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果一法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果一法師

中文名稱;果一法師

別名;劉明益

出生地;湖北松滋縣

出生日期;1922年9月16日

逝世日期;1994年三月六日

別稱;釋果一

果一法師,1922年9月16日出生於湖北松滋縣,俗姓劉,名明益。父文林,終生務農。母易氏,篤信佛。1923年至1940年,師在家放牛、讀書、學理髮,常隨母親於寺院行走,親近三寶。1941年3月,被抓壯丁。兩年後從兵營逃出,返家。1944年4月至湖北梁山觀音閣,投聖觀和尚座下剃度出家,法名果一,號道心。同年9月,於湖北枝江縣聖壽寺妙理和尚座下受具足戒。1945年春,移居枝江縣彌陀寺,以持名念佛為宗。

簡介

釋果一,俗家姓劉,名明益,湖北松滋縣人,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出生於松滋鄉間農村。他的父親務農為業,母親易氏,信仰佛教,果一常隨著母親到寺廟禮佛,自幼八識田中就種下菩提種子。在果一成長的歲月里,由國內的軍閥內戰到八年的日寇侵華之戰,他一直在戰爭中渡過。幼年斷斷續續的讀過幾年書,間或隨著父親下田。抗戰期間的民國三十年(一九四一年)前後,國家正陷於日寇鐵蹄的蹂躪之中,他於是被軍隊「抓壯丁」,當了一陣子兵。跟著部隊轉戰各地,看到戰爭的殘酷,農村人民生活的艱困,體悟到人生是大苦聚,因而萌起出家之想。[1]

出家

抗戰末期,果一脫離軍隊,回到家鄉,於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春季,他二十四歲之年,至湖北梁山觀音禪寺,依聖觀和尚剃度出家,法名果一,號道心。在寺中學習佛門儀軌半年,同年秋天,在湖北枝江縣聖壽寺,依妙禮和尚受具足戒,成為一名比丘。翌年,移居枝江縣的彌陀寺,專修淨土法門,以持名念佛為宗。

失意

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春,行腳參訪,到過江、浙的諸大叢林。據說參訪寧波四明觀宗寺時,曾在「弘法研究社」聽過幾個月的課,後來研究社受時局影響停課,他乃渡海去朝禮普陀山。朝山歸來,秋天到了廬山,掛單于歸宗寺。後來應常住之請,先後擔任過維那、副寺的職事。翌年,移錫於星子縣的棲賢寺,任副寺。後來因寺中的《五百羅漢圖譜》失竊,因他是外來的和尚,被星子縣政府拘捕,關入監獄,冤枉牢坐了近一年多,次年春天案情偵破,他始獲得無罪開釋。

再回到廬山,受一位韓大載居士的照顧,住在廬山小天池諾那塔院,代為守塔。後來他在小天池附近撰了一處風景絕佳之處,結茅而居,把茅蓬命名為「廣濟茅蓬」,他在蓬中念佛潛修。他是修淨土的,而淨土祖庭的東林寺就在山上,他常到東林寺禮佛拜塔,而慧遠大師所創建的千年古剎,如今只剩下破寮數間,薄田數畝,住著幾個非僧非俗的出家人,守著破落的廟宇。他徘徊傷感,心中發願∶「有朝一日,我要中興東林。」

跟隨老和尚

他在廣濟茅蓬一住數年,到一九五三年春末夏初,聽說禪宗大德虛雲老和尚要到廬山養病。得此消息,他滿心歡喜,天天翹首盼望,希望早一天能見到這位當代大德。是年五月,老和尚到了廬山,駐錫大林寺。果一當天就去參謁老和尚,請求留下服雜役。老和尚應允,果一就留下服侍湯水,任諸雜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虛雲老和尚駐錫雲門。一九五一年發生「雲門事件」,五二年老和尚受中央之請,北上抵京,參加「中國佛教協會」籌備會議。在京時駐錫廣濟寺,其間曾應請到上海主持「祝願世界和平會議」,繼而又到杭州蘇州主持法會,五三年四月返京,參加了「中國佛教協會」的成立大會。事先籌備會欲推老和尚為會長,老和尚堅辭。會後曾到山西大同,朝禮雲崗大佛。回京後請假離京,當道者勸他到廬山養病,這樣老和尚才有廬山之行。

老和尚在大林寺期間,果一曾陪著他往九江能仁寺靖安寶峰寺禮佛,自然也去朝禮東林寺遠祖道場。果一曾把他發願中與東林之事稟告老和尚,老和尚對他說∶「你可以去住茅蓬,有著東林寺這樣祖師道場,就是守著一磚半瓦,也比茅蓬強得多。」果一敬聞教誨,銘記於心。是年七月,老和尚要去雲居山,中興真如禪寺,時老和尚身邊只有侍者覺民一人,果一稟告老和尚,他要隨侍同去,另外兩位僧侶也要同去,老和尚應允,命他三人先到雲居山察看,並做準備。

記載

虛雲老和尚中興雲居的因緣,其中經過,記載在《虛雲和尚年譜》上。《年譜.一九五三年》記載∶

五月,師偕侍者覺民南行...取道入廬山,以陳真如居士已先在匡廬相候也,在廬山住大林寺。

六月,有數禪人,自雲居山來,為師言,日寇中原,以雲居山險峻,易藏游兵,遂將真如寺全部焚毀。今只見毗盧遮那大銅佛,兀坐於荒煙蔓草中耳。師惻然傷之,念雲居自唐代元和年間開山,歷代祖師最勝道場。自道容祖師開山,弘覺道膺繼之,其後齊禪師、融禪師、老夫舜、佛印了元、圜悟克勤、大慧宗杲,皆曾任該寺住持...以歷代祖師道場零落至此,儻不重興,將湮沒矣。遂發願重修。先請准當道,往雲居結茅,居士祝華平等願相伴送,師遂於七月初五日入雲居山。

雲居山在廬山之東,占地三百餘里,屬江西省永修縣管轄,層巒青翠,望若插霄,及登山頂,又為大片平地,群峰環抱,有若天然城廓。老和尚抵達之日,果一預在山下迎候。沿西路登山,沿途所見,消壁插天,荒草沒膝,盤山二十餘里,果一扶持老和尚前進,遇到陡險狹窄之處,甚至背上一段路。抵達真如寺,但見斷垣殘壁,瓦礫荒榛。附近有破屋數間,覺民、果一及二僧臨時棲止。老和尚愛靜,擇定距破屋半里處,果一等伐木取材,搭蓋了一處茅屋,由老和尚獨居。

初到山上時,除老和尚外,只有果一等四個人,不到一個月,各地衲子聞風而至,已有四、五十個人。老和尚命果一為真如寺副寺,照應眾人生活。以後人數與月俱增,寒冬漸至,住的方面,可以伐木取材,搭建茅蓬;而一日兩餐,食指浩繁,也煞費周章。虧得上海慈善家簡玉階居士,捐施淨資,維持道糧。而採購運輸,由果一一身任之。渡過寒冬,老和尚籌劃修建殿宇,及墾荒種植。是時山上僧侶已逾百人,老和尚乃升果一為當家師兼知客,把僧侶分為兩組,善土木工程者,修造殿宇;善耕耘種植者,從事墾田。

拜別和尚

果一在老和尚身邊任事,前後一年多,到了是年秋天,山上各種人才俱備,工程和種植都進行得很順利,此時他乃稟知告老和尚,說明他欲返回廬山中興東林的願望。老和尚點頭應允,果一拜別老和尚,回到廬山。他到東林寺去掛單,不意寺中僧侶告訴他說,東林寺是子孫廟,不接受掛單,而被拒於門外。果一感慨萬分,心中發願∶

中興東林

東林寺本是遠公初祖開創的道場,與十八高賢在內的百餘人共結蓮社,六時念佛,何等風光。而今竟淪為子孫廟,遠公有知,當作何想?我有生之年,定要中興東林,革此陋習。

他住不進東林寺,乃到九峰馬尾,另結茅蓬,仍度其念佛潛修的生活,以待機緣。他朝夕繫念∶「身居九峰,心懷東林。何時才能達到中興東林的宿願?」皇天不負苦心人,七年之後,機會終於來了,一九六一年,中共國務院的周恩來南下視察,在廬山管理單位人員陪同下,也去視察了東林寺周恩來當場指示∶「東林寺是中國佛教聖地之一,在歷史上有極大的影響,應該列為重點文物予以保護。」

由於周恩來的指示,廬山管理當局奉命唯謹,不等果一去找他們,宗教科的人便去找到果一師,請他去住持東林寺。果一乃遷錫東林寺,他宿願得償,立即展開行動。他到東林寺之初,以殿宇年久失修,倒塌的固是斷垣殘壁,未倒塌也是殘破不堪。甚至於屋檐下就是農民的菜園。寺中雖有寺產,但零零落落的兩三畝地,也都荒蕪著。他拿寺產與農民交換,先收回院落中的土地。繼而就有出家人來依附的,他來者不拒,率眾墾荒,一則自給,再則與農民交換,收回寺院周圍的寺產,並進一步修葺殿堂,經過數年的努力,東林寺初具規模。

又遭厄運

可是到了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東林寺和果一又遭到厄運。果一和常住僧侶都被趕出寺院,粗具規模的東林寺也受到破壞。果一乃又回到九峰茅蓬,自耕自食,度過十年艱苦歲月。

從頭開始

「十年浩劫」過去,一九七八年,果一又被有關部門找回東林寺,他一切從頭開始,再來一一整修。一九八○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寺院交還給出家人管理,果一正式成為東林寺住持,他恢復十方叢林舊制,開單接眾。進而更積極進行建設工作,用盡一切辦法,向政府請求補助,向四方善信募化,先後修復了慧遠祖師塔,佛陀跋陀羅和尚塔,齋堂、蓮社、三笑堂、藏經樓等等;新建了山門、五百羅漢堂,重新開鑿蓮池,種植蓮花。

而最為艱鉅的工程,是重建「大雄寶殿」。這座大殿,矗立在兩公尺四高的大理石月台上,大殿正面寬七間,深二十四公尺,高十九公尺,總面積八百三十六平方公尺;大殿內的西方三聖像,高達五公尺,法相莊嚴。這一座大殿,氣勢雄偉壯觀,在長江沿岸大寺院中,可說是首屈一指。東林寺中興重建,到一九八九年才大部分竣工。重建後的東林寺總面積一萬餘平方公尺,而寺產──包括自行開墾的及以價購買的,已達到兩百餘畝。其中可耕田種植農作物,另有一部分山林地,種植松柏杉竹,使寺中常住達到自給自足的目標。

東林寺中興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切順利,其間也歷經許多糾紛。在寺院權益受到損害時,他不惜聘請律師,依法律途徑來解決。這在當時的社會風氣來說,是一項創舉。《江西日報》上曾登載說∶「宗教人士學法用法的典型。」

以身作則

果一和尚身為方丈,他一切以身作則,出坡勞作,身居人先;上殿過堂,從不落後。他一生堅持清修苦行,嚴於律己,生活簡樸,有出人想像者。東林寺施工期間,他到湖北宜興採購建築材料,往返路上,他以自帶的饅頭鹹菜果腹,不浪費三寶的錢財。他恪遵古訓,三寶錢財,買醬油的錢不能買醋。語云∶「眾生受業力之支配,菩薩以願力為目標。」果一和尚以中興東林為願力,實是大菩薩行。

他第二度回到東林寺,感於僧材缺乏,首先禮請福建海燈和尚山西淨天法師等到寺中為常住講經;繼而在東林寺開壇傳戒,以續佛慧命,紹隆佛種。例如一九九三年,他生前最後一傳戒,戒子達千餘人之多。由第一次傳戒後,他即著手籌備「江西佛學院」,其間也是經過種種困難,終於在一九九二年開始招生。為了禮請優良教師,編定教材,也費了他無限心力,他親自製定「信念持名,一門深入,修學並重,以修為主」的辦學方針。他為了弘揚淨土法門及淨宗文化,一九九一年發起組織「淨土宗文化研究學會」,並向真禪、明 、惟賢、海燈及黃念祖、鄭頌英等緇素大德徵詢意見。此學會於一九九二年成立,並於是年召開過學術會議,同時也由學會發行了《淨土》雜?。

逝世

果一和尚晚年,先後擔任過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江西省暨九江市佛教協會會長,以及江西省人民政府政協常務委員等職務。果一和尚自一九六一年住入東林寺,其間除「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外,他為東林寺盡瘁二十餘年,把一所殘垣斷壁的破落道場,中興重建為莊嚴名剎。一九九四年初,他計劃雕刻一座四十八公尺高的阿彌陀佛石像。他特別由西安聘請佛像美工師,美工師尚在途中,他三月四日發病,五日向身邊弟子一一交待後事,特別關照知客師,西安美工師來時,一定要好好招待。三月六日午後,在弟子念佛聲中示寂。世壽七十三歲,僧臘、戒臘各五十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