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寧三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東寧三子為台灣文史學家連雅堂對鄭氏王朝沈斯庵、張蒼水以及徐孚遠等三人的並稱。[1]
台灣時稱東寧,然張蒼水從未抵達台灣。連雅堂對東寧三子有高度的評價,認為三人的詩文使曾為延平王故土的台灣增添了不少文學灌溉。[2]
東寧三子之一
沈光文(閩南語:Sím Kong-bûn;1612年10月18日-1688年8月8日),字文開,號斯庵,生於浙江鄞縣(今屬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陸九淵門人沈煥的後裔,布政使沈九疇族曾孫。
沈光文隨魯王避走廈門時,因所乘之船遇颱風而漂流至臺灣,明鄭時期沈光文到先民部落目加溜灣社教授生徒,並行醫濟世,直至終老。由於沈光文大力推動社教文化,倡導全臺第一個詩社「東吟社」,並留存多部著述傳於後世,紀錄了當時台灣風土民情的第一手資料,被譽為「海東文獻初祖」、「臺灣漢語古典文學之祖」,「故被尊稱為臺灣文獻第1人」。 與張蒼水及徐孚遠等人並稱東寧三子。
查有資料記載,1952年沈冰如、蘇太虛推定沈公墓址在善化鎮大竹圍公共墓埔(即今中山路北,火車站員工宿舍之後),登諸文獻中。1976年4月,臺北市寧波同鄉會理事長沈友梅率團至善化勘定沈公史蹟後,審定沈公宿處在光文路西、斯菴橋附近建碑亭。臺灣省政府則於民國六十七年,撥款興建紀念碑誌念。[3]
東寧三子之二
張蒼水繼續抗清,他聯合鄭成功,從福建一直打到南京城下,最後不幸被俘,押到杭州。敵人勸他投降,他回答說:「我是國亡不能救、父死不能葬的大罪人,今天死在你手裡,已經嫌太遲了!」說完哈哈大笑。[4]
在杭州城外的風凰山腳下,張蒼水面帶笑容,舉目眺望鳳凰山,長歎一聲,說:「好山色!我去也!」遂吟出絕命詩一首:
家亡國破欲何之?
西子湖頭有我師;
日月雙懸于氏墓,
乾坤半壁岳家祠。
慚將赤手分三席,
敢向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本東浙路,
怒濤豈必盡鴟夷。
東寧三子之三
徐孚遠(1599—1665年)字闇公,號復齋,江蘇華亭人。[5]
崇禎十五年(1642)舉於鄉,與邑人夏允彝、陳子龍結幾社,以道義文章名於時。明亡,鄭成功開府思明,禮待朝士,縉紳耆德之避地者,皆遠領袖其間,軍國大事,時諮問焉。尋入覲永曆帝,失道入安南,不得達而還。
永曆十二年(1658)遷左副都御史。十五年鄭成功東平臺灣,從入東都。著有《釣璜堂存稿》二十卷,收古今體詩二千七百多首,末附《交行摘稿》一卷。[6]