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樅木名,干高數丈,可作建築材料。[1]
康熙字典
《六書故》同樅。 (樅)《唐韻》《集韻》《韻會》𠀤七恭切,音瑽。《說文》引《爾雅》樅,松葉柏身。郭註:今太廟梁材用此。 又《前漢·霍光傳》樅木外臧槨十五具。
又《詩·大雅》虡業維樅。徐讀七凶反,沈讀子容反,又音沖。《傳》言崇牙之貌樅樅然也。
又撞也。《前漢·司馬相如傳》樅金鼓。
又姓。《史記·高帝紀》漢王令樅公守滎陽。
又《集韻》卽容切,音蹤。
又《正韻》倉紅切,音悤。
又《廣韻》《集韻》𠀤子用切,音縱。義𠀤同。 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 樅,[七恭切 ],松葉柏身。從木從聲。
方言音韻
贛方言:qüung2
釋義
樅樹,也叫冷杉,常綠喬木,木材可做家具或建築材料。 關於這個字的更多的信息: 樅 <名> cong 樅樹。常綠喬木,又叫冷杉。 樅,松葉柏身木也。從木,從聲。――《說文》 姓 zong 樅陽 樅(樅)zōng 樅zōng 撞鐘用的木棒。 宋·陳暘《樂書·雅部·木之屬》:「撞鐘鼓謂之樅。 《漢書·司馬相如傳》:古樂歌所謂戛玉樅金。豈謂之邪。」 樅cōng 1.木名。干高數丈,可作建築材料。 2.即崇牙。古代懸掛鐘磬架子上端所刻鋸齒。 3.通"摐"。撞擊,擊打。 4.姓。漢有樅公。見《漢書·高帝紀上》。 相關詞語: 樅陽會議、樅金伐鼓 、樅樅 、櫳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