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觀音閣,又稱「龍蟠磯寺」,位於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小東門外的長江龍蟠磯之上,始建於元至正五年(1345年)。鄂州觀音閣坐東朝西,逆水而立,閣長24米,寬10米,高14米,基座以條石壘成,閣身以青磚砌就,是典型的木框架結構亭閣式建築,閣內有一亭三殿二樓,總面積300多平方米。鄂州觀音閣布局得體,構築精巧,朱檻迴廊,重檐飛楹,顯示出典型的江南民間建築藝術特色,又集儒、釋、道三教文化於一體,在萬里長江之中僅此一處,故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閣」。2006年5月25日,鄂州觀音閣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核定並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稱 鄂州觀音閣
地理位置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所處年代 元至清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主要景點
鄂州觀音閣閣長24米,寬10米,高14米,基座厚1米餘,以長60公分、寬20公分、高25公分的條石壘成,閣身正壁鐫有」觀音閣」三個大字。進閣正門石碑上刻的「龍蟠曉渡」四字,出自清代官文手筆。鄂州觀音閣內有一亭三殿二樓,總面積300多平方米,閣內自西向東,分別是觀瀾亭、東方朔殿、觀音殿、老君殿、純陽樓、寅賓樓[1] 。登閣便是觀瀾亭,站亭上能俯瞰江流。進入亭中,依次可進入三重大殿,然後可上純陽樓,樓有三間,有睡榻一張,呂洞賓睡像一尊。閣內還供有石雕觀音和八仙塑像。閣壁間原有老蔻樹一棵,一度枯死,後石隙間又萌發數株新枝。觀音閣後壁還有一古井,長江枯水季節,井中水面常常高出水面數尺。
建築特色
鄂州觀音閣坐東朝西,逆水而立,基座以條石壘成,閣身以青磚砌就,是典型的木框架結構亭閣式建築,與閣下的龍蟠磯融為一體。鄂州觀音閣下如船舷樣的弧形石牆,既減緩水勢,又順勢泄流。每到汛潮,水漫樓閣,只剩高層窗口,甚至只剩那檐牙、龍吻、中亭在長江水之中。汛期一過,水落石出,它又橫空出世,威鎮江心,顯示出古代武昌工匠對流體力學的奇妙運用和風格獨特的創造藝術。
神話傳說
據傳,古時候的觀音閣,因為龍蟠磯上有兩個凹口,所以能夠隨着江水漲落,就仿佛是長在水面上一樣。而這兩個凹口傳說是「神鱉」的兩隻眼睛,一隻吐油一隻吐鹽,為寺中的人解決吃飯問題,但寺中有一個道人因為貪得無厭把兩個凹口挖壞了,從此再也沒有油鹽吐出[2] 。
歷史沿革
- 早在宋代時,長江鄂州段的龍蟠磯就建有廟宇,但因長江經常發洪水,把廟宇沖毀,而當地的百姓總會在廟毀之後,不斷進行重建。
- 元至正三年(1345年),武昌縣邑達魯噶齊鐵山(蒙古族人)壘石成台,建成蟠龍磯寺,此為觀音閣前身。
- 明弘治元年(1488年)初,僧人覺壽對觀音閣進行了募修。
- 明代嘉靖六年(1527年)春,觀音閣被毀,武昌知縣許穡卿率幕僚登臨蟠龍磯,叮囑僧人覺壽的徒弟宗洪與鄂之諸大夫元溪、陳鑾等集資重修,並增建了純陽樓和觀瀾亭。嘉靖十年(1531年)冬,新任知縣李宗暘率幕僚修葺。
- 清同治三年(1864年)八月,文化殿大學士欽差大臣湖廣總督官文(滿族人)駐節黃州,偶望武昌江心有小島曰蟠龍磯,獲知為武昌八景之一,登島寫下了「龍蟠曉渡」四字,並捐資千金,囑邑大夫王家璧重修勒石於門楣。
-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水災比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更嚴重,怪風三晝夜,惡浪飛數丈,橫搗閣之牆壁,梁棟殿宇邊房隨浪而逝。水退後,於光緒三十年(1904年),寺主持李元科與鄂之居士鄭履中合力向民紳商募資重修。
- 民國二十年(1931年),大水比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之水小三尺,棟崩椽塌,寸木片瓦無存,適逢木商陳芝生乘木排順流東下,擱淺於磯頭,推不能進,挽不能退,乃捐洋數千,杉木60根,主持張慶義會同地方紳士等重新修繕。
視頻
觀音閣,700多年來被淹無數次,傲然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