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覺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林覺民
林覺民
原文名 jueminlin
出生 (1887-01-01)1887年1月1日 (出生月日不詳)
中國福建
逝世 1911年4月27日(1911-04-27)(24歲)
國籍 中國
別名 字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
職業 革命黨人
知名作品 《與妻書》[1]
《稟父書》

林覺民 (1887-1911),福建閩侯人。字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從少年時就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在日本留學時,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春回國,4月24日寫下絕筆《與妻書》,在參加廣州起義時從容就義,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人生經歷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出生在福州三坊七巷。林覺民天資聰穎,讀書過目不忘,深得嗣父的喜愛。後參加科舉考試,因為無心獲取功名,所以在考卷上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七個大字,離開考場。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考入全閩大學堂(今福州一中),開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崇尚自由平等。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回鄉與陳意映結婚。 少年林覺民跟幾個進步同學辦私學。林覺民還在家中辦女學,動員妻子陳意映、堂妹林孟瑜等親友10餘人入學。他親自教授國文課程,抨擊封建禮教,介紹歐美先進國家的社會制度和男女平等情況。林覺民和同學一起成立讀報所,訂了《民報》《蘇報》《浙江潮》和秋瑾的《中國女報》等進步報刊,鄒容的"革命軍"、陳天華的"猛回頭"等小冊 子也是其中的讀物。林覺民還擅長講演,以此來宣傳革命道理。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林覺民自費到日本留學。不久,加入了中國同盟會,成為第14分會(福建分會)的骨幹成員。

清宣統三年一月(1911年1月底),。林覺民從日本回國,準備參加廣州起義,在福建召集革命志士。

清宣統三年四月十一日(1911年4月11日),林覺民到達香港。往返香港與廣州之間,負責把參加起義的人員護送到廣州。

清宣統三年四月二十四日(1911年4月24日)夜,林覺民回家探望了父母和妻子陳意映,在手帕上寫下了給父親的《稟父書》及給妻子的《與妻書》。

清宣統三年四月二十七日(1911年4月27日),林覺民參加黃興領導的廣州起義。林覺民隨黃興勇猛地攻入總督衙門,縱火焚燒督署。衝出督署後,展開激烈巷戰,受傷被俘。面對清廷有關官員審訊,林覺民"侃侃而談,暢論世界大勢,以筆立言,立盡兩紙,書至激烈處,解衣磅礴,以手捶胸"。他說:"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國家安強,則死也瞑目"。

清宣統三年四月二十七日(1911年4月27日)黃昏,林覺民在廣州天字碼頭被槍殺,年僅24歲。林覺民英勇就義後被埋葬於廣州市市區北面的白雲山南麓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

人物評價

林覺民愛國憂民,崇尚三民主義,積極參加辛亥革命,視死如歸,英勇就義。他的《與妻書》有相當一段時間出現在中學語文教材中,深受學生喜愛。

參考文獻

  1. [1]豆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