另著《崇德》,《正論》諸論數十篇,多佚。明代張溥輯有《荀侍中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申鑒》有明黃省曾所作注,《四庫全書總目》稱其「引據博洽,多得悅旨」。有四部叢刊影印明文始堂刊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