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震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極震區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名詞解釋
極震區(地理專有詞彙)一般指震中區
震中區(epicentral area)是指發生地震時,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所在區域,也稱極震區。
震中區是指宏觀地震震中附近最內圈的等震線所包圍的地區。通常是指「極震區」。震中區往往有"每震之先,地內聲響,似地氣鼓盪,如鼎內沸水膨漲"的記載。如果在震中區,3級地震往往可聽到地聲。地聲是地下岩石的結構、構造及其所含的液體、氣體運動變化的結果,有相當大部分地聲是臨震徵兆。掌握地聲知識就有可能對地震起到較好的預報預防效果。
特點及應用
由一次地震所形成的地面震中附近的地區稱為震中區。常由最強(最內)一層等震線圈定。一般情況下,震中區在地面上距震源最近,受地震影響最重,常與極震區相一致或很接近,是震源錯動方式在地表上最直接的反映。根據其形狀、大小等特徵,可以推斷引起地震的斷層的方向。震中區通常是地震宏觀調查、烈度調查、震害調查等的主要場所, 可為地震研究提供地面運動、地面破壞以及震害等的重要資料。
舉例
例如1981年1月24日, 發生在中國四川鮮水河斷裂上的道孚6.9級強烈地震,其等震線為北 45°西的紡錘形,極震區為內Ⅷ度等震線所圈定的範圍,長約 6.4 km,寬約1.4km;震中區包括外Ⅷ度等震級所圈範圍內地區,長約12.4 km,寬約3.2 km。這次地震震害主要沿鮮水河斷裂分布,地裂縫沿斷裂延伸約44km。由震中區形狀顯示這次地震的發震構造是鮮水河斷裂帶,這與震源機制解相符。
位移變化
通過對塔什干地球動力學實驗場重複水準測量資料的分析和對應力集中區應力應變量的計算,表明震中區為應力應變集中部位,其地面膨脹顯著;定量計算和實際觀測資料還表明,均勻介質中的局部非均勻區是能量集中部位,這也許是震中區以外出現異常點的原因。以東烏茲別克斯坦地震構造1959~1980年的4個地震為例,並分析地下水氡含量的變化,認為在同一地震構造中,能量可以傳遞,一處地震的發生,可以促進其他部位能量積累的加速而引發另一次地震。
參考文獻
- ↑ 漢語是什麼語言,其本質是什麼?,搜狐,2020-10-19
- ↑ 精美絕倫的藝術瑪雅文字,搜狐,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