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孔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林孔勛 |
林孔勛(1922年- ),福建閩侯人,中國近現代植物病理學家[1]。1947年7月畢業於廣州嶺南大學農學院,獲農學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植物病理學助教。1945年4月,他被分派到美軍1880工兵營第二連做翻譯官,參與"二十四拐"的修復。到日本投降後,他才離開美軍返回廣州嶺南大學復學。林孔勛專長於殺菌劑毒理學、病害流行學和病害生理學,是中國第一個從事殺菌劑毒理及應用研究的學者。對氨基苯磺酸鈉的毒理及應用進行了深入研究。此外,對花生鏽病和葉斑病化學防治的研究,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近現代植物病理學家
出生日期----1922年3月21日
出生地點----福建省閩侯縣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福建協和大學
個人概述
林孔勛,出生於福建省閩侯縣一個農村。他童年就讀的小學是一所教會學校。林孔勛資質聰穎,儘管需要在家參加繁重勞動,但仍能按時畢業。小學畢業後,升入福建省立福州中學。這是一所窮孩子就讀的學校,費用低,但競爭甚為激烈。林孔勛因受其在美國留學的二哥的影響,學習極為勤奮,成績較好。加之當時的英語老師魏鈞勛的教學效果尤為顯著,使他的英語成績甚為優異,這使他在後來的學術工作中獲益很大。1937年林孔勛考進高中,1941年夏高中畢業後考進福建協和大學。因英語入學考試成績非常突出,外語系教師力勸其轉系。在協大僅讀一年多,由於為同學申訴不白之冤,而被排擠出校。1942年,林孔勛轉學入廣東坪石嶺南大學農學院。
嶺南大學也是教會學校,除個別課程外,幾乎全部用英語授課。在學習上,對林孔勛影響最大的是化學課。當時該課老師是非常博學的孔憲保博士,講的普通化學、有機化學和生物化學三門課都是高質量的。這使林孔勛對化學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奠定了終生從事與化學有關的學術工作。由於其兄是植物病理學家,受其兄影響,他也專於殺菌劑領域。
1944年4月至5月,粵北告急,嶺南農學院從坪石疏散。林孔勛輾轉至重慶,恰好遇外事局招考翻譯,就此在貴州的美軍第1880工兵營擔任翻譯,其時已是1945年春未。到日本投降後,他才離開美軍返回廣州嶺南大學復學。在任翻譯期間,由於他為人正派,業務熟練而倍受尊重。至1986年,當年的美國朋友還特邀他與夫人劉舜業教授一起到美國參加退伍軍人年會並旅遊。林孔勛為中國人樹立了一個好的形象,對促進中美友好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1947年夏,林孔勛畢業,總成績居班中第二,留校任植物病理學助教,但他的興趣是化學。1950年,他考進中山大學研究生班,攻讀農藥一年,1951年晉升講師,隨後逐漸專於殺菌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1953年參加全國第一次教學大綱審定會,他任《植物化保》小組秘書。林孔勛1951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開始涉足一些社會活動,雖然1957年遭受挫折,但正常的學術工作並沒有受到大的影響。
工作簡歷
1947年7月 畢業於廣州嶺南大學農學院,獲農學士學位。
1947年-1951年 嶺南大學植物病理學助教。
1950年-1951年 中山大學農學院研究生(攻讀農藥1年)。
1951年8月 嶺南大學講師。
1979年-1994年 華南農學院(現華南農業大學)副教授,華南農業大學教授。
學術貢獻
林孔勛的主要學術成就,集中體現在著述與科學研究方面。
林孔勛 |
主編《殺菌劑毒理學》
林孔勛自1947年大學畢業留校工作後,一直在大學工作。早期他翻譯了美國植物病理學家J.G.赫斯法爾(J.G.Horsfall)的《殺菌劑作用原理》,黃瑞倫稱讚"這是一本很難翻譯的書,能把它譯成中文,很不容易!這對提高我國殺菌劑的水平很有作用"。80年代,林孔勛主持翻譯了由英國學者R.W.馬什(R.W.Marsh)主編的《內吸殺菌劑》(Systemic Fungicides)。在這兩本書的譯本中,林孔勛分別寫了序,指出它們在殺菌劑這個學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把它們譯成中文對推動中國殺菌劑學科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90年代,林孔勛主編了《殺菌劑毒理學》,由農業出版社出版。該書是林孔勛從教近45年的心血結晶,編寫時不但博覽國內外大量文獻,還凝注了他一生的教學經驗。在編寫過程中,他經常與赫斯法爾教授和西斯勒(Sisler)教授交換意見。赫斯法爾1980年訪問中國時,還特別參觀了林孔勛的研究室,對他的研究工作給予高度評價。林孔勛訪問美國時也拜會了赫斯法爾和西斯勒。荷蘭的J.德克爾(J.Dekker)在一次國際性學術會議上也曾與林孔勛深入交談有關殺菌劑抗藥性問題。與這些國際知名學者的交流都使林孔勛在學術上得到裨益,對提高《殺菌劑毒理學》的質量起了作用。
科學研究方面
在科學研究方面,林孔勛的課題較為集中,都是圍繞花生病害而且僅是鏽病一種。他系統地研究了對氨基苯磺酸鈉(敵銹鈉)防治作物鏽病的效果,成效顯著。該化合物防治病害的問題,在50年代初期美國便有提出,但由於藥害問題沒有解決,長期未能實踐應用。林孔勛詳盡地研究了導致藥害產生的各種因素,提出了解決方法,並首先在花生鏽病的防治中證明了它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後來又在長豇豆和咖啡等作物鏽病的防治中取得良好效果。該化合物是染料工業的副產品,能加以利用,是很有價值的。此外,在該化合物的防病機理方面,林孔勛進一步肯定了其與對氨基苯甲酸競爭葉酸合成酶而形成假葉酸的殺菌機制。他貢獻尤大的是分離並測定了假葉酸的化學結構,首次指出,假葉酸並不像過去人們一直認為的是由氨基磺酸化合物、喋呤和穀氨酸三部分合成的,而是只有前二者的結合體,並不含穀氨酸。這是40年代提出假葉酸理論以後從未用實驗方法加以澄清的問題。再次,他在深入研究對氨基苯磺酸鈉在植物上產生藥害的原因及機制過程中,肯定導致藥害的產生是由於該化合物干擾了葉綠素的合成,並精確地觀察到ALA(氨基乙酰丙酸)的大量積累,從而用試驗支持了葉綠素在植物體內合成過程中從ALA到PBG(膽色素原)的途徑。在過去,這個途徑還只是推理。
個人影響
林孔勛分別在1962年和1981年兩期全國"植物化學保護"教師進修班中講授殺菌劑,多次參加編寫該課程中的殺菌劑部分並授課。"文化大革命"中,林孔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閱讀大量有關殺菌劑學科的文獻,尤其是外文資料,因此在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時,所講授的殺菌劑課能反映當時的國際水平,所編寫的殺菌劑毒理質量較高。他曾分別在1981年和1983年被山東農學院(現山東農業大學)和福建農學院(現福建農業大學)邀請講學。
1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大轉折點,實行的開放政策使國家面貌一新,知識受到尊重。林孔勛以其熟練的英語接待了國外一批又一批專家與學者,還擔任這些學者的講學翻譯。幾年之中,他為專家翻譯100多人次,翻譯的學科有農學、土化、植保、園藝、牧醫、化工、植物生理、生化、生物工程和電腦等,為促進國際間學術交流做出了貢獻。在學術方面,林孔勛也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他於1979年提升為副教授,開始招收研究生,並在1982年培養了中國第一位殺菌劑毒理學科的碩士生。1981年,他與美國濱州大學農學院建立了合作科研關係,並於1982年被邀為訪問學者與植物病害流行學教授D.R.麥肯齊(D.R.Mackenzie)博士進行有關花生病害防治的合作科研。在赴美之前,林孔勛在華南農學院協助指導麥肯齊教授的博士生的論文研究工作,為此他引進了一台微型田間氣候電子自動記錄儀(RC21)。後來他也就用此儀器培養了全國第二個植物病害流行學的碩士生。
林孔勛在訪問美國農業部時,曾應邀在電視台作與植物病害防治有關的中國耕作特點的講話。他還到佐治亞州參觀了大面積種植花生的農場和試驗場,並與麥肯齊等一起參加了由該州海岸平原試驗所植物病理系主持的有關病害防治的學術會議。會上安排了由林孔勛指導的有關花生鏽病藥劑防治的論文報告。他參觀卡特的家鄉時,受到卡特先生的接見。
他在訪美期間,曾對與殺菌劑有密切關係的病害流行學和病害生理學進行了深入了解,並收集了教材和大量資料,使其能在回國後立即增開這兩門研究生課,並增加培養方向。他先後培養了3個學科的14名研究生,指導了5名博士生的論文。由於植病專業研究生中許多人都選讀病害生理這一門課,林孔勛用英語授課,提高學生的聽力,使其出國時能較快適應國外的學習,這令許多學生特別感激。
個人榮譽
林孔勛是中國第一個從事殺菌劑毒理及應用研究的學者。他在1982年被評為校"五講四美"先進教師,1996年被評為優秀研究生導師和健康老人,1991年和1992年被載入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中心和美國北卡羅來納世界名人研究所的名人錄後,還被該兩個機構聘為顧問。
主要論著
1、林孔勛:《殺菌劑的使用在植物保護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發展的概況》,《廣東省植保學會植物病理學論文選輯》,1964:1-6
2、王振中,林孔勛,范懷忠:《植物病害普遍率與嚴重度的關係:Gomperte 衍生模型》,《植物病理學報》,1973,17(4):227-283
3、林孔勛,鄭仲:《敵銹鈉(對氨基苯磺酸鈉)的研究Ⅰ:敵銹鈉與膠體硫混用在田間防治花生鏽病和葉斑病的效果》,《華南農學院學報》,1980,1(1):73-85
4、林孔勛,鄭仲:《內吸殺菌劑苯來特和多菌靈對植物致病菌的毒力和防病效果的比較試驗》,《華南農學院學報》,1980,1(4):16-31
5、陳儀本,林孔勛:《敵銹鈉(對氨莖苯磺酸鈉)的研究Ⅳ:對氨莖苯磺酸鈉防治花生鏽病(Puccinia arachidis Speg.)的內吸性及其對寄主(Arachis hypogaea Linn.)毒害的消除》,《華南農學院學報》,1984,5(1):72-79
6、張煉輝,林孔勛:《植物體內結合態對氨基苯磺酸鈉測定方法的研究》,《華南農業大學學報》,1989,7(4):28-34
7、王振中,林孔勛:《花生鏽病流行曲線分析》,《植物病理學報》,1986,16 (1):11-16
8、王振中,林孔勛,范懷忠:《Weibull模型在花生鏽病流行預測中的應用》,《華南農業大學學報》,1987,8(2):35-39
主要書籍
殺菌劑毒理學
晨露野花
中國藝術意境論
現代電力電子電路
富蘭克林自傳
岳雪樓書畫錄
山水戀歌
宋代四川商品經濟史研究
台灣閩南語概論
裝飾圖案集
人物評價
林孔勛生性活潑、熱情、奔放,社會活動頻繁,愛好廣泛。他在1951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負責同盟具體工作。70年代末,他被選為民盟廣東省委員會委員和廣東省第五屆和第六屆政協委員。其間曾與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和省長當面對話:"現今時代一個國家的強大不能再靠小米加步槍,而必須依賴發達的教育和先進的科學"。林孔勛的正直由此可見一斑。
還值得一提的是,林孔勛在培養研究生工作中有一個不尋常的想法,受到社會的讚許。1986年,他在廣東全省研究生導師經驗交流上作了一個題為"讓學生儘快超過自己是時代的要求"的報告。他認為超過60歲的教授,而今精力有限,在科學研究上要想有突出成果已較不易,不如集中力量多培養些青年人,並儘快讓其成長。這樣,對社會的效益可能更大些。因此,他對研究生的培養是非常認真而真誠的,深受學生的愛戴。
在學術活動上,林孔勛於80年代任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病害流行預測委員會委員和植物病理學會廣東省分會理事,並於1983年被聘為廣東省農業技術幹部職稱評定委員會植保組成員。1980年以後,他任華南農學院學報編委。
林孔勛愛好體育,70年代曾為校羽毛球隊隊員,1985年曾獲全校教工橋牌冠軍。他還喜好音樂,曾為校教工合唱團成員;善交誼舞,曾表演國際標準交誼舞。他在1982年被評為校"五講四美"先進教師,1996年被評為優秀研究生導師和健康老人,1991年和1992年被載入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中心和美國北卡羅來納世界名人研究所的名人錄後,還被該兩個機構聘為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