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港神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港神社
神橋遺跡
圖片來自隨意窩日誌

東港神社設立於昭和十年(西元1935年),為臺灣日治時期位於高雄州東港郡東港街(今日之屏東縣東港鎮)的神社。原址現為屏東縣東港鎮海濱國民小學的校地,原正殿改建為孔子祠。目前留有神橋、三支捐款芳名柱與正殿(改建過)等遺跡。

神社沿革

昭和9年(西元1934年)適逢昭和天皇大正12年(西元1923年)頒布《國民精神作興詔書》的十周年,東港郡役所在昭和8年(西元1933年)12月決定創建東港神社。東港神社於昭和10年(西元1935年)6月由阿緱神社社掌高橋齡市舉行地鎮祭開工,在同年8月24日舉行上棟祭,同年10月18日舉行鎮座祭完工。

東港神社最初社掌由高橋齡市擔任,在昭和11年(西元1936年)1月28日後,改由宮崎利行擔任社掌。東港神社在昭和十六年(西元1941年)10月31日升格為鄉社

二戰後,東港神社先是作為軍營使用,後改為海濱國民學校(今日之海濱國小)。神社逐漸被拆除,原本的神社正殿改為孔子祠[1]

建築

東港神社的神道上,依序為第一鳥居、神橋、第二鳥居、第三鳥居、拜殿幣殿正殿,而手水舍與成排的石燈籠則在二、三鳥居之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