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黛玉為什麼多愁善感?如何表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林黛玉為什麼多愁善感?如何表現,林黛玉為什麼多愁善感 林黛玉孤高自許,精神上表現出一種傲岸不馴的氣概。但她又表現得如此的多愁善感。見花掉淚,見月傷心。為什麼呢?原因如下:一是身體柔弱,常年吃藥,常有   

原文

林黛玉為什麼多愁善感

林黛玉孤高自許,精神上表現出一種傲岸不馴的氣概。但她又表現得如此的多愁善感。「見花掉淚,見月傷心。「為什麼呢?原因如下:一是身體柔弱,常年吃藥,常有「他年葬儂知是誰」的疑問,對人生之短暫,人世之無常,早有思考。二是早年喪母,寄人籬下,看人家顏色行事。因此,步步當心,處處留意。經常生出許多煩愁。三是「金玉之說」,對「木石前盟」,對她的愛情,產生了很嚴重的挑戰。因此,我們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林黛玉在寶玉面前為什麼經常要耍點小脾氣,也理解了她的人生悲劇感。四是封建禮教的壓力,使得她不得不壓抑自己的個性。我們知道,林妹妹在大觀園詩會中,有多麼出色的表現。是一個典型的才女。她一直在比較寬鬆的環境中成長,個性比較追求自由和解放,然而,生活在賈府這個封建大家庭中,她又不得不壓抑自己,常常對月傷心,見花流淚。以上原因,使得林妹妹多愁善感,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而悲哀。

林黛玉從小就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又兼聰明秀麗,頗具才華,這就形成了日後「孤芳自賞」的性格。但在榮國府這個是非之地,主子們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笑裡藏刀。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裡卻男盜女娼,就連有些奴婢也是趨炎附勢,奉承拍馬明爭暗鬥。林黛玉在這樣一個特定環境裡,不得不「步步留心,時時提防,恐被別人恥笑了去。」加之林黛玉無財無勢,體弱多病,性格中又增添了「自卑」的情緒。而這種與她「自傲」為一面又不可避免地發生劇烈的內心衝突。

但是,要了解林黛玉的病,先要從剖析她的怪僻性格和特定處境入手。 在賈寶玉的眼中,林妹妹「閒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分。」簡而言之,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美貌、體弱、多愁、善感和多疑的「病西施」的外表和內心世界。

葬花詞: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無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這首發自林黛玉內心的具有濃烈生命意識的葬花詞,淒婉動人,纏綿悱惻,如歌如訴,為我們與林妹妹進行心靈對話,打開了一面窗口。這首葬花詞,一如林妹妹的為人,惹人愛憐!讓人發出不盡的人生感嘆![1]

參考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